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的移动精品教案.pdf
7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的移动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小数点移动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小节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不仅是小数乘法计算的依据,更是复名数与单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学会了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作铺垫利用学生喜欢的电视剧《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着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设计部分作业使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数点的移动说课稿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意图、设计思路,现对小数点的移动这一课时作说课如下: 一、 教学内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
它与前面讲的小数的性质不同在于,小数点的移动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不仅是小数乘法的计算依据,也是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学会了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归纳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之间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确定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为应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设计意图和教学程序 1、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作铺垫利用学生喜欢的电视剧《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看着是学习的主体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设计部分作业使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程序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探究规律——归纳规律——实际应用 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数点移动教案 课题:小数点移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归纳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之间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填空(学生课前完成抽生回答) (1 分) 9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9 毫米=( )米 4 分米=( )毫米 2、 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学生口答) (1 分) 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3 分) 9.78 ( )10.65 0.99 ( )0.990 31.45 ( )314.5 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注意观察第 3 组数发现了什么? 利用比较比较第 3 组数的大小发现组成数的数字相同但由于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小数点移动) 二、 教学新课 (一) 激趣导入(3 分)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谁能说说这部电视剧主要讲什么?你们最喜欢谁?谁的本领最大? (他用的武器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孙悟空是怎样使用他那威力无比的金箍棒是这样变化的呢? 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金箍棒的变化 (二) 探究新知 (25 分) 1、 探究规律 (1) 小数点位置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关系?(课件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得到了哪些信息) 板书出示:从 0.009 米 = 9 毫米 从 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上 0.09 米 = 90 毫米 下 往 0.9 米 = 900 毫米 往 下 9 米 = 9000 毫米上 (2) 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并在小组中交流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顺序进行观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小数点移动引起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小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3) 总结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用课件相机出示规律) 2、 应用规律 (1) 教学例 6 把 0.01 平方米扩大到他的 10 倍、100 倍、1000 倍,各是多少?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用课件展示例 6 图,汇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注意强调说明:当小数点移动时,整数位数不够时,应添“ 0”补足 (2) 教学例 7 把 1 平方米缩小到他的101、1001、10001,各是多少?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 然后汇报教师用课件展示例 7 图) (3)讨论:当一个数分别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或缩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为它的101、1001、10001……时,这个数的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三、 应用反馈(6 分) 1、 教材第 63 页“做一做”。
2、 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第 9 题 四、 课堂小结(2 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1 分) 练习十第 9、12 题 附: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例 5: 例 6: 例 7: 从 0.009 米=9 毫米 从 0.01 × 10=0.1(平方米) 1÷ 10=0.1(平方米) 上 0.09 米=90 毫米 下 0.01 × 100=1(平方米) 1÷ 100=0.01 (平方米) 往 0.9 米=900 毫米 往 0.01 × 1000 =10(平方米)1÷ 1000 =0.001 (平方米) 下 9 米=9000 毫米 上 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小数点移动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小数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认识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西游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