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面向价值网络的企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研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7582002
  • 上传时间:2022-06-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面向价值网络的企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研究    关 涛1 李一军1 高 晶2(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ference: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分析价值网络模式下企业的协同竞争机制,构建企业主体间协同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指出价值网络模式下企业协同竞争行为的博弈过程及特点,揭示出系统的初始状态、发展阶段及利益分配机制对演化博弈过程的影响机理Keys:价值网络;协同竞争;演化博弈;演化稳定策略;复制动态模型C93;F224 :A:1672-884X (2010)02-0187-05作为一种数学分析方法,以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所进行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博弈论一门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传统博弈论一般假定具有完全理性的个体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博弈,参与博弈的各方知道博弈的所有细节,包括彼此对博弈结果的偏好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理想状态基本是不可获得的为了加强博弈论的现实应用基础,MAYNATD-SMITH等和SELTEN´“51结合博弈论和动态演化理论过程提出了演化博弈论,用于研究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与进化过程,并随后将演化式的博弈模型过渡到了经济和社会行为,用于模拟和分析现实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以前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向日益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转变企业仅仅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战略价值活动已经不够了单个企业如何通过价值网络与相关利益群体建立联系来最大限度地获取协同效益已成为学术界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从以往对企业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来看,其研究焦点不是放在竞争方面就是放在协同方面,并且往往认为一种关系的存在会对另一种关系构成威胁,研究者或是假设竞争应该被减少到最小程度来促进协同,或是假设协同被减少到最小程度以促进竞争而将协同和竞争整合在一起、通过协同竞争的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则很少谈及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针对价值网络模式下不同企业主体间的协同竞争机制进行分析1 企业协同竞争机制产生的基础——价值网络价值网络是在非线性战略假设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全新价值创造模式,它与传统的线性假设前提下的价值创造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的线性假设前提下,企业战略集中于竞争,以击败竞争对手为主导;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被看作是线性链条;企业和外部的联系被看作是成对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点对点的联系而在非线性战略假设的前提下,单纯以竞争为主线的企业战略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非零和博弈与零和博弈理论为企业竞争者带来了重大启示,企业之间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新型博弈关系迅速发展。

      价值网络不但使企业价值创造的范围得到了拓展,而且赋予了相关合作伙伴等利益群体对企业资源的进入权网络中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网络效应,使处于每个网络节点上的企业或组织都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价值由此,可以将价值网络视为一个由相关利益群体所形成的复杂系统,见图1由图1可知,系统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价值链条,价值链条上连接不同企业的价值节点是促进系统整体价值提高的重要源泉系统整体价值的提高主要是由企业在价值连接点上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企业之间基于价值链条的价值连接点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协作与竞争2种形式,具体采取哪种形式主要取决于企业对不同形式下既得利益多少的判断由此,可以说,在价值网络模式下,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协同竞争关系,价值网络模式是企业之间协同机制产生的基础正是企业主体之间在价值连接点上的协同和竞争作用,使整个价值网络产生了自组织行为,从无序走向有序,并向更高层次发展演化这种演化将导致整个价值网络价值创造效率的提升和网络中企业主体价值的增加2 企业主体间协同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2.1 相关概念的界定演化博弈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思想基础,将博弈理论与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分析从个体到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研究种群的进化趋势及稳定性。

      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其含义是:由于参与博弈个体的有限理性,其博弈的最优均衡不能在最初始时就找到,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博弈过程去修正和改进个体策略;所有参与博弈的个体在经过反复博弈后选择的某个最优的和稳定的策略即为演化稳定策略而对动态系统的状态变化,演化博弈论通常采用生物进化的“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复制动态实质上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比例或频率的动态微分方程,其动态变化速度表示为(1)式中,z为一个种群中博弈方采用策略s的比例;U为该博弈方采用策略s的期望得益;U为该博弈方采用其策略空间中所有策略的平均得益;d_r(t)/dt为该博弈方采用策略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率由于与生物进化中描述的特性个体频数变化自然选择过程的“复制动态”过程相一致,因此,式(1)也被称为“复制动态方程”2.2假设条件为了从更直观的角度展示价值网络中企业主体之间协同竞争的进化博弈特性,本研究仅讨论价值链[来自wWW.lw5u.coM]上具有业务联系的2类企业主体——企业主体I和Ⅱ之间协同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假设在价值网络中企业主体I和Ⅱ的价值创造环节数分别为,n1和nz。

      针对每个具体的价值创造环节,企业主体的策略选择空间是(协作,竞争)在企业主体针对价值创造环节进行协同竞争的动态博弈过程中,企业主体在博弈进行到第t阶段时,选择竞争的价值创造环节数分别为a1(t)和a2(t)当企业主体I和企业主体Ⅱ在价值创造环节上都采用竞争策略时,它们分别可以得到支付a1(t)E1和a2(t)E2;当企业主体l和企业主体Ⅱ都采用协作策略时,它们都可以得到由协作带来的收益增量A;当企业主体I和企业主体Ⅱ采用的策略不同时,假定采取竞争策略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增量,(i=1,2),而采取协作策略的企业却会造成θ(i=1,2)的损失;并假设θl<△θ2<△由此,可以得到不同状态下2类企业主体各自的支付得益情况(见表1)2.3博弈模型从图2可知,由A和C2个不稳定点以及鞍点D构成的折线,是企业主体间动态演化博弈形成不同状态的临界线由OADC形成的区域演化博弈将收敛于O点,且是相互协作区域;由ABCD形成的区域演化博弈将收敛于B点,且是相互竞争区域由此,价值网络中企业的协作竞争博弈可以向2个方向进行演化,既可以采取相互协作的策略,也可以采取相互竞争的策略,这2种策略都是演化稳定策略。

      3 模型的Nash均衡与稳定性分析3.1 模型的Nash均衡企业间的协同竞争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企业主体作为有限理性的参与人,对具体价值创造环节上的不同策略选择所造成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和事后判断能力当2类企业主体之间就协同收益的分配存在竞争,且其协同程度能够满足协同区域的要求时,在它们协同竞争动态博弈过程中,协同行为一定能够发生如果2类企业主体在协同区域中相互作用,并且其作用水平大致相当,则它们之间会达到最大限度的协同状态这一过程是通过对协同程度低的企业主体进行激励或者对协同程度高的企业主体进行限制来达到的在协同程度很低时,协同区域非常狭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协同的产生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协同区域将随着协同程度的提升、协同成本的减低和企业之间协同收益的增加而不断扩展针对价值网络中2类企业主体间的协同竞争进化博弈分析,模型的Nash均衡情况:(1)假定企业主体I价值创造环节的状态给定时,企业主体Ⅱ在价值创造环节上选择协同或独立运作策略的Nash均衡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当t→∞时,a2(t)=0,且θ2≤0,即企业主体Ⅱ在所有价值创造环节上都选择独立运作的稳定Nash均衡状态;②当t→∞时,a2(t)=n2,且0z≥△,即企业主体Ⅱ在所有价值创造环节上都选择协同的稳定Nash均衡状态;③当t→∞时,O

      通过改变标号就可以得到企业主体I针对价值创造环节进行协同与独立运作选择的相应性质2)相对于企业主体Ⅱ来讲,企业主体I的规模较小或者协同生产率较低,2个企业主体在协同竞争过程中将会达到一种Nash均衡状态,表现为企业主体I达到最大协同水平,即a1=n1,企业主体Ⅱ达到相对较低的协同水平,即a

      当θ1= θ2=θ时,鞍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表现为价值网络中的企业协作竞争演化博弈系统向0点和B点收敛的概率相等(见图3)1)参数△表示价值网络中企业博弈双方同时都采取协作的策略,给企业双方带来的利润的增加由此,当△增加时,坐标会从D点向B点移动,协作区域OADC面积随之增大,竞争区域ABCD面积随之减少,这说明价值网络中企业采取协作的策略是进化稳定均衡策略2)参数θ1,θ2 表示为当价值网络中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协作竞争策略时,采用竞争策略的企业获得收益,而采用协作策略的企业收益减少在表1支付矩阵中已经假设同一企业采用不同策略时,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增加和损失是相同的当企业主体l采取竞争策略,而企业主体Ⅱ采取协作策略时,θ1表示为企业主体I收益的增加,θ2表示为企业主体Ⅱ收益的减少随着θ1、θ2的增加,鞍点坐标不断向原点0移动,到达相位图3中的OADC区域内时,协作区域面积减少,竞争区域面积增大,那么企业双方采取的竞争策略是进化稳定均衡的策略当随θ1、θ2的减少,使得鞍点坐标不断向B点移动,到达图3的ABCD区域内时,协作区域面积增加,竞争区域面积减少,那么企业双方采取的协作策略是进化稳定均衡的策略。

      当企业主体I采取协作策略时,而企业主体Ⅱ采取竞争策略时,可得到同样结论除了上述参数外,系统稳定性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企业主体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对比分析 价值网络是一个交互活动的经济系统,当其中某个企业主体的价值效益影响到其他企业主体的价值效益时,企业间的价值连接点就会变成价值决策点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就有2种选择:①从单个企业的利益出发,不考虑整个价值网络的整体利益,实现单个企业利益的最大化;②为了实现整个价值网络的最优化而放弃能实现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对整个价值网络有益的价值活动前者,企业行为选择的出发点是短期利益,其行为将导致价值网络系统中竞争性的增加和整个系统协调程度的下降:后者,企业行为选择的出发点是长期利益,其行为将提升整个价值系统的协同程度,有助于价值网络从总体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位和战略取向2)系统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主体之间协同行为的产生需要严格的触发机制,主要表现为对协同收益和协同成本的对比,具有很高的要求且对协同收益的分配机制具有高度敏感性在这一阶段,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如果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系统的协同程度将迅速提升,最终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反之,协同程度就会迅速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