
《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与反思.doc
4页《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我校语文学科的老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了“自读感知一自由说话一定向说话”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说”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实录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我们准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第二课时:欣赏文章的艺术特点教师板书:纪念白求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 看到文章的标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1:白求恩是谁?学生2: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学生3:我们纪念白求恩的什么?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环节:自读感知课文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3分钟后学生开始陆续地举手表示自己已阅读完课文,并有“话”要说) 教师: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课文,许多同学表示有“话”要说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自由说话首先请刚才提出问题的同学回答自己的问题 学生1:我从书上第42页注释①看出: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实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学生2:我从课文开头部分可以看出:白求恩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组织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来以身殉职所以我们要纪念他 教师:什么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 学生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国际主义的精神,也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学生2:我从最后一段看出: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教师点评并示范读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教师点评后,学生再齐读 教师:请同学们给我2分钟时间,我也想说一说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吗? 白求恩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有着伟大精神的人,我们不妨称这种精神为“白求恩精神”但是我们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精神呢?我们有多少共产党员能拍着胸膛说“我是纯粹的共产党员”、“我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呢?恐怕也有人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是“毫不利人,专门利己’;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是“人民为他全心全意地服务”;不是“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而是“做人民公仆,人民为他服务”吧!从这个意义上我要说:白求恩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人、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一个永远值得我们赞美的人、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歌颂的人 二、教学反思 1 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表现欲,这是产生学习兴趣并进而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而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满足学生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感的前提教师要用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亲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要爱护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自信、自强;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提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创设让学生“自由说话”的教学气氛,不管学生的意见正确与否,都会受到正确的对待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健康,才能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 2 通过“自由说话”,让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自读感知”课文后对已有的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课堂上通过“自由说话”让学生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将这些问题自己解决 3 通过“定向说话”,将教学过程逐渐引向深入 学生“自由说话”毕竟是散漫的,而教学应该是有重点的如果完全任学生“自由说话”,有可能使教学偏离目标教师在听学生“自由说话”的同时,要善于捕捉那些紧扣教学目标的话题,通过“定向说话”,将教学过程逐渐引向深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一定要把握课堂内容的整体思路与目标指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与活动的框架,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 4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起来的保障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备课时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进行设计备课笔记上呈现的内容主体是教与学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学习环节,而不是知识性内容,更不应该是发言稿:将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一个问题抽多少学生起来回答等,都精心地安排因为学生是“活”的,因而课堂也是“活”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教学设计只能是个大体的思路,而不能是一张详细的“施工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