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doc
7页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dì) ______听 (mèi)_____力 风(mǐ) ______一时 (xuàn)_____丽多姿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①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山上树林不是倒影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副倒置的水墨画②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瞩目,这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俱一格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①地方民俗文化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请你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一种表演艺术或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或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色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游客要返程的那天,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家乡的土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5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6—9题。
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哪一项不正确?(2分)( ) A.欣然起行 快乐 B.念无与乐者 想,想到 C.寻张怀民 寻找 D.盖竹柏影也 大概 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0—13题共12分)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④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⑤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10.选文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4分)宁静的林区 拔地参天的神木 11.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感。
请从文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句子: 赏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17题11分)动物也在全球化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
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
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选自《语文新圃》2009年第1期,略有改动)14.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4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8—22题(12分)周庄水韵 赵丽宏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
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