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
4页1 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 文 正 公 为 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参考答案: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风雨天的晦暗;“橘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参考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 然则 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参考答案:“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 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属于作文以记之2.前人之述备矣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4.厚暮冥冥,虎啸猿啼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参考答案:1.同“嘱”,嘱托2.完备,详尽 3.至,到达 4.迫近 5.国都六、岳 阳 楼 是 江 南 名 楼,古 往 今 来,无 数 文 人 登 临 揽 胜,留 下 了 许 多 名 篇 佳 作如 李 白 与 夏 十 二 登 岳 阳 楼 、杜 甫 登 岳 阳 楼 、陈 与 义 登 岳 阳 楼 等找 来 这 些 诗 读 一 读,体 会 其 中 的 思 想 感 情。
参考答案:与 夏 十 二 登 岳 阳 楼 李白楼 观 岳 阳 尽,川 迥 洞 庭 开雁 引 愁 心 去,山 衔 好 月 来云 间 连 下 榻,天 上 接 行 杯醉 后 凉 风 起,吹 人 舞 袖 回赏 析:诗 人 先 写 登 楼 远 眺,山 水 苍 茫;再 以 灵 动 之 笔 写“雁 引 愁 心”“山衔 好 月”,进 而 想 象 醉 卧 云 中,起 舞 翩 翩,表 现 了 乐 观 旷 达 的 情 怀登 岳 阳 楼 杜甫昔 闻 洞 庭 水,今 上 岳 阳 楼吴 楚 东 南 诉,乾 坤 日 夜 浮亲 朋 无 一 字,老 病 有 孤 舟戎 马 关 山 北,凭 轩 涕 泗 流赏 析:诗 人 以“昔 闻”起 笔,引 出“今 上”,在 今 昔 对 比 中,寄寓了无限感 慨;再 从 地 分 吴 楚、势 吞 星 月 方 面 写 洞 庭 湖 的 浩 瀚 广 大诗歌后半部分抒发了漂泊无依、老 病 孤 苦 的 情 怀,读 之 令 人 怆 然登 岳 阳 楼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 旌 不 动 夕 阳 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 倚 湖 山 欲 暮 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 年 多 难 更 凭 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 木 沧 波 无 限 悲。
赏析:诗人先写眼前所见之景:洞庭之滨,江水之西,旌帘在望,夕阳迟迟;再写洞庭湖分割吴蜀的地理位置,抒发了国破家亡后颠沛流离之苦,表现了吊古伤今之悲,颇得杜诗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