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现代化.docx
3页欧美国家现代化发展情况工业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欧 美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情况大致如下:1)欧美国家的工业起步——工业革命 早期工业化英国为代表,18世纪 60 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工业 革命是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至 19世纪 40 年代,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至此,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基本上完成工 业化革命的国家中期工业化美国为代表,同期还有欧洲的法国、德国等国家美国的工业 革命始于 1812 年-1814 年的英美战争,随后经历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加上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向电气化推进,使美国在 1884年成为了工业国同期的法国,工业革命始于18 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 世纪中期基本完成工业化,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德意志的工业革命 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由于政治动荡在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统一后才加速 了德国工业发展,德国在第一次世界(1914 年)前期成为了工业强国晚期工业化日本为代表,日本工业革命始于 1868 年明治维新,到 20 世纪 初,工业产值已经超过农业产值,但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82%。
二战期间日本工 业遭受重创,日本战后才真正进入工业化过程,1947 年开始复苏,1953 年达到 战前水平,随后近20 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到 1973 年,经济总量超过英、法、 德水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历经 3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2)战后欧美各国工业快速发展 美国是个例外,二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1939 年-1944年,美国工业生 产提高了1.1 倍二战结束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 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战后的世界呈现和平繁荣的发展环境,此后世界各国的工 业得到空前发展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被制造出来,1957 年前苏联 发射世界上第一科人造卫星,1961 年前苏联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 人,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 11号 飞船首次登月等等,欧美国家的工业得到空前发展3) 欧美国家的去工业化上世纪80 年代后,欧美国家在内需饱和、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为获取 更高利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满足国内环保诉求,纷纷淘汰或转移传统工业。
即所谓“去工业化”,这个时期是欧美国家的后工业化时代,这一时期欧美国家 的制造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传统工业逐渐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欧美国家的第 三产业逐渐占据GDP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欧美国家的去工业化导致了国家经济 的空心化4) 欧美国家再工业化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20 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国家经济空心化, 2008 年,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欧美国家开始重视工业的发展, 欧美国家因此提出“再工业化”2008年9月8日,英国政府公布一项新的振兴国家制造业的战略计划2010年9月,法国政府在“新产业政策”中明确将工业置于国家发展的核 心位置,提出法国必须进行再工业化从 2009 年底开始,美国“再工业化”规划的关键文件相继发布2009 年 12 月公布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涉及工人培训、创新型科技、资本市场、物流 运输、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2010 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制造业促进法案》,要 通过全面改革将美国打造为企业总部基地、创新基地和制造企业的首选之地,美 国开始强力推动“再工业化”;2011 年 6 月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着重强 调了对制造业前沿领域的人才、资源、创新投入,以保障美国在全球创新方面的 领先优势;2012 年 2 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将促进先进高端制造业发 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欧美国家通过“再工业化”,已经初见成效,在提出再工业化后的 2010 年,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了100万人,增长2.9%2014 年,美国创造了310万 个非农就业岗位2015 年,美国创造了265 万个非农就业岗位这两年也是 1999 年以来美国就业增长最快的两年2016年10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 报告,数据显示9月美国制造业PMI从8月的49.4升至51.5,表明制造业活动 在扩张,提振了对美国经济成长的预期欧洲方面,经过几年的再工业化, 2016年10月 3日欧洲各大经济体发布了 9月的PMI数据,数据显示欧元区各国制造业PMI均较上月有所增长德国8月 制造业PMI终值由上月的53.6升至54.3,大幅优于市场预期值53.1,增速升至 三个月高位,一部分是受到海外需求增强推动,显示制造业将为第三季经济增速 提供贡献法国8月制造业PMI终值由上月的48.3上升至49.5,高于市场预期 48.5,升至近七个月高位,比最初数据显示的更为接近持稳英国 9 月制造业 PMI录得55.4,创下2014年6月以来最高点,Markit经济学家多布森(Rob Dobson) 表示,过去两个月制造业PMI连续强势反弹,令该领域对第三季度英国GDP增长 的贡献持续加大。
农业农业的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跟 工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 是其农业一直受到轻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德国干扰英国的 粮食进口,使国内粮食供应发生困难,英国政府不得不实行食品配给制,转而加 强对农业的干预,采取重视农业的许多措施,如:奖励垦荒、对开垦荒地的农户 发给奖金;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各地 区普遍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对农业生产进行监督战后,英国花了近 15 年的时间,扭转了农业衰退的局面,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北 战争前后至1910年的农业半机械化时期;1910年至1940年的农业基本机械化 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时期美 国农业的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现代化的特征逐渐表现出来,二战后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一些高难度作业领域,如马铃薯、甜菜、 西红柿及葡萄等的采收都实现了机械化,畜禽饲养实现了自动化和工厂化。
德国的农业现代化,也比工业化要晚很多,德国真正开始农业现代化是二战 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农业生产普遍实现了机械化、 电气化和化学化,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得到发展,90年代后,德国的精准农业技术极大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发展农业现代化,1880-1945 年大力普及先进农具、引进西方种植技术,同时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为日本 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二战期间日本农业受到严重影响,战后日本 政府以“农村民主化”和“粮食增产”为目标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1950 年以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20 世纪 60 年代前半期, 日本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修建灌排水设施和农道、平整土地等 另一方面,60 年代日本开发了国产的中型拖拉机,进入 70 年代后,以稻作为 中心的农业机械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普及,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除此之外,日 本主要采取以工促农,工业辅助农业的途径,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生 产的快速进行,在这一时期,日本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日本注重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 逐渐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并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发展新型农业模式和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