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城市交通情况调研报告.doc
3页有关城市交通情况调研报告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立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的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的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湘东区交通根本情况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局部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非常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
到20__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消费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根底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开展和人民生活程度迅速进步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开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路网开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我区公路建立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开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开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局部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二〕路网等级较低湘东区路网的技术程度偏低,到20__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到达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开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立,进步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立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构造有待改善目前,我区的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三横”包括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崇至排上南部经济干线;“两纵”包括干线公路319国道及荷尧萍洲〔昌金高速连接线〕至东桥界头公路但南部经济干线和荷尧萍洲至东桥界头公路局部路段等级较低,没有到达二级公路的标准要形成比拟完善的公路网,干线公路必须改造成较高等级的公路〔二级以上〕,同时,还可以适当加密〔四〕与区域外连接的公路、中心城区的进出口公路均需加强湘东区与周边市县〔包括萍乡市内的莲花县、芦溪县、安区、上栗县和湖南省的醴陵市、攸县〕相联络的主要出口路有32条,其中出入湖南的16条,出入市内相邻县区的16条由于这些公路大局部等级偏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湘东区与周边市县经济往来中心城区进出口公路以及大局部城区道路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利于发挥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五〕公路建立资金缺口大近年来,湘东区加快了公路建立的开展,但由于区域经济整体程度还不够兴旺,资金筹措较为困难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上级的局部工程补助资金外,区、乡〔镇〕、村三级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对公路建立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资金短缺是我区交通事业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六〕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艰巨由于资金缺乏保障、行驶公路的车辆超限运输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区内大局部主要道路路面损毁、路况逐步恶化,公路养护管理面临宏大的压力三、规划湘东区交通网络的几点建议〔一〕制定湘东区公路网规划1、公路网规划目的公路网规划目的以我区制定的社会经济开展战略目的为根据,打造区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以湘东城区和陶瓷产业基地为中心,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