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械制图XXXX最新标准详解.ppt

8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91224612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4MB
  • / 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机械制机械制图》 》新国家新国家标准准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 学学习重点重点已经修改和新添加的新制图标准比较常用和比较重要的制图标准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 第一章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标准化概述1 标准化基础知识简介 1.1标准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者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者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1.2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1.3标准化的基本原理:统一、简化、协调、优化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 1.4标准的编号和名称①GB-标准级别标准级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②T-标准属性"T"表示"推荐性标准",无"T"时表示"强制性标准"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 2.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制定修改动态 当新的《技术制图》标准发布后,并未写明代替相应的《机械制图》标准,相应的《机械制图》标准也未及时根据《技术制图》进行修订,此时应同时贯彻两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制图》的规定可作为《技术制图》规定的补充,当《技术制图》标准与《机械制图》标准发生矛盾时,则服从《技术制图》标准的新规定。

      注:标准编号前有*号都为已被代替标准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 第二章第二章 制制图的基本的基本规定定 1. 制图基本规定概述 1.1“基本规定”有两层含义:一是通用性,无论是机械图样还是建筑图样,只要是技术图样都使用。

      二是与投影法、画法和注法无关 1.2新旧基本规定标准区别: 1.2.1标题栏的方位和看的方位和看图方向方向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8 第一种情况 按看标题栏的方向看图,即以标注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9 第二种情况 按方向符号指示的方向看图,即令画在对中符号上的等边三角形(即方向符号)位于图纸下边,看图。

      注:新标准规定只允许逆时针旋转图幅新标准规定只允许逆时针旋转图幅 总的来说,(未旋转)按标题栏文字方向看图,(旋转后)按方向符号看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0 1.2.2 1.2.2 基本图纸幅面:基本图纸幅面:A0-A4A0-A4,图幅,图幅A5A5已不再使用已不再使用 1.2.31.2.3旧标准中附加符号有:对中符号,方向符号,剪切符号现旧标准中附加符号有:对中符号,方向符号,剪切符号现新标准又新增一个投影符号,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投影识别符号,新标准又新增一个投影符号,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投影识别符号,投影符号一般放置在标题栏及代号区的下方投影符号一般放置在标题栏及代号区的下方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1 参照:GB/T10609.1-2008 技术制图 标题栏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2 注:9种线型分四种基本线型,3粗六细。

      粗虚线粗虚线————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2. 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2.1新旧《图线》标准的主要区别:2.1.12.1.1机械制图用线型由机械制图用线型由8 8种改为种改为9 9种,新增了粗虚线;种,新增了粗虚线;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3 2.1.2 2.1.2明确了粗、细线线宽比例由明确了粗、细线线宽比例由3 3::1 1更改为更改为2 2::1 1;; 2.1.32.1.3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细实线表示;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细实线表示; 2.1.4 2.1.4剖切符号线宽由原来的剖切符号线宽由原来的1~1.5b1~1.5b改为粗实线线宽改为粗实线线宽; ; 2.1.5 2.1.5轨迹线由细点划线改为细双点划线;轨迹线由细点划线改为细双点划线; 2.1.62.1.6粗点划线的应用场合:由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粗点划线的应用场合:由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更改为限定范围的表示线。

      表示线更改为限定范围的表示线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4 2.1.72.1.7明确规定了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表示;明确规定了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表示;2.1.82.1.8双折线的画法双折线的画法: :a 1974年规定标准画法b 1984年规定标准画法c 1998年至今现行标准画法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5 2.1.9 2.1.9相邻辅助零件的线型及画法。

      相邻辅助零件的线型及画法 a.辅助零件的轮廓线画成细双点画线 b.相邻辅助零件的剖面区域不画剖面线 c.零部件的视图与相邻的辅助零件重叠时,其重叠部分的视图不受影响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6 细实线的特殊用法:细实线的特殊用法: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7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8 细双点划线的特殊用法:细双点划线的特殊用法: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19 第三章第三章图样画法图样画法 图样画法分为:图样基本画法和图样特殊表示法。

      表示法是制图标准中常用的术语,每种特定的表示法均含有三法:投影法,画法和注法其中画法是基本表示法中最重要的部分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0 1.视图(GB/T4458.1-2002)GB/T4458.1-1984:视图分为基本视图、旋转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GB/T 17451-1998;GB/T4458.1-2002: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注:新增的向视图和原来的旋转视图间并无对应的代换关系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1 旋转视图去掉后,ISO标准中无相应表示法,可用斜视图代替。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2 1.11.1基本视图基本视图向基本投影法(第一视角)投影所得的视图向基本投影法(第一视角)投影所得的视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3 1.2向视图a 向视图三个"不能 “ 1.投射的方向不能倾斜2.不能只画出部分3.不能旋转配置b 向视图的名称由原来的"X向"改为"X"如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4 1.3局部视图: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通常用来局部表达机件的外形,有如下配置:a 按照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当与对应的另一个视图之间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

      如图a)b 按斜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和标注如图b)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5 c 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的局部结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连接,无中心线的图形也可以用细实线连接两图,此时,无需另行标注如图:注:断裂边界可以用波浪线绘制,也可以用双折线绘制当表示的局部视图的外轮廓成封闭时,则不必画出其断裂边界线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6 d.d.相邻的辅助零件用细又点划线绘制,剖面区域不画剖面线,相邻的辅助零件用细又点划线绘制,剖面区域不画剖面线,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7 1.4斜视图斜视图是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用于表达机件的外形。

      如图:新旧有三点不同:①斜视图的断裂边界可以用波浪线绘制,也可以用双折线绘制②取消了名称中的"X向"中的"向"字③原标注“X向旋转”现改为旋转符号,旋转符号的箭头与旋转方向一致大写拉丁字母应紧靠旋转符号的箭头端,如果要加角度时,角度应注写在字母之后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8 1.51.5网状结构的表示网状结构的表示 滚花、槽沟等网状结构的线条由细实线改为粗实线,完全或部分地滚花、槽沟等网状结构的线条由细实线改为粗实线,完全或部分地表示出来表示出来 线斜角线斜角3030度度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29 1.61.6较小斜度和锥度的表示较小斜度和锥度的表示如果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其他图形可按小端画出。

      如果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其他图形可按小端画出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0 1.71.7两个相同视图的表示两个相同视图的表示 一个零件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视图,可只画一个视图,一个零件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视图,可只画一个视图,并用箭头、字母和数字表示并用箭头、字母和数字表示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1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2 2.新旧标准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17453-2005、GB/T4457.5-1984)2.1剖面线角度 GB/T 4457.5-1984规定剖面线画成“与水平45°”,GB/T 17453-2005规定剖面线最好“与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3 2.2 新标准增加了允许用点阵或者涂色代替剖面线的规定 剖面区域的涂色和点阵表示法 2.3 GB/T 4457.5-1984中规定,相邻辅助零件(或部件),一般不画剖面符号,当需要时,按照标准1.1条的规定绘制 而GB/T 4458.1-2002中则明确规定,相邻辅助零件的断面不画剖面符号线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4 3.剖视图(GB/T17452-1998、GB/T4458.6-2002) 3.1新旧标准规定的剖视图标注要素均为三个,但内涵不同。

      如下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5 新标注的三要素:剖切线、剖切符号、字母剖切线用细点划线表示,一般可省略不标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6 3.2 3.2 用几个剖切平面分别剖开机件,得到的剖视图为相同的图用几个剖切平面分别剖开机件,得到的剖视图为相同的图形时,可按下图形式标注形时,可按下图形式标注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7 3.3 3.3 用一个公共剖切平面剖开机件,按不同方向投身得到的两个剖用一个公共剖切平面剖开机件,按不同方向投身得到的两个剖视图,按下图形式标注。

      视图,按下图形式标注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8 3.4 3.4 可将投射方向一致的几个对称图形各取一半(或者四分之一)合可将投射方向一致的几个对称图形各取一半(或者四分之一)合并成一个图形此时应在剖视图附近标出相应的剖视图名称并成一个图形此时应在剖视图附近标出相应的剖视图名称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39 3.5 3.5 新旧标准剖切面分类的对应关系新旧标准剖切面分类的对应关系 新:单一剖切面 旧:单一剖、斜剖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阶梯剖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旋转剖、复合剖 旧标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阶梯剖、旋转剖、斜剖、复合剖。

      新标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0 4.4.断面图断面图4.1 4.1 移出断面图的标注移出断面图的标注4.1.1 4.1.1 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断面图,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断面图,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字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剖切符号、字母,并用细点划线将两者字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剖切符号、字母,并用细点划线将两者两连;两连;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1 4.1.2 4.1.2 按投影关系配置,不对称移出断面和对称移出断面均不按投影关系配置,不对称移出断面和对称移出断面均不必标注箭头;必标注箭头;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2 4.1.3 4.1.3 配置在其它位置,不对称移出断面应标注出剖切符号和配置在其它位置,不对称移出断面应标注出剖切符号和字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箭头;字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箭头;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3 4.1.3 4.1.3 断面图形对称时,移出断面可画在视图中断处,且不用标注;断面图形对称时,移出断面可画在视图中断处,且不用标注;移出断面不对称时,移出断面不得画在视图中断处。

      移出断面不对称时,移出断面不得画在视图中断处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4 4.1.3 4.1.3 重合断面应画在视图之内,对称和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均不重合断面应画在视图之内,对称和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均不用标注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5 5.5.简化画法(简化画法(GB/T16675.1-1996)GB/T16675.1-1996)5.1 5.1 左右手画法左右手画法 对于左右手零件和左右手装配件,允许仅画出其中一件,另一对于左右手零件和左右手装配件,允许仅画出其中一件,另一件则用文字说明,如图:件则用文字说明,如图: 如果一对左右手零件仅有局部形状不同时,仍可仅画出其中一个如果一对左右手零件仅有局部形状不同时,仍可仅画出其中一个图形,但必须借助指引文件特别说明,如图形,但必须借助指引文件特别说明,如““仅在左件上有此孔仅在左件上有此孔””等。

      等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6 5.2 5.2 基本对称基件的画法基本对称基件的画法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7 第四章第四章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1.新旧标准相比,技术内容上有很大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1.1 重新定义了表面结构测量仪器(GB/T6062-2002),带导头的仪器不再是标准仪器,而现在是触针仪器 1.2 采用了不同的滤波特征(GB/T18777-2002),数字相位定义了新的滤波器,原来的2RC模拟滤波器不再是标准滤波器,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采用高斯滤波器代替了2RC滤波器,对于绝大多数表面,这两种滤波器所导致的测量值的差异小于5%~10%。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与2RC滤波器相比,高斯滤波器的测量值可能会小37%以上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8 1.3 除已有的R轮廓或粗糙度轮廓外,还定义了两个新的表面结构轮廓W轮廓(波纹度轮廓)和P轮廓(原始轮廓)三个表面结构轮廓构成几乎所有表面结构参数的基础 1.4 表面结构(三种轮廓)现在通过一个传输带定义(短波和长波滤波器),而不是仅通过一个“截止滤波器”(长波滤波器)来定义 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用于光滑表面时,使用传输带传输带的优点是测量不确定度大为减少、测头半径的影响和不同仪器的差别大为降低 1.5 表面结构参数标注的写法已经改变参数代号现在为大小写斜体(如Ra和Rz),下角标如Ra和Rx以后不再使用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49 1.6 几乎所有的表面结构代号和参数名称已经改变(GB/T3505-2000),原来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z(十点高度)已经不再被子认可为标准代号,新的Rz为原来 Ry的定义,原Ry的符号不再使用。

      1.7 与以前具有默认定义的参数(Ra、Ry和Rz)相比,新标准中R参数具有默认定义的参数已大为增加,默认定义包括:极限判断规则、滤波和评定长度,见GB/T10610-1998,而新W和P参数都没有默认定义 1.8 新标准只适用于对表面结构有要求时的标注方法,不适用表面缺陷的标注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0 2.2.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9393版对表面结构表示有粗糙度符号和粗糙度代号之称其中,表示粗糙版对表面结构表示有粗糙度符号和粗糙度代号之称其中,表示粗糙度的图形称为粗糙度符号;而粗糙度的符号和数字则统称为粗糙度代号而度的图形称为粗糙度符号;而粗糙度的符号和数字则统称为粗糙度代号而新标准则一律称为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新标准则一律称为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2.12.1基本图形符号:基本图形符号:2.22.2完整图形符号:完整图形符号:在报告和合同的文本中可用文字表达上图符号在报告和合同的文本中可用文字表达上图符号: : APA APA表示图(表示图(a a),),MRRMRR表示图(表示图(b b),),NMPNMP表示图(表示图(c c)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1 2.3 2.3 当在图样某个视图上构成封闭轮廓的各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当在图样某个视图上构成封闭轮廓的各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时,可在完整图形符号上加一圆圈,标注在图样中工件的封闭轮廓求时,可在完整图形符号上加一圆圈,标注在图样中工件的封闭轮廓线上对周边各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对周边各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2 2.4 2.4 表面结构完整图形符号的组成表面结构完整图形符号的组成2.4.12.4.1原标准图形符号的组成原标准图形符号的组成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3 2.4.2 2.4.2 新标准图形符号的组成新标准图形符号的组成 a.b — a.b — 注写两个或多个表面结构要求注写两个或多个表面结构要求 表面结构的补充要求包括:表面结构参数代号、数值、传输表面结构的补充要求包括:表面结构参数代号、数值、传输带带/ /取样长度。

      取样长度 在位置在位置a a注写第一个表面结构要求,在位置注写第一个表面结构要求,在位置b b注写第二个表面注写第二个表面结构要求如果有注写第三个或更多个表面结构要求,图形符号结构要求如果有注写第三个或更多个表面结构要求,图形符号应在垂直方向扩大,以空出足够的空间,扩大图形符号时,应在垂直方向扩大,以空出足够的空间,扩大图形符号时,a a和和b b的位置随之上移的位置随之上移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4 c — 注写加工方法 注写加工方法、表面处理、涂层或其他加工工艺要求等,如车、磨、镀等加工表面 标注的参数代号、参数值和传输带只作为表面结构要求,有时不一定能够完全准确地表示表面功能,加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轮廓曲线的特征,因些一般就注明加工工艺,加工工艺用文字按上图注明。

      图示中是镀覆的示例,用标准GB/T13911中规定的符号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5 d — 注写表面纹理和方向 注写所要求的表面纹理和纹理的方向,零件的纹理方向是指表面纹理的主要方向,通常由加式工艺决定如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6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7 e — 注写加工余量 注写所要求的加工余量,以毫米为单位给出数值。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8 2.5 表面结构参数 给出表面结构要求时,应标注其参数代号和相应数值,并包括要求解释的以一四项重要信息: ——三种轮廓(R、W、P)中的一种 ——轮廓特征 ——要求的极限值 ——传输带和评定长度 2.5.1 轮廓的表示法 a 轮廓参数:(GB/T3505-2000) P轮廓(粗糙度参数) W轮廓(波纹度参数) P轮廓(原始轮廓参数) 在GB/T3505-1983中只将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参数定义为表面结构特性的唯一组成部分,给出了术语和定义;而在本标准中,对粗糙度轮廓、波纹度轮廓、原始轮廓均下了定义,扩大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

      如下表: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59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0 b 图形参数:(GB/T18618-2002) ——粗糙度图形 ——波纹度图形 该标准的制订在国内尚属首次,该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法确定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和参数,适用于宏观或微观几何几何特性参数的评定该标准是GB/T3505-2000所定义参数的补充。

      c 支承率曲线参数(GB/T19778.2和GB/T19778.3)注:本标准不适用于对表面缺陷(如孔、划痕等)的标注方法注:本标准不适用于对表面缺陷(如孔、划痕等)的标注方法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1 2.5.2 极限值判断规则(GB/T10610-1998) 表面结构要求中给定极限值的判断规则有两种: 16%规则: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超过极限值的个数不多于总个数的16%时,该表面是合格的 最大规则:被检的整个表面上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应超过给定的极限值 16%规则是所有表面结构要求标注的默认规则即当参数代号后未标注“max”字样时,均默认为应用16%规则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2 a 表面结构的双向极限: 双向极限为16%极限或最大极限的极限值,在完整符号中表示双向极限时应标注极限代号,上限值在上方用U表示,下极限在下方用L表示,如果同一参数具有双向极限要求,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可以省略U、L。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3 b 表面参数的单向极限 当只标注参数代号、参数值和传输带时,它们应默认为参数的上限值(16%规则和最大化规则的极限值); 当参数代号、参数值和传输带作为参数据的单向下限值( 16%规则和最大化规则的极限值)标注时,参数代号前应加L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4 2.5.3 传输带和评定长度 旧标准滤波器为2RC模拟滤波器,仅通过一个截止滤波器(长波滤波器)来定义,且均为默认值,不需要考虑选择。

      新标准滤波器为高斯滤波器,通过一个传输带定义(短波滤波器和长波滤波器)传输带即两个滤波器的波长范围具体定义特性见:GB/T18777和GB/T18618 取样长度:判别被评定轮廓不规则特征的长度 注:长波滤波器的截止波长值也就是取样长度 传输带标注:短波滤波器在前,长波滤波器在后,并用“-”隔开 如果只标注一个滤波器,应保留“-”来区分是短波还是长波滤波器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5 评定长度: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各轮廓特征的评定长度默认标准如下: ——R轮廓 当取5个(标准个数)取样长度测定粗糙度轮廓参数时,不需要在参数符号后面做出标记,否则,必须在参数符号后面附加取样长度的个数。

      例如:Rp3、Rz3、Rc3等(要求评定长度为3个取样长度) ——W轮廓 目前不存在标准默认评定长度,取样长度个数应在相应波纹度参数代号后标注 ——P轮廓 目前无需标注取样长度个数,因P参数的取样长度等于评定长度,评定长度等于测量长度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6 3 表面结构标注的新规定: 3.1 表面结构图形符号不应倒着标注,也不应指向左侧标注总的原则是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应采用指引线标注,而旧标准则没有此限制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7 3.2 3.2 新标准规定,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表面结构要求标注新标准规定,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尺寸线上。

      如图:在尺寸线上如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8 3.3 新标准要求将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形位公差框格的上方如下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69 3.4 新旧标准都允许表面结构要求标注在指引线上但不同的是,新标准规定的指引线应带箭头,而旧标准规定的指引线不带箭头 需指出一点,对于标注在轮廓线以内的指引线,其端部不带箭头,而带圆点,这一点需要注意。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0 3.5 新标准规定圆柱和棱村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只标注一次,如果每个棱柱表面有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应分别单独标注如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1 3.6 按93版标准规定,如果工件的多数或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时,其代号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当部分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时,还应在表面结构参数前面注写“其余”字样。

      新标准对此情况则规定为表面结构符号一律统一标注在图样标题栏附近并且不论哪种情况,都不必标注“其余”二字 也就是说,按新标准规定,不论是何种简化标注方式,表面结构符号均应统一标注在图纸的标题栏附近不要再将表面结构要求的符号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2 4 4 表面结构的简化注法表面结构的简化注法4.1 4.1 如果在工件的多数(包括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如果在工件的多数(包括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其表面结构要求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此时(除全部表面其表面结构要求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此时(除全部表面有相同要求的情况外),表面结构要求的符号后面应有:有相同要求的情况外),表面结构要求的符号后面应有:————在圆括号内给出无任何其它标注的基本符号;在圆括号内给出无任何其它标注的基本符号;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3 ——在圆括号内给出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如下图: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4 4.24.2多个表面有共同要求的注法多个表面有共同要求的注法————可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可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对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表面进行简化标注,如图:对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表面进行简化标注,如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5 ————用表面结构基本符号和扩展符号,以等式的形式给出对多个表用表面结构基本符号和扩展符号,以等式的形式给出对多个表面共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如图:面共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如图: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6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示例: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示例: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7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8 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79 第五章第五章 几何公差几何公差GB/T1182-2008GB/T1182-2008 1.本标准中的“几何公差”即旧标准中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2.与旧标准相比,除了将旧标准“中心要素”改为“导出要素”,“轮廓要素”改为“组成要素”等概念性的修改外,其它没有多大变化 3. 但在几何公差的符号中,其基准符号作了修改: 旧标准符号 新标准符号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80 Thank you!2021/9/23© NETZSCH 2021/9/23 - 8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