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蓝田案例分析资料.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26366884
  • 上传时间:2022-08-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论文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回顾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 1996 年 6 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 1996~ 2000 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 2.66 亿元发展到 2000 年末的28.38 亿元,增长了 10 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 0.60 元以上,最高达到 1.15元即使遭遇了 1998 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 元,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被称作是“中国农业第一股”然而在 2001 年 10 月 26 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一篇600 多字的文章《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文章称“蓝田股份已经成为一个空壳,已经没有任何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 也没有收入来源”、“蓝田股份完全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文章提示:“为了避免遭受严重的坏账损失, 我建议银行尽快收回对蓝田股份的贷款 ”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 20 亿元贷款。

      此文揭露了蓝田的造假丑闻,此后蓝田贷款资金链条断裂; 2002 年 1 月,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 1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2002 年 1 月 23 日蓝田股份全线跌停,以 5.89 元收盘二、蓝田公司简介1. 简介公司于 1992 年成立,是一家传统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加工企业涉及农副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制药,餐饮住宿,房屋开发等相关产业一直以来是一支公认的老牌优质股据资料显示:蓝田股份 1996 年股本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9696 万股,2000年底扩张到 4.46 亿股,股本扩张了 360%;主营业务收入从 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净利润从 0.593 亿元快速增长到令人难以置信的 4.32亿元 1996~2000 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 2000 年末的 28.38 亿元,增长了 10 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 0.60 元以上,最高达到 1.15 元即使遭遇了 1998 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 0.81 元,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被称作是“中国农业第一股” 。

      2. 大事记1996 年 5 月,在上交所上市1999 年 10 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2001 年 11 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 600 字短文,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2002 年 1 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 10 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2002 年 3 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 ST生态”2002 年 5 月,因连续 3 年亏损,暂停上市三、 审查过程及情况1. 审查过程及处罚情况1.1 审查过程2001 年 10 月 26 日,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 ,引起银行高层的关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2001 年 11 月,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出售北京蓝田园国际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80%股权、出售野藕汁生产线、 彩色印铁制罐生产线及其相关厂房、 存货等资产给中国蓝田总公司,并更名为湖北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2001 年 12 月 13 日,蓝田公司起诉刘氏 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刘下达了 《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诉通知书》,称“湖北蓝田股份公司诉刘姝威侵害名誉权案”将于2002年 1月23 日开庭,要求刘作为被告出庭。

      2002 年 1 月 12 日,生态农业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董事总会计师黎洪福、 董事会秘书王意玲及 7 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接受调查2002 年 1 月 22 日,湖北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 2002 年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决议, 委托肖纯林董事代理行使公司章程赋予的董事长职权, 并聘请湖北中正会计师事务所为财务审计机构1.2 处罚情况( 1)对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 100 万元;( 2)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公司董事赵琰璋、吴惠昌、王焕成分别处以警告,并各罚款 5 万元 3)蓝田公司董事会依照法定程序撤销瞿兆玉公司董事长职务蓝田公司和瞿兆玉、赵琰璋、吴惠昌、王焕成应自收到本处罚决定之日起 15 日内,将罚款汇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城建支行月坛南街分理处,帐号 2610044690,由该银行直接上缴国库 ),并将付款凭证复印件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稽查局执行监督处 4) 2005 年 9 月 19 日,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总经济师孙鹤龄因违纪被开除党籍其具体违纪行为是:“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帮助某股份公司上市后,违反规定,为女儿购买该股份内部职工股获取巨额非法利益。

      ”2. 造假情况2.1 虚构应收账款数额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 18.4 亿元,而应收账款仅 857 万元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处洪湖市瞿家湾镇,占公司产品 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 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 客户办理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须绕道 70 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 " 钱货两清 " 方式结算成为惯例,造成应收账的款数额极小蓝田股份的这一解释引出新的疑问,该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创一项奇迹,即18 亿多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 稍懂财会知识的人士, 势必对蓝田股份 " 钱货两清 " 方式结算下的销售收入确认产生怀疑60,000.0050,000.0040,000.0030,000.0020,000.0010,000.000.00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应收帐款3,880.971,241.88857.182,280.70存货25,650.2126,614.3827,934.4913,702.23其他流动资产35,142.1420,757.2014,519.0051,777.602.2 虚增固定资产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有关批复和土地证,虚增公司无形资产 1100万元;伪造三个银行账户 1995 年 12 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 2770 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 8370 万股改为 6696 万股,虚减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

      2000 年固定资产占资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 1 倍多,在产品占存货百分比高于同业平均值 1 倍,在产品绝对值高于同业平均值 3 倍仅从固定资产来看,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增长率来看都明显偏高,蓝田自上市以来所有的募集 资金、新增借款和盈利几乎全部变成了固定资产而流动比率是 0.77 速动比 率是0.35,净营运资金是 1.3 亿,这暴露出蓝田无力偿还到期流动负债2.3 虚造存货价值在蓝田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存货价值从 1999 年的 2.6 亿增加至 2001 年的 4.4 亿除去饮料这一可明确计量部分, 该公司另一重要产品——水产养殖, 由于在鱼塘里,我们无法获知其实际的品种、数量和重量, 20 万亩水面到底装了多少鱼和其它水产品?没有人能说清楚,那这一部分的存货价值如何计算得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蓝田股份 2000年存货结构0% 1%5%9% 3%82%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产成品在产品其他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蓝田股份 2000 年存货中,在产品占存货的 82%由于蓝田股份的主营产品是农副水产品和饮料 农副水产品和饮料的存货不容易保存, 一旦产品滞销或存货腐烂变质,将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其存货结构是其调查重点。

      2.4 利用“资本运营”圈钱蓝田公司上述造假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营造一个公司盈利丰厚,运营蒸蒸日上的局面,从而吸引广大投资者踊跃购买其股票,聚集资本,达到为少数人牟利的目的 因为在这些少数人眼中, 建立这样一个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 “壳” 去资本市场大把圈钱, 而不是真正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2.5 虚构收入与利润蓝田股份 2000 年主营收入是 18 亿元,2001 年上半年是 8 亿元也就是说,每个月收入是 1.5 亿元,蓝田股份增值税率是 13%-17%,营业税率是 5%,可是它一个月只要提 4 万元的营业税和 28 万元的增殖税,这样的纳税额比一家年收入 5000 万元的企业还少,而蓝田是 18 亿元,所应缴纳税额大大不符此外,蓝田股份披露的和蓝田总公司的野藕汁结算价格为 46.8 元/ 箱(24 罐)(其中野莲汁为 46.8 元每箱,野藕汁为 44.2 元每箱)按照市场上常见的蓝田野莲汁、野藕汁包装估算,假设每 3 罐野莲汁、野藕汁为 1 公斤(每罐蓝田饮料为350ML),大概每公斤饮料蓝田股份获得 5.85 元的销售额按上述的计算,每公斤饮料实现利润 2.42 元。

      如果按照 33%的所得税,蓝田股份每公斤饮料实现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42 元净利润 (税后 )至少需要 2.42/0.67=3.61 元的所得,也就是说蓝田股份靠每公斤 5.85 元的销售额至少实现了 3.61 元的利润,利润率为 61.71%,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能够实现这种利润吗?此外, 据有关报道称, 蓝田股份在精养鱼塘推行高密度鱼鸭配套养殖技术,每亩平均产成鱼由 350 公斤提高到 1000 公斤,加上养鸭收入,每亩平均收入由 1400 元提高到近万元,养殖成本降低 20% 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去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 6.5 万亩鱼塘的武昌鱼, 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 单亩产值不足 1000 元通过所谓高科技饲养,其公司养殖利润为同行业的 10 至 20 倍,甚至达 30 倍之高蓝田股份武昌鱼倍数每亩精养养殖产值30,000 元2,000 元15每亩粗养养殖产值3,000 元1,000 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