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勤奋学习故事,名人勤奋学习故事_.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302918534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4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勤奋学习故事,名人勤奋学习故事_ 篇一: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13个勤奋学习的名人小故事 1、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2、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成绩优异,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3、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4、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 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5、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6、张曜拜妻为师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

      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 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7、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 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8、映雪囊(náng)萤 篇二:有关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都笑起来)可见他声誉很高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责任编辑:苏丽梅 篇三:六个勤奋学习的名人小故事 勤奋学习的名人小故事 1、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5、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2、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3、囊(náng)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ì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4、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孙敬悬梁与苏秦刺股合称悬梁刺股,比喻刻苦学习 6、划粥断齑jǐ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范仲淹寄住在寺庙里,昼夜苦读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

      用什么菜蔬佐餐呢?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生长着十几种可食的野菜范仲淹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野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 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既简约又清淡,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