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pdf
2页科技创业家23科技创业家 TECHNOLOGICAL PIONEERS科 技 前 沿2011 NO.09TECHNOLOGICAL PIONEERS1 前言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简称测风雷达)观测系统主要包括测风雷达、数据传输网络、制氢设备、探空仪检测箱和地面要素观测仪器等装备,其中比较容易发生故障且难处理的是测风雷达,此预案的重点也是雷达故障应急台站测风雷达观测是定时进行的,一般在正点观测前1h左右雷达开机,故障常常在观测开机时或以后才会被发现,观测放球时间最迟严格限制在正点观测后1h15min内,否则这次观测即使放出了球,观测资料也是无效时间是相当短促的,而且现在台站值班人员又安排的比较少(每次观测两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为科学应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建立健全测风雷达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保证测风雷达观测系统可靠运行,取准取全第一手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特制定本应急预案2 工作原则按照“统一领导,协同配合;防范为主,加强监控;规范有序,系统联动;条块结合,整合资源;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建立测风雷达观测系统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体系。
在上级突发业务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快速、准确传递信息,整合应急资源,确保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时的有效控制、快速处置3 启动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必要条件3.1 台站装备或设施台站测风雷达八块电路板、天线控制器、发射管、小发射机、探空仪检测箱、应急L波段接收机(能单独接收探空资料)、全套工具等厂家随机配发的备份器材或设备完好无损,根据本站常出现故障部件储备一些器材;具备各设备的图纸、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包括电路原理图,机械结构图,元件位置图,线缆连接图等),以便随时查用另外还要配置备份示波器、UPS、发电机、测风经纬仪、计算机(已安装好业务软件)和数据传输(如调制器拨号传输)等设备;备份水银气压表、通风干湿表、可以放四个大球以上的瓶装氢气、施放小球的全套器材(20号气球、平衡器、灯笼、蜡烛、天平和砝码等);测风雷达专用电脑不得做业务以外的操作,并定时转存业务数据、查杀病毒;定期检查UPS和发电机工作是否正常测风雷达、值班室、制氢房、配电房等的防雷设施要达标3.2 测风雷达值班员的技术要求值班员必须持证上岗,掌握一些维修基础理论、地面气象观测、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严格遵守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手册和雷达使用注意事项等;了解测风雷达各个部分的功用、组成、结构、主要性能,对测风雷达系统故障时的现象和部位能较详细地描述;熟练掌握该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流程和应急L波段接收系统、测风经纬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3 台站机务员的技能和工作职责台站机务员必须经过该观测系统设备厂家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维修技术、计算机和网络和雷达的相关知识;熟知各设备每个部分的功用、组成、结构、主要性能;掌握它们的原理框图、基本工作过程和信号流程;熟悉设备的性能参数和电路中一些主要工作点参数,熟悉测试仪表的性能、使用和测试方法;掌握元器件好坏的鉴别方法、代用原则和替换方法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完成雷达观测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标定检查工作,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完成设备的日、周、月、季和年维护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经常地、细致地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各部件、备份器材和设备进行电气和机械的检查维护工作,预防和减少故障的发生,把故障排除在初级阶段,避免出现大的或损坏性的故障,以保证设备连续、正常工作4 本预案流程4.1 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分级及处置程序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日常业务的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及应急演练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该系统故障的控制能力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我们把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按照其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个级别IV级(一般):一般雷达或设备不响应的故障处理:测风雷达或设备因某种原因一些分机不响应或计算机死程等现象,值班员关机重启后一切正常。
III级(较重):简单的部件或仪器更换类的故障处理:如测风雷达专用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八块电路板、天线控制器、示波器、探空仪检测箱、地面要素观测仪器、网络等器件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值班员直接或在机务员指导的情况下更换相应的备份件后系统工作正常;制氢机故障、漏气等原因导致储气罐放不出氢气,值班员立即启用备份瓶装氢气代替II级(严重):较复杂的故障处理:值班员更换相应的备份件后此观测系统还是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台站机务员才能解决它分3种情况:a.如果是雷达小发射机、发射机、监控摄像、UPS、测距分系统等不影响探空、测风数据接收的部件故障,可以甩掉其相应功能,观测正常进行,故障可以等机务员来了后再处理b.测角分系统、天控分系统、部分电源分系统等故障,探空接收部分正常时,天线能自动跟踪时就自动跟踪,如不能自动跟踪时可以断开断电缆W6与天线座的连接,根据上次观测的测角资料用手去移动天线保证探空资料的收集,测风资料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经维仪观测或补放小球代替,否则这次测风资料只能缺测c.接收分系统、数据终端分系统、天馈线分系统、电源等部件故障时,导致探空、测风都资料无法收集,这时要立即启用应急L波段接收机处理探空资料,测风资料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用经维仪或补放小球观测。
I级(特别严重):设备故障造成观测系统全部或部分瘫痪,无法接收探测资料,再因一些特殊情况,如台站元器件缺失、维修水平有限等,台站机务员无法排除故障值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应急预案许怡欣 黄祖辉(南昌市气象局 江西南昌 330029)摘 要: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简称测风雷达)观测系统主要包括测风雷达、数据传输网络、制氢设备、探空仪检测箱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仪器等装备,其中比较容易发生故障且难处理的是测风雷达,此预案的重点是测风雷达故障的应急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立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启动的必要条件及整个的流程对探空台站科学应对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系统故障,建立健全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保证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系统可靠运行,取准取全第一手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减小GFE(L)1型二次雷达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和避免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资料缺测等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词:应急预案 设备 故障 观测系统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下转47页)科技创业家47科技创业家 TECHNOLOGICAL PIONEERS工 程 技 术2011 NO.09TECHNOLOGICAL PIONEERS2:1,灌满为止。
2#漏水点将漏水点周围堆积物挖除,清理范围为1.5×1.5×1m3,然后回填C15砼,同时预埋灌浆管,管直径为90,待混凝土初凝后做连通试验,确定漏水时间然后灌浆管采用自流灌注水泥砂浆(水:水泥:砂=2:1:1)当灌浆注入量已达300L或者灌注时间已达1h,注入量率无改变或者改变不显著时,水泥浆应改浓一级,或者在稠水泥浆液中添加水玻璃,水玻璃配比现场试验确定,保证添加水玻璃后的水泥浆初凝时间应不小于连通试验红水出流时间4.2 坝基防渗设计右坝段存在断层,存在空洞坝基下伏基岩岩溶裂隙连通性较好,局部透水率高,相对抗水线不稳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坝基存在岩溶裂隙集中渗漏问题,而且渗漏量较大坝基渗漏范围主要位于坝0+000~坝0+073.95段之间大坝现状漏水问题主要集中在接触面及其下伏的灰岩基岩,故采取在原设计充填灌浆轴线处进行坝基帷幕灌浆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按单排布置帷幕灌浆孔,帷幕灌浆轴线与原充填灌浆轴线重合,桩号坝0+000~0+060.60段孔间距为1m,坝0+060.60~坝0+073.95段孔距1.5m,孔径为φ90,基岩面以上搭接长度为2m,孔深至抗水线以下5~8m,帷幕灌浆以上的钻孔采用与充填灌浆相同浆液封闭。
根据地堪资料可知,坝0+002.45~坝0+015.95段有一深约6.3m的溶洞,洞内有粘土充填物,且钻孔处听到漏水声针对该段钻孔的实体情况首先对钻孔进行冲洗,清除洞内充填物,然后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砂:水=1:0.5:1),若灌注一段时间后(1h)仍无效果,改用浓浆(水泥:水=1:0.5)冲灌坝0+012.95~坝0+021.95段及坝0+41.45~坝0+054.95段有溶蚀溶洞出现,溶洞深约1m,无漏水声采取灌注水泥砂浆根据灌注情况,掺砂量可以按水泥重量的10%、20%……50%逐步增加;砂的粒经也可逐渐变粗将砂浆搅拌均匀后,用砂浆泵灌注,等灌满后用常规方法进行灌注坝0+021.95~坝0+041.45段有一次级正断层穿过当采用常规帷幕灌浆法进行灌浆时,出现大吸浆量情况时,可采取如下几种处理措施:(1)降压:用低压甚至用自流式灌浆,待裂隙逐渐充满浆液,浆液的流动性降低后,再逐渐升高压力,按常规要求进行灌浆2)限流:限制注入率不大于10~15L/min,以减小浆液在裂隙里的流动速度,促使浆液尽快沉积待注入率明显减少后,将压力升高,使注入率基本保持在10~15L/min水平,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结束灌浆。
3)浓浆灌注:采用水泥浆(0.5:1)进行灌注4)加速凝剂:水泥浆液(0.5:1)中渗入水玻璃5)灌注水泥砂浆:根据灌注情况,掺砂量可以按水泥重量的10%、20%……50%逐步增加,砂的粒经也可逐渐变粗将砂浆搅拌均匀后,用砂浆泵灌注6)间歇灌浆:在灌注一定数量水泥浆后,停止灌浆一段时间,每次间歇时间为4h7)灌浆结束时若无法在设计压力下结束灌浆,可低压灌浆,待凝一段时间(8h)后扫孔、复灌,复灌时争取在设计压力下结束灌浆以上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定5 结束语该水库大坝渗漏按设计方案于2010年12月实施完成后,大坝下游漏水点未再见渗漏,渗漏处理效果达到要求,抽检的钻孔坝基渗透系数K≤1.0×10-5cm/s,满足规范要求由此可见详细准确的前期勘探资料是正确选择处理方案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1] 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2] 孙钊·大坝基岩灌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班员要立即启用应急L波段接收机处理探空资料,测风资料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应当用经维仪或补放小球观测机务员可以根据故障实际情况咨询上级维修部门或设备生产厂家维修专家,或及时请求他们增派人员或器材支持。
4.2 故障报告程序测风雷达观测系统发生III级(较重)及以上故障时,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台站机务员、探空组组长、测风雷达观测系统故障应急小组领导,机务员和探空组组长要在1h内赶到台站机务员接到事故报告时应向报告人详细了解以下信息:设备故障时的现象、大致位置或部件、具体时间及可能的原因;探空组组长要负责了解是否影响放球、探空、测风资料的接收和整理、以及是否需要增派人员帮助等其它的重要信息,并向有关业务管理人员及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和做好记录探空组组长要根据情况安排人员赶赴台站帮忙,确保本次观测探空资料不缺测和尽量取全测风资料,另一方面要按照有关要求在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探空观测部分填写测风雷达故障、维修报告单系统发生I级故障后应及时向省局观测与网络处、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设备生产厂家报告4.3 故障事后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探空组组长和处置人应及时向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汇报处理经过和设备现状;台站对III级(较重)及以上故障要求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对因使用不当或维修保养不到位引起的设备事故,探空组组长应向业务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机务员每次维护或维修设备后都必须用台站有源固定目标物检查此观测系统是否已恢复或排除故障,以免留下隐患影响下一次观测。
对更换下来坏的电路板、器件、设备等要及时修复或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