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案例分析论述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对人生的意义[文].pdf
4页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训练文稿 1 综 合 训 练 评分项目 逻辑体系 和重点 联系案例 和思路 独到的思 考和理解 内容提要 和关键词 格式总分 得分 通过案例分析论述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对人生的意义 班级监理 0801 学号 088313001 姓名蔡焓 内容提要:了解道德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历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加强道德修 养,锤炼道德品质有利于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加强思想道德及法 律的修养, 是党个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全面发展 一、思想道德、法律的起源 (一)人的社会关系是道德起源的客观基础,人的意识发展是道德起源的主观条件 (二)人类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出现了尖锐对立和冲突是法律产生的客观基础 从习俗到道德,为了生存发展,协调物质与精神关系,规范竞争,推进合作法律是 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就形式而言, 法律经历了从不成文法到成文法的转变过程社会经济 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及文字的创造,是成文法典形成的关键因素 案例讨论: 埃尔默用毒药杀害了自己的祖父,他知道他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了一大笔 遗产,他怀疑这位新近再婚的老人可能会更改遗嘱而使他一无所获,因此他杀害了他的祖父。
纽约州法院针对该案例确立了一条法律原则,即:任何人都不得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得利益 问题是:法官以自己的信仰取代法律条文是否冲击了法治原则 案例分析: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 们的合法权益 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 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 们的合法权益 这种功能是通过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 们的合法权益 懂得这一点,有助于培养人们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 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 二、思想道德、法律的发展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调整社会关系与物质精神利益关系:和谐的调整社会关系与物质 精神利益关系是善的,反之,因为受学识水平限制而出现偏差的调整社会关系与物质精神利 益关系是恶的;善与恶跟历史发展,社会主体是密切相关的 人类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出现尖锐对立冲突是法律产生的客观基础 案例讨论: 年以来, 魏县团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 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联合教育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创建工作新机制,有效加强了未成年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训练文稿 2 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案例分析:一是制定了德育示范学校创建方案和标准,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德育课 教师进行德育课业务培训,突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德育环境建设和道德实践活动 在全县中小学校校园内张挂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中华民族杰出人物、著名思想家的画像、 语录 二是创建未成年人法律服务站,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三是创建未成年人革命传统 教育实践基地, 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该县在利用县烈士陵园、蔡小庄红色文化展室、 裴香斋烈士祀堂、南台头烈士公墓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同时,把县光荣院、 革命 老红军家庭定为未成年人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未成年人深入到县光荣院、老 红军战士家中开展卫生打扫、洗衣叠被、聆听老红军讲革命先烈、革命英雄故事等活动,通 过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基地这一平台,进一步让未成年人受到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思想道德、法律的本质 (一)就道德、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关系看:道德、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 基础(一定生产力状况下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同时道德、 法律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二)就道德、法律调控社会关系的特点看: 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对善、恶等范畴进行认知、评价并指导 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
法是国家形成后由国家认可、制定以国家强制力迫使社会全体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 时履行义务的行为规范 案例讨论: 河北省加强利用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少年工作,面对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团员 青年的渴望,团省委书记王晓栋同志果断地提出了“ 团干部只有生活在网络上,才能真正走 进青年中 ” 的工作思路,要求全省各级团干部要下大力气研究网络、重视网络、占领网络、 利用网络 案例分析:我们生活在网上、你们团组织在哪里?、我们想通过网络找到创业、就业渠道, 然而找不到一个可信赖的组织为我们提供这个平台、我们不愿意听你们像父母、老师那样给 我们上课, 如果你们的教育方式像网络一样丰富多彩就好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 以来,团河北省委坚持把开门纳谏贯彻始终,一条条来自基层团员青年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 河北共青团网站上面对青年的质问,引起了团省委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对利 用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少年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20 年来,从人们对运动 员的不理解、不支持和不信任,到从容面对遗憾的心态,成就了大国国民的风范而成长于 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人,为自己的努力目标 四、思想道德、法律的特征 (一)从社会主体的关系看,二者具有各自的特征:思想道德体现不同主体性,法律 只体现国家主体性; (二)从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看,二者具有各自的特征。
法律、 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方式上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约束力的强度、来源不同,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训练文稿 3 法律的约束具有特定强制性,主要是他律;道德的约束是靠心灵、精神,主要是自律二者 规范的范围和作用不同,法律范围有限而具体,具有基础性,道德范围宽泛,具有导向性 不违法不等于是道德高尚,道德的要求更高、自觉性更强 (三)从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来看,二者具有各自特征 (四)思想道德、法律又是具有区别的: (1)产生方式 :思想道德是自然自发形成.法律有意识有目的创制. (2)实施方式 :思想道德是依靠人内心自觉而生效,靠信念、传统、风俗、舆论等约 束.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 案例讨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 一次系统明确提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公民基本道德 规范 案例分析: 学道德、法律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学道德、法律是做人的基本 品德 学道德、法律可以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要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 烈动机;其次,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再次,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学习在日常生活 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未成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不成熟、不能 独立等特性,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内容,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 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御不良影响和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 在良好的环境中 健康成长 首先要培养我们从事法律职业的内在知识储备,内在的信念资源,内在的价值选 择和内在的技巧性养成的“法律理性”法律理性是法律内在的伦理力量,同时也是法律内 在的逻辑力量 作为法律的内在的伦理力量,将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每天应对, 作为工作所应该恪守的要求 五、思想道德、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一)法律和思想道德都具有规范作用, (二)法律和思想道德都具有引导作用, (三)法律和思想道德都具有教育作用, (四)法律和思想道德都具有评价作用, (五)法律和思想道德都具有预测作用 案例讨论:对东、西部学生最看重问题的调查 (一)对“您认为一个人一生中,什么东西最重要”问题 东部学生回答的前三位依次是家庭、事业、健康,而对拯救灵魂、权力、声望等并不看重; 西部学生回答的前三位依次是健康、事业、爱情,而对权力、拯救灵魂等并不看重。
(二)对“您认为人生的幸福是什么”问题, 东部学生回答的前三位依次是有一个温暖的家、身体健康, 精神愉快、 工作成就和学业成功 的快乐,而对成名成家等并不看重; 西部学生回答的前三位依次是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工作成就和学业成功的快乐、爱与被爱, 而对有职有权、成名成家等考虑较少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训练文稿 4 案例分析:这说明,东西部大学生普遍将“健康”、 “事业”、 “家庭”、 “爱情”看作人生最重 要的东西, 在人生价值目标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并通过东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 生比较、 西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较、东西部独生子女大学生分析比较,支持了 上述结论 六、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对人生的意义 (一)学习道德、法律,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最基本的要求 道德、法律素质, 是做人的基础和根本,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法律素质, 能够按照道德、法律要求思考,才能行为端正,步履稳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二)学习道德、法律,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只有学习道德、法律知识,提高道德、法律素质,增强道德、法律能力,才能营造 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会,才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开拓人类的美好未来。
今天我们国家发展的方向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词组代表着一个时代中国人的共 识和美好期待和谐是一种融洽团结的生活秩序 (三)学习道德、法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大意义,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 生命之流 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 和力量 案例讨论:财产千万、亲情几何 沈某的丈夫陈某在一次歹徒袭击中遇害身亡,留下1200 万元的财产陈家人和沈家终 于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所有1200 元万财产分成两等份,陈家分得工厂、仓库以及所有的 货品沈家一方分得是房产和现金 后陈家利用老大在公安局工作的便利,使沈某妹妹含冤入狱沈家妹妹向姐姐提出要自 己应分得150 万于是,沈家妹妹提起诉讼,要求姐姐履行当初的调解协议 接到妹妹的起诉之后,沈某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她以当年的财产调解协议不 公平为由,向法院提起了再审请求,要求对丈夫留下的1200 万元资产重新进行分割 案例分析:为什么亲情被破坏?一切都是钱闹的,人生存发展需要财富,一代一代积累, 钱不单使工具, 也是一把双刃剑,只是看人如何运用用法律争取权利却忘记亲情,当事人 法律意识淡薄,陈家借发谋取私利,沈家妹妹借姐姐谋取利益,沈家姐姐一开始也不知法、 不懂法,法律素质、法律思想都不具备,道德素质就更难以谈起了。
我们要正确看待法律 法律本来就是个人社会生活的准绳,维系我们的生命、安全和权利你对法律的维护,也就 是你自己权利得到保障的根本 法律在我们生活当中确实是解决问题的规则,但是它不可能涵盖生活当中所有的细 节这个案件到了结尾,1200 万元分割终于是尘埃落定,但是当事人之间的亲情却没有了, 这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它也给我们提供一个启示,现代法制社会当中,当我们 运用通过法律的途径去争得自己个人利益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到这背后可能付出的代价, 不要因为追求物质利益丧失了那些用物质财富无法衡量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