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流量计算公式.docx
3页一、 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X(1 + 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一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一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一预收账款期初余额)一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 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一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 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 (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一存货期初余额)〕X(1 + 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 (应付票据期初余额一应 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一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一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 +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 数+ “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 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 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一短期投资期末数)+ (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一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 (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一长期债权投资期 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一(应收利息期末数一应收利息期初数)一(应收股利期末数一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一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一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一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 (固定资产期末数一固定资产期初数)+ (无形资产期末数一无形资产期初数)+ (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一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一短期投资期初数)+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一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长期债权投资期 末数一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三、 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一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一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一短期借款期初数)+ (长期借款期末数一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一短期借款期末数)+ (长期借款期初数一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 (应付债券期初数一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一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一票据贴现利息 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 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四、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一现金的期初余额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五、 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净利润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2、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3、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或:=累计折旧期末数一累计折旧期初数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4、 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一期末数)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5、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一期末数)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6、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一待摊费用期末数7、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一预提费用期初数8、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10、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一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11、 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12、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末数一期初数)13、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期初数一期末数)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14、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一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一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一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一期末数)+待 摊费用(期初数一期末数)一坏账准备期末余额15、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一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一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一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一期初数)+应付 福利费(期末数一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一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一期初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