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件.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90140396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8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2.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一二三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资源短缺2.环境污染 一二三3.生态破坏(1)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是植被,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2)植被破坏引起的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4.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 一二三图表导读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教材图1.4) 读图时把握以下几点:(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每人每天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随着世界上总人口的大幅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更是无限增长,而地球上的能源资源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世界能源紧张;(3)阅读本图时,我们要通过三项数字的比较,把图中缺少的部分补上,实现图示直观效果 一二三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2.表现(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一二三图表导读苦难的母亲(教材图1.5) 该图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而地球供给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当人类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一二三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2.过程的不可逆性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3.规模的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 一二三环境问题为什么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提示: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影响到周围相关地区甚至全球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会扩散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1】￿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不限于地区,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问题下图是“几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厄尔尼诺(圣婴)现象对东南亚哪个国家的气候影响最大?(2)目前图上A区因为气候变化及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北美东部及欧洲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题,厄尔尼诺(圣婴)现象发生时,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动的速度会减小,所以首先会影响西太平洋位于赤道区域的国家东南亚国家中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第(2)题,A区位于沙漠的边缘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变化,气候变干,就可能引起沙漠化人类过度放牧、耕作及采伐薪柴等,也可能会造成沙漠化第(3)题,大量的酸性气体与湿润的水汽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酸雨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答案:(1)印度尼西亚2)土地沙漠化3)工业、交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一般说来,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则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的环境质量急剧下降根据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的种类不同,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由于工业“三废”以及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地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②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③交通、工厂等造成的噪声污染;④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⑤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有:①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③不合理的灌溉等,引起土地盐碱化;④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注意对比两者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别,其次要分析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形成原因,这样才能准确把握。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2】￿下列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无节制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B.工业“三废”和农药剧毒被生物吸收,污染食品,危害人体C.城市人口膨胀,产生大量垃圾、噪声、废气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D.台风、寒潮、水旱等灾害解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导致,如B、C两项;后者指从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所致,如A项D项属于自然灾害答案:A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由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和水旱等自然灾害,可能形成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喷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1)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包括:①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②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③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④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以后,不加妥善地处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污染环境等。

      2)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有的被农作物或鱼类吸收并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3)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和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4)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例如,修建水库大坝未注意生态问题,诱发地震,引起土壤盐渍化,造成某些鱼类绝迹等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B.人为原因引起的C.人口增长引起的D.全球变暖引起的(2)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引起该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全球变暖、人口增多、短期经济行为以及不良消费习惯,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第(2)题,从图中“草原生态破坏”可知,该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这里风力作用较强答案:(1)B (2)C 12345678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A 123456782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事件”属于(  )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灾害D.资源短缺解析:“八大公害事件”都是由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废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的,因此都属于环境污染。

      答案:A 123456783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D 123456784日本等国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日本的这一做法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矛盾  )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解析:该材料说明日本只顾及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的利益,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答案:B 12345678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矛盾是(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解析:此句古训反映在环境问题上说明保护环境要从个人做起,要正确处理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之间的矛盾答案:C 123456786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环境问题是可以治理的。

      答案:D 123456787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特点是(  )A.规模的全球性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危害的不可预见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解析:从材料中可知,环境问题不一定会马上被人类发现,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反映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答案:C 123456788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1)说明灌溉干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2345678解析:第(1)题,依据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图中的信息,在冲积平原上分布着灌溉干渠,说明该地的农业为灌溉农业,由于区域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若大水漫灌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第(2)题,聚落分布在山麓地带,沙地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易受风沙危害答案:(1)灌溉干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化成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成因:风力搬运堆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