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译文下载]金刚经译文.docx
12页[金刚经译文下载]金刚经译文 【阅历沟通材料】 篇一:[金刚经译文]金刚经带原文及译文 《金刚经》是地位最高的一部佛经佛经的内容围围着佛陀和弟子须菩提的问答张开下面我为你整理了金刚经带原文及译文,盼望能帮到你!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我是这样见佛所做、听佛所说的 开示如来真实义之时,佛讲授了这部经典,地点是在舍卫国,由同学祗树和给孤独两人合建的一个道场——祗树给孤独园在道场中,居住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修行的人,他们都是倾听、见证这部经典的人 吃饭的时间到了,世尊整理好衣服,拿着自己的饭钵,与大家一齐走入舍卫大城化缘在城中依次化缘之后回到居所——讲经说法的道场吃完饭,整理好衣服和饭钵,洗完脚整理好座位,跏趺安坐 其次品 善现启请分 [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尊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善哉善哉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译文] 世尊安坐后,这时长老须菩提于一千二百五十人中站起身来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尊敬垂首向佛请教:最杰出的、最稀有的世尊啊,如来践证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忙全部发愿的修行人,使我们得以修正自己的心念——思想意识活动,而且还慈善地、详尽地进行教育 世尊啊,诚意修行的男人和诚意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如何住?应当怎样来修正好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的内容,如何建立正信、正念和正见的思维模式,完竣其思想方法,使其证得圆满觉悟,了悟人生呢? 佛祖世尊说:好啊,好啊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如来践证见证了圆满觉悟,不仅帮忙全部发愿的修行人,修正他们的心念——思想意识活动,而且还慈善地、详尽地进行教育 你现在严谨地、细心地听好了,我这就教给你假如诚意修行的男人和诚意修行的女人,发了证道、了悟人生、走向圆满觉悟的心愿之后,应当像如来这样当下进入,像这样使心念得以降服 是的,我们必定会根据如来所教的去做尊贵而稀有的世尊啊,突出情愿、突出兴奋、突出想倾听如来教育。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原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全部一切众生之类若非有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很多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即非菩萨 [译文] 佛祖严厉地告知须菩提,全部笃爱并发愿的修行人,应当像如来所教授的这样去修正自己的心念而且还要了解一切众生生长存在的内容、形式和规律 从生命的繁衍方式来看: 存在有——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 从生命存在的形式来看: 存在有——“若有色”即有形有象,看得见的; 存在有——“若无色”即无形无象,看不见的 从生命智能层次来看: 存在有——“若有想”即有思想、有灵性的; 存在有——“若无想”即没有思想、没有灵性的; 存在有——“若非有想非无想”即好似有思想又好似没有思想,达到了似有似无、似无又似有的与“天道”和谐境界的 我全然地帮忙一切众生进入“道”的境界,使其得以解脱,离苦得乐常寂像这样度化、解脱了无量很多无边众生,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是因我的帮忙而得到解脱的实际上本无众生得度,亦本无众生可度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须菩提啊,假如修行的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一个具有道心的纯粹的修行人啊。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原文] 复次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行思考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考不不也世尊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考不不也世尊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行思考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进一步地说,须菩提啊,行道心的修行人对生活中、对修行中,所学到的、看到的、遇到的一切理和事,无论其大小,都不行以停顿在其中,当下放下——即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就是说,不要停顿在任何能被我们感知所复写的事物上,不要停顿在有形有象的事物上,不要停顿在这些所能听到(声)、闻到(香)、品尝到(味)、感觉到(触)、意识到(法)的一切事物上须菩提啊,有道心的修行人行布施,应当像我刚才所讲的这样——不住于“色”;而且还不能停顿在任何的概念、观念、观点,哪怕是一个念头上——不住于“相” 这样说是什么原因呢? 行道心的修行人,假如不执著于任何的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当下放下,这样所获得的福德是不行思考的[注:此福德,是因成就的功德而获得的福德] 须菩提,对于我所讲的内容,以及下面所提到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东方虚空,是不是可以想象、衡量呢? 不啊,那是没有对策想象、衡量的,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周遍十方虚空是不是可以想象、衡量呢? 不啊世尊,那更是没有对策想象、衡量的 须菩提,行道心的修行人不要执著于任何的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当下放下,这样所获得的福德也是如此,是不行思考的[注:此福德,是因成就的功德而获得的福德] 须菩提,行道心的修行人应当、也务必像如来所教育的这样去“做”,即这样去“住”——住在“无所住”上,行在当下放下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行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全部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 须菩提啊,对于下面我所讲的内容,及所提出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是不是可以仅凭借“身相”,就将其当作如来呈现呢? 这样是不行以的,世界上最杰出的导师和世尊,真是不行以凭借“身相”,凭借全部的形象和思想观念,以及一切了悟人生的理论、方法,将其当作如来真实义的呈现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如来所说身相,实际上根本没有所谓身相的概念可言,所以更不行以当作如来真实义的呈现了[注:“概念”,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主观反应,并依此建立起主、客体关系,而形成相对固定、固有和不变的思想意识观念及观点,且使之成为人在熟悉自然与社会时必定的参照模式] 佛祖突出严厉地告知须菩提:凡是全部的形象、思想意识观念观点以及理论和方法,哪怕是一个念头,都是虚妄不实的。
假如在反应任何事物时,对于我们的心念所呈现出来的任何思想意识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都不执著于、不住于、不停顿于心念所反应出来的任何形象、思想意识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任何一个观点或念头,那么即在当下得现如来原来面目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念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文] 须菩提尊敬地向佛祖请教: 稀有的世尊,您已经教授了这么多开发般若才智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进行了归纳总结:“凡全部相皆是虚妄若现诸相非相即现如来像这样的理论、观念和观点,广为流传以后,现在和将来会有那么多的众生听到、学习到您所讲的内容,及所示之如理,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懂得而且全然挚信并践行吗? 佛祖世尊告知须菩提:你可不要、也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啊。
如来我涅盘以后,再过五百年,有经过布施持戒修德(功德、福德)而具有了慧根的这样的人,对如来我教授的理论、观念和观点,还有方法,产生挚信和决心——谦卑而诚信,并认为这是可以实践、实现的真理 你应当知道,像这样的人,不仅仅只是几辈子跟随大才智、大觉悟者布施持戒修行,而获得这样的善根和才智其实这样的人,已经不知道经受了多少世,跟随过无量很多的大才智、大觉悟者行于布施持戒,才可能获得这样的无上善根和才智 像这样的人,当听到、学习到我所教授的内容,不管是其中的某个章节,还是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字,以至于当下净信(觉悟)须菩提啊,如来对于这一切都是知道的,也曾亲见并能预见,像这样一类的人皆能够获得无量的福德,成就无上的才智,达到圆满觉悟的境界 这样说是什么原因呢? 像这样一类的人,再也不会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执著于法相的“有”,也不执著于法相的“无”无法相,无非法相:即没有什么理论及方法,可以成为固定的如来觉悟之法;也没有什么理论及方法,不行以成为如来觉悟之法(任何理论及方法,都可以成为如来觉悟之法) 这样说又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像这样一类的人,假如以己心之概念、观念、观点和念头去衡量事理,即著我的存在、人的存在、众生的存在、寿者的存在。
若取法相——假如以固有的观念、观点和念头(“法”),作为参照事理(所呈现的,是“相”)的标准,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注:笃信一切] 那么还必要留意什么?明确什么呢? 若取非法相——假如执著于不用任何观念、观点和念头作为参照事理的标准,也是著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注:否认一切] 因此,不行以执著于固有的观念——笃信一切,也不行以否认一切固有的观念 以上所讲的,都是如来平常所教授的内容和道理,也是始终提倡的、一贯教育的内容和道理因此你们这些诚意修行的人,应当知道,如来所教授的使人明白自性、走向觉悟的方法,就像过河的船一样,河已经渡过去了,人已经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不能负船而行一切使人明白自性、走向觉悟的法,在“了悟”以后,都应当像对待渡过了河的船一样,当下放下觉悟之法尚且如此对待,何况一切未得践证觉悟的法,同样也是应当当下放下了 注:无法相,无非法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意为不执著于任何“相”,一切都可以是“法”无法相,即“离一切相”;无非法相,即“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离也离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行取不行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文] 须菩提啊,对于下面我所提到的问题,你会怎样认为呢?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讲了对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之法了吗? 须菩提突出尊敬地回答:依据我所理解的如来您教授的内容及所示之如理来看,没有任何详细的、固定的所谓的觉悟之法,可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任何详细的、固定的觉悟之法,供如来教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 如来所教授的觉悟之法,是不行以执著、不行以思议、不行以言说的所谓觉悟之法,实际上根本不能说是觉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