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北京版必修2:《登高》课堂实录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381569969
  • 上传时间:2023-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1《登高》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我选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浑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了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长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师深情地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天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幻灯同时映出诗句和作者,让学生自由朗诵)师:这情境是—生:是凄楚、悲伤的情境生:是悲凉、忧伤的情境生:是凄楚、孤独的情境生:是悲凉、孤单的情境师:都说得很对那么,要读懂这首诗,最好从哪方面入手?生:从情境入手。

      因为诗中人物悲凉、孤独的感觉是通过情境来表现的生:应该从人物入手因为诗中悲凉、孤独地情境是通过诗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的师: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都肯定了—生:情境与人物是交融在一起的生:情境与人物是统一的师:都说得很好领悟这首诗的内容,就是要把握好情境与人物的关系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领悟,自由地朗读这首诗然后思考:究竟应先从情境,还是先从人物入手去读这首诗呢?生:应先从情境入手师:请说说理由生:因为诗是从景物描写开始的,诗的前两句就写了六种景物师:哪六种景物?生:风、天、猿、渚、沙、鸟师:说得再具体些譬如:风是—生:“风”是急风;“天”是高天;“猿”是哀猿;“渚”是“清渚”;“沙”是白沙;“鸟”是飞鸟师:思维可以开拓得再宽些,要把对景物的领悟与杜甫当时的处境和命运联系起来思考,说说这些景物各给人什么感觉?生:急风使人感到身体寒冷,心灵颤抖生:高天使人感到天地空旷,希望渺茫师:哀猿的叫声令人心恸,凄楚不已师:说得好正如(凄楚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生:清渚、白沙,给人一种冷色的感觉,在急风、高天、哀猿的渲染下,更显得万分的悲凉师:用“冷声”突出“悲凉”,很好。

      飞鸟”呢?大家充分展开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鸟生:这是离散失群、痛苦孤独的鸟生:这是迷失方向、寻不到巢的鸟生:这是有家不能归的鸟生:这是在缺少食物的深秋中,到处搜寻着食物的饥饿的鸟生:这是有家不能归,饥饿,绝望、濒临死亡的鸟师:能不能变换思维角度,把这只鸟与诗人当时的处境联系起来考虑呢?生:能其实,这只鸟就是诗人的化身师:说得太好了这是诗人的化身,为什么?生:因为诗人的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在外面久久地漂泊生:因为诗人有家不能归,但他多么想回家呀可就是回不了,所以他万分悲伤和失望生:对,诗人由悲伤而失望,他叩问苍天,我这么老了,哪一天能回到家乡呢?师:因此,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哀猿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凄楚,忧伤、悲哀,绝望如此说来,鸟就是诗人的化身!生:(齐):确是这样师:同学们很聪明齐读这两句,然后,讨论第三、四句,看看这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学生热烈讨论)师:试说说看生:从生命的角度来写的落木”实指生命,“萧萧下”意指生命已到晚秋了师:是落木的生命,还是—生:(齐):人的生命诗人的生命师:由树及人,从诗人的处境联想,很好。

      那么,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由生命又联想到什么呢?生:联想到长江师:那“不尽”是什么意思?生:是不停息生:是不断流生:是永恒生:是无穷师:前面有同学说“落木萧萧”是指“人的生命已到晚秋了”,由此看来,生命是长久还是短暂?生:(齐):短暂师:是的,生命极其短暂杜甫写这首诗时是767年,时年55岁,三年后的770年,他去世了,只活了58岁由是,“落木萧萧”指生命的短暂,“不尽长江”就是指—生:(齐):时间的无穷师:如果把这两句综合起来理解,应该是—生:把生命与时间对比,显出生命的短暂生:用时间的永恒衬托生命的短暂师:用生命与时间对比,用时间衬托生命那么,这两句诗的具体意思是—生:时间越是悠久,生命越是短暂生:生命越是短暂,时间越是悠久师:说得太好但面对“萧萧落木”,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呢?生:诗人借问自己: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我为什么转眼就老了呢?生:面对生命的短暂,诗人显得无可奈何师:无可奈何!杜甫,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正视生命,正视现实何况,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面对“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他的心里和精神是否—生:心里为之坦然,精神为之振奋师:据此,读这一句要比前三句读得—生:高昂。

      生:激越生:有气势师:说得挺不错齐读前四句,再自读后四句,讨论比较前后四句的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生:前是写景,后是抒情师:抒情有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的?生:万、常、多、独、恨、停师:这些字眼表明了什么?生:“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生:“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生:“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生:“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生:“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生:“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师:我真佩服同学们的理解,很多是老师想说的,你们都说到了再仔细想想,还有哪些字眼需要弄清弄懂?生:“苦”字生:还有“新”字师:“苦”字,刚才好像有同学说“苦恨”是“愁苦和愤恨”,有没有别的解释昵?可以想想,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会怎样呢?生:非常痛恨自己年老多病师:理解得太透彻了即是说,“苦”是“非常”之意新”字又作何解释呢?生:刚刚新停”就是“刚刚放下”师:真行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

      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同学们都领悟到了但,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生:我认为,杜甫虽流浪他乡,颠沛流离,可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变只是年已老,病已多,令他捶胸,令他顿足,令他“苦恨”生:我认为,杜甫虽长年漂泊他乡,穷困潦倒,但他忧国忧民之心日益强烈,只因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于是,他想借酒浇愁,却因穷得没酒喝,因多病也不能喝酒,只得“新停浊酒杯”师:是啊,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不愁闷、怎不作忧?是啊,有酒方能浇愁,无奈没酒喝、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师:再深刻地朗读这首诗然后,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