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技术.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420204
  • 上传时间:2017-06-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3.3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1 年第 02 期1.工艺简介网梁楼盖是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用于大空间 、 大荷载建筑的技术手段 ;该工艺具有节约钢材和砼 、结构跨度大 、方便施工 、减少模板 、耐火性能好 、刚度大 、整体性好 、能有效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方便施工等优点 网梁楼盖是箱形截面的密肋楼盖 , 由预制叠合构件 “叠合箱 ”与后浇肋梁连接成梁板合一的整体 ,它的基本受力单元是大翼缘箱形肋梁 所谓 “叠合箱 ”是由复合砼预制的中空箱体 ,除参与受力外 ,同时又起到肋梁模板的作用 ;作为基本受力单元的肋梁采用普通混凝土现浇而成 , 与叠合箱结合成整体楼盖 ,共同构成了网梁楼盖结构 2.网梁楼盖的施工工艺2.1 施工程序支撑及模板支设 →摆放底盒 →钢筋绑扎 →侧壁安装 →安装上盒 →混凝土施工 →拆除2.2 操作工艺2.2.1 支模网梁楼盖是肋梁和叠合箱共同组成的结构构件 , 底部为同一标高的水平面 ,大大减少了板底模板用量及施工的难度 ,需注意以下两点即可满足网梁楼盖施工的要求 :1) 网梁楼盖下支撑体系布置需结合工程网梁楼盖特点 , 经荷载计算并编制专项方案方可 2)叠合箱底盒未安装前不得涂刷脱模剂 ,以免影响海绵胶条及模板胶合力 。

      2.2.2 预制叠合箱的吊装叠合箱为预制砼构件 ,叠合箱底板与盖板具有板壁较薄 、跨度大 、自重大等特点 ,需要有专用吊装工具进行吊运 2.2.3 摆放底盒底盒摆放是叠合箱组装施工中的关键一步 , 施工分为四步 ,详述如下 :1)第一步是弹线 在支好的模板上按图纸的设计尺寸弹出肋梁 、暗梁 、贴海绵胶条的边线 , 并将暗箱位置做出明显标志 2)第二步是黏贴专用海绵条 在底盒模上 ,从肋梁边线向叠合箱内 30mm 沿四边贴上专用海绵胶条 ,海绵胶条的接头处一定搭接 , 搭接长度 30mm, 海绵胶条与模板接触应密实 ,如粘贴不牢 ,可用小钉将其钉住 贴完海绵胶条应立即摆放叠合箱底盒以保证底盒与模板之间紧密 , 防止砼浇筑时产生漏浆 3)第三步是摆放底盒 摆放底盒时将底盒外伸钢筋弯起 30 度 ,摆盒时互不影响 根据模板弹好的黑线严格摆放 因为叠合箱是受力构件 ,所处位置不同 ,箱体的厚度配筋也不同 ,因此要仔细对照箱型 ,不要将明 、暗箱错放 4)第四步是恢复外伸钢筋 底盒摆放好后 ,将弯起 30 度的外伸钢筋恢复成水平状态 2.2.4 钢筋施工叠合箱施工难点之一就是大面积密肋梁绑扎施工 。

      1)网梁楼盖结构工程所用钢筋应按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加工时受力钢筋的折弯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 ,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下料前一定要确定图纸中对砼保护层的要求 根据网梁楼盖特点 , 肋梁保护层按设计要求需将叠合箱侧壁厚度计算在保护层范围内 一般要求是 :侧向保护层厚度主筋为 10mm(不计算叠合箱侧壁厚度 ),上下保护层厚度主筋为 25mm 4)网梁楼盖结构的跨度较大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5)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 、级别 、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时根据图纸设计要求 ,肋梁 、暗梁底筋安装时箍筋底部应加放垫块 ,防止箍筋贴着模板 2.2.5 安装侧壁板1)叠合箱侧壁现场进行加工组装完毕后 ,按规格及顺序安装就位 2)侧壁四周定位打孔 ,相邻侧壁绑扎铁丝模板条 ,进行固定 2.2.6 安装上盒1)钢筋安装完成后 (柱实心处 、暗箱附加筋除外 ) 将叠合箱的侧框安置就位 , 明箱的侧框高度比暗箱的侧框高 60~70mm。

      侧板先期即起到模板作用 ,后期起到钢筋保护层作用 2)叠合箱上盒安装时 ,一定要与侧框接触严密 3)保护好已绑扎完成的钢筋 ,在肋梁上铺设木板作为临时通道 ,不允许直接在肋梁上行走 ,防止箍筋变形和上部通长筋绑扎不到位 4)将叠合箱外伸的拉接筋与肋梁纵筋按图纸构造方式连接牢固 2.2.7 砼施工根据网梁楼盖特点 ,肋梁宽度小 ,钢筋密 ,肋梁竖向尺寸相对较大 ,混凝土施工需采用 φ30mm 的振动棒振捣 1)验筋合格后 ,对已就位的叠合箱侧壁进行喷水 ,防止现浇砼失水 2)网梁楼盖结构只需浇筑肋梁 、暗梁 、柱实心 、暗箱上 60mm 厚的砼 ,振捣时垂直上下抽动 严禁直接接触侧板及钢筋 ,避免漏振 、过振 3)砼浇筑时 ,要按照砼浇筑方案中的顺序严格进行 4)砼浇筑完毕后 ,按规程对砼进行覆盖薄膜养护 2.2.8 拆模1)网梁楼盖结构跨度较大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 100%方可拆除底模 控制施工荷载不超量 ,拆下的模板 、钢管脚手架不应集中堆放在某个部位 2)当网梁楼盖结构跨度较大 ,常温下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 28 天后 ,方可拆除模板 拆模顺序时应从中间向四周依次拆除 。

      3)当网梁楼盖结构中设有后浇带部位 ,底模应在后浇带砼浇筑完成 ,并且后浇带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00%方可拆除 2.3 安装施工2.3.1 由于结构特点 ,网梁楼盖中水平只能预埋电 .通讯类线管 ,垂直预留不受限制2.3.2 网梁楼盖结构中水平预埋线管布局大部分按原水电图纸执行 ,只是局部进行调整肋梁截面较小内部不宜走 PVC 软管 , 钢线管不宜超过两根应位于肋梁的中上部 接线盒不能位于肋梁内 ,可平移至叠合箱底板内 2.3.3 叠合箱底板必须用机械方法开洞 ,叠合箱底 .顶板边肋严禁破坏2.3.4 施工方法及步骤1)切割洞口 :水平预埋线管施工与叠合箱施工可穿插进行 叠合箱底板摆放完成后 ,根据图纸将接线盒位置标出 ,位叠合箱网梁楼盖施工技术读召国 孙 飞 赵同亮(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31)【摘 要 】网梁楼盖是箱形截面的密肋楼盖 , 由预制叠合构件 “叠合箱 ”与后浇肋梁连接成梁板合一的整体 ,它的基本受力单元是大翼缘箱形肋梁 所谓 “叠合箱 ”是由复合砼预制的中空箱体 , 除参与受力外 ,同时又起到肋梁模板的作用 ;作为基本受力单元的肋梁采用普通混凝土现浇而成 ,与叠合箱结合成整体楼盖 ,共同构成了网梁楼盖结构 。

      关键词 】网梁楼盖 ;叠合箱 ;施工技术◇建工论坛 ◇1912011 年第 02 期于肋梁内接线盒必须移至底板内 接线盒位置用切割机开洞 ,洞口比接线盒稍大一些 2)安装水平线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两种施工方法 一是在叠盒箱侧壁中间穿过 ,肋梁钢筋绑扎 .侧壁安装完后 ,用开孔器管通过的部位钻孔 ,孔洞的直径应与线管同直径或稍大一点 将线管从孔洞穿过与接线盒连接上即可 如果箱体打连接孔洞应避连接板 二是在肋梁钢筋绑扎完成后 ,就可以进行水平线管的施工 施工时将线管紧贴在底板边肋上口与接线盒连接上即可 安装侧壁时只须管相对应的侧壁开孔 在叠盒箱侧壁开孔严禁敲打 ,避免将侧壁破坏 线管开孔的位置只能在侧壁上 ,严禁将叠盒板边肋破坏 3)固定 :水平线管安装完成后 ,应用 1:2 水泥沙浆将接线盒固定 (见接线盒在底板固定详图 ),线管从侧壁穿过部位如孔洞较大应封堵 ,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4)预留洞口 :消防管道 .给排水管道 .落水管道在实心处可直接预留 ,应做加强处理 如预留洞在叠盒箱位置上 ,洞口直径小于 120MM 可直接用水钻钻孔 ,洞口直径大于 120MM 必须事先提出再做相应处理 。

      3.网梁楼盖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3.1 现场根据绘制的叠合箱排列布置图依照图纸有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安装 ,遵循先高后低 、自西向东的安装顺序 , 保证现场施工有条不紊 , 各工序衔接顺畅 ,各种箱体依次安装 ,整齐有序 3.2 在叠合箱安装后 ,采取有力措施 ,防止建筑垃圾进入肋梁 ,减少清理程序3.3 侧壁安装时 ,要搭设马道 ,以供施工人员行走和堆放叠合箱 ,防止对叠合箱和肋梁钢筋造成破坏3.4 砼原材料采用石子粒径小于 20mm;振捣网梁楼盖肋梁的振动棒采用直径 30mm 的振动棒 4.质量要求网梁楼盖结构只是比密肋楼盖结构多了个底 , 质量要求同规范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4)5.施工效果及总网梁楼盖结构 ,有效的实现了设计对大跨度 、大空间建筑的要求 ,成型后建筑外形优美 ,充满现代气息 该结构形式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科●(上接第 181 页 )审核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方案 ,并确保方案经济合理性 :对分承包方的技术 、质量保证能力考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检查各技术方案的执行实施情况 ,对执行偏差进行纠正 :对各检验批 、分项 、分部的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进行监督 、检查 、验收 ,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 、隐蔽工序 、“四新 ”计划应用产品的检查 、 验收管理 , 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对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处理方案并实施和复查结果 ,建立质量事故档案 ,追溯并提出预防措施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变更并与其他参建各方洽商 , 形成正式的工程变更资料 ;参与重要施工方案 、工程变更的经济技术分析收集 、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建立工程技术资料台账 :对项目的各种检测 、试验 、计量 、测量工作进行管理 。

      对涉及本项目的技术标准 、规范 、上级技术质量管理文件进行管理 ,及时识别 、确认其时效 ,确保项目施工符合当前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施工过程 、过程产品质量的动态控制 ,确保符合本项目质量计划的要求 4.结语综上所述 , 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 , 使技术管理为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技术 、质量方面的保证 建筑工程的现场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项目部内部的努力 , 也需要公司层面的管理机构有力支持 科【参考文献 】[1]陈朝进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J]. 中国科技财富 , 2009,(08):141-143.[2]卓智丰 .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控制措施浅析 [J]. 民营科技 ,2010,(04) :121-123.[3]冯世安 . 加强基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思考 [J]. 科技资讯 , 2007,(23) :150-153.[4]刘学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 [J]. 青年文学家 , 2009,(11):126-128.[5]边丽敏 , 徐宏志 . 浅谈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J]. 价值工程 , 2010,(03):136-139.(上接第 182 页 )室内给水设备安装 :包括动设备离心式水泵 (生活水泵 、消防水泵 )、潜水泵等及静态设备水箱 、罐等 。

      2.6 动设备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设备运输及开箱检验 ~基础验收复核 、放线 ~放置垫铁 ~吊装就位 ~找正找平 ~地脚螺栓灌浆 设备找平 ~联轴器对中 ~二次灌浆抹面 ~清洗拆检组装一设备试验 ~电气仪表接线调试 . 设备配管 , 电动机空载试车 ~联轴机组空负荷试车 ~负荷试车 ~竣工验收 泵房内管道密集 , 需统计好标高 , 保证安装后的美观整齐 竖向管道也应在管道底部设角钢支架固定 由于水泵的吸水管的防水套管为预埋 ,误差难以尽免 ,土建专业浇捣水泵基础的高度必须按预埋套管的高度调整 , 而不可仅仅按图纸标注的高度 ,到水泵设备到货安装时 ,再调整垫铁定好基础面标高 2.7 静设备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设备运输及开箱检验 ~基础验收复核 . 吊装就位 ~找正找平一 (地脚螺栓灌浆 )~设备找平二次灌浆 、抹面 配管配线 ~试验调整 ~吹扫清洗 、试验一联动试车一竣工验收 3.施工后期质量控制3.1 工程竣工前对管道 、阀门 、水表 、消火栓等进行全面清理清洁 3.2 做好管道 、阀门 、水表 、水泵等设施的走向 、启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