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含答案).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1779****392
  • 文档编号:186254977
  • 上传时间:2021-07-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8.1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外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一)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节选) 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 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 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 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 十分吉祥如意 果类中的柑子, 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 俗语说:“除 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 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 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说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 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 年的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岁阴 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 倾壶待曙光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

      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 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 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 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 ,”响声此起彼伏, 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 1.选文按顺序先后介绍了上海人家年夜习俗,包 括、等 其中,对的介绍最 详细,列举了、等选文还 引用了两句俗谚民间俗谚生动形象,我也知道一些,课外我也积累两句: 2. 读划线部分,理解成语“无稽之谈”: 3.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习俗,你还知道下列传统节日的哪些习俗呢?(至少列举两 个) 元宵节:清明节: 4. 关于“守岁酒”,文中引用了唐诗守岁有关新年(或其它节日)的诗词,我也 积累了一些这是其中一首: 【参考答案】 1. 年夜饭守岁酒接灶君贴“封门大吉”换贴“开门大吉”年夜饭发芽豆 和黄豆芽柑子芋头豌豆列举略 2. 没有根据的说法合理即可) 3. 示例:吃元宵猜灯谜祭祖插柳 4.略 (二)傣家竹楼 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间宽大的堂屋, 中间铺着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 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 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 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 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 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 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 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 道兴旺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别致祝福蜂拥而至 2. 傣家竹楼的特点是什么? _ 3. 建造竹楼有哪些风俗? _ _ 4. 从建造竹楼的风俗中,你感受到傣家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A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B热情好客,多才多艺 【参考答案】 1. 示例:新颖祝愿一拥而入 2. 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 3. 中柱进村全村迎接, 泼水祝福;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架竹 楼仪式,请“赞 哈”唱“贺新房”的曲子 4.A (三) 粽子里的乡愁 (节选) 琦君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 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 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 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 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 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 大约一夜吧 ),提出 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 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 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 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 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 ) 。

      明里去了 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 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 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 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 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 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 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 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 _月_,除了吃粽子的习俗,还有 _、_、 _等,为节日赋诗也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碧艾香蒲处处忙 C.玉颗珊珊下月轮 2. 选文写了家乡端阳节时的哪些风俗? _ 3. 选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 4.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还有_ ,和这篇短文一样, 表达了_ 5. 读了母亲教育“我”要用心看待乞丐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谈一谈。

      _ _ 【参考答案】 1. 五月初五挂艾叶赛龙舟 2. 包粽子、吃粽子、用粽子供祖先、布施乞丐 3. 心灵手巧、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又有点封建迷信的妇女 4. 桂花雨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5. 略 (四) 贝多芬被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留下来了 1824 年 5 月 7 日,在维也纳举行了 D大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非 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了五次;在这礼仪之邦, 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演出之狂热竟惊动了警察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 的骚动有许多人哭了起来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 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喝,直到次日早晨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贝多芬分文未得, 音乐会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 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一个战胜者:人 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 1. 本片段节选自名人传贝多芬传,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该书的另外两个传主 分别是 _ 和_ 2. 根据你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有许多人哭了起来想一想这些观众为什么会哭呢? _ (2)怎样理解选文中划横线句的含义? _ _ 3. 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 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 作有什么启发 ? _ _ 【参考答案 】 1. 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 2.(1) 也许是被贝多芬作品中美妙的旋律所感动,或是被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人们才流泪的。

      (2)作为作曲家、音乐家的他,却遭受了失聪的厄运,但是他没有被灾难打倒,而是扼 住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克服困难,执着于自己的音乐梦想,最终获得了重大的艺术成 就,一个孤独、痛苦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并把它带给人间,“用痛苦换来快乐”因此他是 “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他是一位音乐巨人 3. 不会影响人无完人,作家在表现名人们的伟大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缺点,使人 物形象更贴近生活真实,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启示:写作时应注意真实感,过份拔高反而使人物形象变得干瘪其他说法只要言之 成理就行 (五)傅雷家书(节选 )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 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 事这一类的话 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 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 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 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 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 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 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 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 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 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 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 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 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 1 月 30日晚) 1. 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_2. “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回答, 10 字以内) _ 3. 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自然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4. 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_ 5. 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 1. 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 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 3. 4. 示例:( 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就说话技巧等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5. 略 (六)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