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梦令教学教案设计.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17145286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梦令》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著 名女词人她也擅长诗、文创作,但最为人们称道的,还是她的《漱玉词》其 词带有婉约清新的风格,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以宋朝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由于她出身 于名门世家,早有诗名,婚后又与丈夫赵明诚伉俪情深,唱和相随,生活比较 美满,所以,其早期的词作大多表现一位处境优裕的少女、少妇,对自然风光 的喜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即使偶有青春闲愁或夫妻别绪,也不过几缕淡淡 的感伤,无妨其欢快明朗的基调从金人入侵的“靖康之变"起,她在突然之 间接连遭受到国破、家亡、夫丧的惨痛巨变,自己也不得不颠沛流离,过着长 期的流亡生活,内心充满凄楚哀怨之情,所以,其后期的词作充满了家国之痛、 沧桑之感,基调趋于孤寂而悲凉总的看来,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宋词中 婉约派的风格,而又兼有豪放派之长,故能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并对后人 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 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 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 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

      从其明快的色彩和欢乐的格调来看,此词当是词人的 早年之作常忆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 “常忆”二字,不 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 非常深刻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 的傍晚沉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这里的“沉醉" 二字,不可拘泥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而要看到,其中体现出青春少女的娇憨 情态,蕴含着一种纯真的形体美更何况,真正让词人“沉醉”的,又岂止是 醇厚的美酒,还包括着自然的美景呢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接下来,用了 “兴尽” 一语,高度概 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既然己是“沉醉不知归路”,当然就会“误入藕花深处”,词中的情节发展是非 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 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 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怎么) 渡",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

      结句写“惊起一 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 算词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后来的结果如何呢?词人虽未明言,却 给后世的无数读者,留下更加难忘的印象这首小词,语言生动流畅,风格清新自然,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它 虽然只撷取了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却让它折射出心灵世界中的七彩阳光; 虽然只叙述了早年生活的小小插曲,却赋予它以普遍而永恒的审美意义二、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 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提高诗词鉴赏水平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吟诵词”以“沉醉”为切入点,感悟词人的快乐心 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体会词的特点三、教学难点:1. 以“沉醉”为切入点,想像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2. 有感情地吟诵词体会李清照的词作特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 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 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 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伤而 不空虚。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称赞她:“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 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就是被称为“词国女皇”的 一一李清照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时代的一首 词一一《如梦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㈡初读全词,理解诗意教师:同学们都知道要理解一首词,对作者必须要熟悉,要知悉词的 写作背景那么,有没有同学介绍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呢? 同学:教师:嗯,看来大家对李清照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我就再补充 一些知识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为 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和赵明诚共同致力 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之词, 前期多写悠闲生活,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 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下这首词,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富有感情学生大声的读……)好了,现在同学 们标出这首词中不懂得词语,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我请一名同学 给咱们翻译一下这首词。

      同学:教师:同学翻译的不错,全词的大意:经常回忆起在溪边凉亭游玩饮宴的情景,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别不出来了一直到兴致完了,天己经黑了,才掉转船头回去结果却搞错了方向,船行 到了藕花深处奋力地划啊,奋力地划啊,把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惊得全都飞起来了㈢美读全词,领悟意境教师:下面我在黑板上列出三组意象: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同学们能描绘出什么样的画面呢?1)溪亭日暮: 教师: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溪水、亭台、夕阳、云彩、 飞鸟••-“)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起来,描绘出一幅“溪亭日暮图” 吗?出示图片: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 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 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在这样有意境的地方,词人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 么?(饮酒作诗、聊天赏景、下下棋教师:她与谁在一起?同学:知己教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唐代诗人李白就是酒仙,一喝 酒就能挥笔做诗,因而古人云"李白斗酒诗百篇”;李清照虽为女 子,也爱喝酒,在他的很多词中都提到了 “酒”字这一次也不例 外,从哪儿读出来的?同学:沉醉教师:此时,她也醉在了美酒中。

      但是,词人仅仅是因为酒而沉醉的吗? 那她还沉醉于什么呢?她还因为这溪亭日暮的美景而醉⑵误入藕花深处教师:这是一片怎样的荷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塘美景展示多媒 体课件)生自由交流荷叶密密层层,有的像大玉盘,有的像撑开的小伞;无 数粉色的荷花从绿叶中冒出来,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又像从天而降的仙 子一般 )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读读词句交流: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尽管己是傍晚,但荷叶荷花太美了, 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是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却看到了这么迷人的景色,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又一次沉醉了)教师: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也和你们一样活泼可爱又顽皮,酣畅淋漓的玩了 一天,天色又很晚了,才误入藕花深处,此时的她面对这清香幽静的美景,更 加陶醉了让我们闭上眼睛陶醉地读⑶争渡惊起鸥鹭你还看到了什么?(鸟多、壮观)听到了什么?(鸟叫声)出示图片:你看, 在溪水旁,一群鸥鹭鸣叫着,拍打着翅膀,冲破夜幕,飞上天空,多么壮观的 场面啊!朗读“一滩鸥鹭”,读出壮观你还听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中听到的?(争渡)争着划船,大声的笑啊叫啊,那是 多么欢快热闹的场面啊!这里用了两个“争渡”,为什么?比较:更表现出着急而又欢快的心情和热闹 而又有趣的场面。

      惊”字除了讲惊起鸥鹭,谁也惊了?惊什么?这真是“鸟被人惊”、“人被鸟 惊”啊!“一滩鸥鹭”带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使大家沉醉在这意外的大自然的壮观中,再一 次沉醉在郊游快乐的心情中教师:因为沉醉于溪亭日落的美景,不小心误入了藕花深处,没想到却惊起了 一滩鸥鹭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着迷的流动的画面教师:这首词构思巧妙从“沉醉"一语可以看出,女词人和游伴们在溪亭里 曾举行过一次时间不短的郊宴,一边说笑、行酒令,一边喝酒,充满了欢乐的 气氛,直至夕阳在山才匆忙上船但词中却略去郊宴不写,而只写归途,甚至 连归途也没有写全,至“争渡” “惊鸥鹭”便戛然而止这是因为由于误入而 群起争渡是这次郊游中出乎意外的一个高潮,用这个典型细节能更鲜明、更集 中地表现少女们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感情㈣总结: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写她经久不忘 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 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 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我们学完了这首词,也了 解了它的意境,接下来老师给你们放一下这首词的录音,同学们闭上眼睛,静 静的聆听,在脑海里勾绘这首词的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㈤练习题1、把词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字词1)箪用, 不知归路2)亲尽晚回舟,误入o ()2、判断题,对的打“ J ”错的打“ X ”1)“如梦令"是词牌名,而题目是“常记溪亭日暮”2)《如梦令》这首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不知归路”3)《如梦令》这首词中运用了两个“争渡”,是为了把鸥鸟惊飞3、想象《如梦令》所描绘的景象,改写成散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这 首词3. 《如梦令》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词中与“误入”互为 照应的是()和()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教师:同学们阅读一下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这是词人的后期作品,体 会它与前期所做的《如梦令》的不同之处比较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相同;表达的内容、感情不同,以花自喻, 慨叹自己的人生变化同样的词牌,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词李清照前半生生活条件优越,家庭幸福美满;43岁时,由于金兵入侵,宋朝南 迁,全家逃亡,第二年丈夫又病故国破、家亡、夫死三者之痛,从一个无忧 无虑的贵族小姐沦落到孤苦无依的老妇,李清照的后半生非常痛苦,她常常“借 酒浇愁”,但“愁更愁”所以,这两首《如梦令》正是她人生变化的真实写 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