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区和松江河镇简介.doc
4页开发区和松江河镇简介--唐继伟整理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是抚松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辖区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该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松花江上游全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地势平坦,被称为“高山平原全区现辖三个整建制镇,幅员面积2489.65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人开发区被称为长白山下第一区,占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7%,长白山中国一侧最高峰———白云峰就坐落在开发区域内开发区依托地域内的林业资源、电力资源、山野菜资源、人参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构筑了具有长白山地域特色的经济体系长白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原始生态系统保持良好,为开发区发展独特的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白山西坡旅游景区是吉林省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以长白山天池和大峡谷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令人心驰神往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高、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水域面积9.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天池怪兽的传说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由长白山西坡观光,途中可纵览由温带到寒带界限分明的植被分布,领略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被誉为“火山天然熔岩盆景园的锦江大峡谷、高山花园、长白山睡佛、梯子河瀑布、老虎背等景点。
丰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纯朴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开发区管委会十分珍惜这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致力于“兴生态、活旅游、振经济”的体系建立,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管理及发展的角度保护本地的自然资源,在事业发展上始终体现环境保护的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开发区管委会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区初就设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并提出了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社会文明作支撑,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从开发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出发,积极建设生态强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的绿色产业,营造优美、舒适人居环境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以全面提升旅游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为己任,努力构筑长白山下第一区,以绿色旅游名城,生态文化名城,休闲度假名城,国际品牌名城的姿态为天下游客打造美好生活,让长白山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东岗镇幅员面积1007.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441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551公顷,未成林面积42公顷,辖10个行政村,人口14686人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489万元,比上年增长6.6%;粮食总产量354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877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80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2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250万元。
东岗镇自然资源丰富充足的水资源纯净无污染,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和林蛙养殖;野果类有红松籽、猕猴桃、山葡萄等;山野菜类有山芹、蕨菜、薇菜、刺嫩芽等;药材类有山参、天麻、五味子等200余种;水产类主要有细鳞鱼、林蛙、长白山龙虾等几十种近两年来,该镇积极加强内引外联,坚持多业并举,以精优参业为主,加快林地资源开发和深度转换目前,林地经济项目有林下做床栽培人参、林下栽细辛、龙胆草和天麻、封沟养蛙、地栽黑木耳、参后还林地栽细辛、天麻和黄芪到2000年末,全镇10个村都达到小康村标准漫江镇位于抚松县东南部,幅员面积1299.35平方公里,耕地4605亩,森林覆盖率78%,约9万公顷,林地面积580公顷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接壤,边境线有3、4、5号界碑,7.5公里的国境线镇域内有长白山保护局峰岭保护站,临江林业局柳毛河林场,松江河林业局漫江等5个林场,辖5个行政村,人口8640人几年来,该镇坚持发挥特产、旅游、边境三大优势,以特产、林业、参业为主导产业,依托长白山区资源优势,实施资源深度转换,形成以精优参业、庭院经济、林木副业、特产资源为支柱的林特型经济模式漫江镇盛产天麻、贝母、黄芪、五味子、细辛、木灵芝、还魂草等中小药材,越枯、蓝靛果、红松籽等土特产品,薇菜、猴腿、蕨菜、山芹菜、刺嫩芽等山野菜,特别是位于镇东南6公里处的天然矿泉水,含有锗、偏硅酸等10多种微量元素,经有关部门鉴定,属国内外罕见的矿泉。
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73万元,农业总收入1380万元,粮食产量688吨,全口径财政收入138.4万元,其中本级税收5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松江河镇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东南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89.81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67826人,其中农业人口1824人,常年流动人口1.5万人辖区内有国、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30多家,省属大型林业企业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国属松江河发电厂的小山梯级电站、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就座落在松江河镇区内松江河镇距全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主峰仅61公里,世界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辖区的东部因此,松江河镇素有“长白山下第一镇”的美誉松江河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森林资源方面,行政区域内有林地面积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9.2%,立木蓄积量4350万立方米人参、党参、天麻等名贵药用植物300多种在旅游资源方面,长白山西坡风景旅游区、长白山大峡谷距镇区仅68公里,旅游业正在成为镇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水资源方面,辖区内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多条,分为头道松花江、松江河两大水系,水域面积654平方公里。
水电资源蕴藏量80万千瓦/时在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有煤、铁、硅、火山渣、浮石、矿泉水等,其中已探明的矿泉水日涌量500吨,其品质在国际A级行列依据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已经形成了以林木产品生产、加工为龙头,以人参等中小药材栽培、加工为主导,以长白山旅游和矿泉水生产为后续项目的经济支柱群体,龙头和主导产业更加成熟,后续产业也在加速发展,这种梯次的项目群体为全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托和保证 松江河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使松江河镇成为生态旅游的重地,区域性的购物中心和吉林省东部山区重要的林特产品集散地从2000年开始,松江河镇以建成国内一流的“长白山森林旅游城”为目标,开发以旅游业为牵导的第三产业,以此为标志,松江河镇第三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建成了“长白山旅游购物一条街” 、 “长白山漂流”等新景点6处,建成了松江河商贸中心、百货大楼、松林综合商场等综合性购物场所共19000平方米,新增个体工商户238户,达到1350户,依法规范完善了镇内旅游餐饮业、旅游服务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投资400万元建成生产旅游纪念品的“岳桦林雕刻园” ,仅玉石雕刻纪念品就达6000多种。
经过积极运作,经松江河到长白山西波的旅游人数正以每年25%的递增比率上升,达到15万人次,旅游业对全镇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松江河镇在小城镇发展改革中有很好的基础设施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增强,镇区黑色路面覆盖率达到50%,黑色路面总里程20.5公里,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全镇现有固定用户1.8万户,移动3.4万户,供水、供电可靠率均达到100%全镇现有综合性大型商场4家,专业性商场几十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购物需求抚松县第二人民医院、松林医院、白山市中医院松江河分院都落户在松江河镇,其中松林医院属国家二等乙级医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全镇有高中1处,在校生1412人,初中2处,在校生2745人,小学4处,在校生4419人,各中小学硬件设施较为完备,9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初高中升学率、大专院校录取率均居全县前列松江河镇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为小城镇的发展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松江河镇的区位优势独特铁路、公路交通极为便捷,通白铁路横贯镇内,松抚公路、长松省二级公路,营松高速公路(长春——长白山)都经过松江河镇,是附近三镇二乡的交通中心和贸易中心,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最大的林特产品集散地,同时也是长白县通往白山市区的门户。
长白县经过松江河镇中转的人数每年约4.5万人次,经过松江河镇的年物资运输总量达3万吨由于松江河镇地处长白山腹地,距长白山风景旅游区仅39公里,又是长白山旅游和朝鲜跨国旅游的必经之地和游人驻足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已在松江河镇建设“长白山旅游机场” ,以于二00七年建成投入使用长白山旅游机场”建成后,以形成长白山西坡、北坡、南坡生态风景旅游的联网,松江河镇以形成空运、铁路、公路运输完备的交通网络,区位上的优势和松江河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松江河镇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潜力2005年松江河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6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04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43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县前列是白山市首批“小康建设达标乡镇” ,1997年被列入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省建设厅将松江河镇列为在2010年发展为小城市的城镇,2003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5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全国“百强镇”暨“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