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学精PPT课件.ppt

302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78928060
  • 上传时间:2022-04-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65.50KB
  • / 3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中 药药 学学1整理版ppt总总 论论v绪论绪论v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v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v第三章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2整理版pptv第四章第四章 药性理论药性理论v第五章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v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v第七章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剂量与用法3整理版ppt绪绪 论论v【目的与要求】v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草药的概念v 2了解本草、本草学、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的概念v【教学时间】v 0.5学时4整理版ppt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一、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v1中药的概念:中药的概念:v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5整理版ppt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v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v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v以天然原生药为主及少数人工合成的药物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6整理版pptv2草药的概念:草药的概念:v 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v3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的概念:v 是指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整理版ppt4本草、本草学、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的概念:本草、本草学、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的概念:v(1)本草:)本草:v 因为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但其中以植物药居多,使用也最为普遍,故历代将中药称为“本草”v(2)本草学:)本草学:v 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v(3)中草药:)中草药:v 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v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 8整理版pptv(4)民族药:)民族药:v 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

      v(5)中成药:)中成药:v 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9整理版ppt二、二、中药学中药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的学习要求与方法v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该课程是中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10整理版ppt1学习要求:学习要求:v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v掌握128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v 熟悉88余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v具备识别常用中药原植物(原动物、原矿物)及药材饮片的一般知识11整理版ppt2学习方法:学习方法:v(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v(2)全面学习,重点掌握,抓住主要矛盾v抓住重要章节:v突出重点药物:v突出药物功效:v突出主要功效:12整理版pptv(3)注意药物的功用对比v注意同章节药物的归纳对比:(归纳比较)如麻黄与桂枝。

      v注意性效极相近似药物的对比:(前后联系)如苍术与白术v(4)注意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v如有毒的药物、矿物及介壳类药物以及需要特殊煎煮法的药物等13整理版ppt【课后复习题】v1何谓中药、中药学?v2何谓本草?14整理版ppt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v一、中药的起源一、中药的起源v二、中药学的发展二、中药学的发展v复习自测题复习自测题15整理版pptv【目的与要求】v 1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v 2熟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主药本草著作(书名、作者、学术价值)v【教学时间】v 2学时16整理版ppt一、中药的起源一、中药的起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世纪)v中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从古书记载和传说来看,可以说明中药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实践和早期的医疗实践17整理版ppt1原始时代原始时代:v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早发现的也是植物药18整理版ppt2氏族社会初期:氏族社会初期:v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渔猎时代,开始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

      19整理版ppt3氏族社会后期:氏族社会后期:v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矿物药20整理版pptv故帝王世纪有“伏羲氏画八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v淮南子休务训有“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21整理版pptv因此可以说,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有“药食同源”之说22整理版ppt二、中药学的发展二、中药学的发展v(一)夏商周时期(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v(二)秦汉时期(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v(三)两晋南北朝时期(三)两晋南北朝时期v(四)隋唐时期(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医药发展鼎盛时期v(五)宋金元时期(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六)明代(六)明代v(七)清代(七)清代v(八)民国时期(八)民国时期v(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3整理版ppt(一)夏商周时期(一)夏商周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本草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21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v1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v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

      v由于汤剂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剂型,留传至今,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 24整理版ppt2药物知识由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发展到文字记载v商代已有“药”字出现:v西周时代,已有专业的“医师”和记载药物的书籍:v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 v山海经:记载药物126种,并明确指出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性能25整理版pptv五十二病方:记载药物240余种,并有丸、散、汤等剂型v黄帝内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补泻、归经、升降浮沉、用药宜忌等理论亦有论述,不仅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6整理版pptv药:v说文解字草部v将其训释为“治病之草,从草,乐音”v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27整理版ppt(二)秦汉时期(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公元前公元前221公元公元220年)年)v代表作代表作:神农本草经v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v作作 者者: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v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

      28整理版ppt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365种v 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上、中、下三品,即“三品分类法”v版本情况版本情况:v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29整理版pptv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v“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基本理论,根据药物作用分上、中、下三品v各药功用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v 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的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30整理版ppt(三)两晋南北朝时期(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公元265581年)年)v1代表作代表作: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v作作 者:者:梁陶弘景所辑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730种v版本情况版本情况:流传至北宋初即逐渐亡佚,v 现仅存敦煌石窟藏本的序录残卷31整理版ppt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v“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况,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v写作采用“朱书神农,墨书别录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作注的方式,是最先对本经进行注释的本草书籍。

      v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32整理版pptv首创“诸病通用药诸病通用药”、增列“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 等v补充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v本书较全面的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33整理版ppt2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v炮炙论炮炙论南朝刘宋时期雷斆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减低毒性,增强疗效,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v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34整理版ppt(四)隋唐时期(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医药发展鼎盛时期(公元(公元581907年)年)v1代表作代表作:新修本草新修本草v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v 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v作作 者者: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v 依靠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844种 ,新增药物114种v版本情况:版本情况:本书现仅存残卷的影刻、影印本35整理版ppt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v54卷,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

      v增加药物图谱,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图文对照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v治学严谨,实事求是v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36整理版ppt2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1)本草拾遗本草拾遗v 作作 者者:陈藏器v 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v主要成就主要成就:增补大量民间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37整理版ppt(2)蜀本草蜀本草v作作 者者:五代(公元935960年),翰林学士韩保昇等编成v主要成就主要成就: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增补注释,增加新药,撰写图经对药品的性味、形态和产地做了许多补充,绘图也十分精致,颇具特点v李时珍谓“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弘景)、苏(敬)也”38整理版ppt(五)宋金元时期(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学术争鸣时期(公元(公元9601368年)年)v1宋代官修本草宋代官修本草v(1)公元973974年刊行的开宝本草;v(2)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神农本草;(3)1061年刊行的本草图经。

      39整理版pptv2代表作代表作 v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v作作 者者:唐慎微v成书年代成书年代:10821083年v载药数目载药数目:1558种,附方3000余首40整理版pptv学术价值学术价值:v“方药兼收,图文并重方药兼收,图文并重”的编写体例v广泛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