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阅读应用程序APP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与用户使用效果研究.doc
10页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 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 学术规范与课题设计 课程代码: 20000061 论文题目:阅读应用程序(APP)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与用户使用效果研究 课程(论文)成绩:课程(论文)评分依据(必填):任课教师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课程(论文)题目: 阅读应用程序(APP)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与用户使用效果研究 内容:目录第1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研究目的及意义 41.2.1 研究目的 41.2.2研究范围与限制 5第2章文献综述 52.1阅读行为 52.1.1阅读 52.1.2行为 52.1.3阅读行为 52.1.4数字阅读 52.1.5移动阅读 52.2认知心理 52.2.1记忆的种类 52.2.2情感化设计 52.3电子书 52.3.1电子书的定义 52.3.2电子书的特征 62.3.3电子书的优缺点 62.3.4智能 62.3.5阅读应用程序(APP) 62.3.6移动多媒体人机交互方式——以智能为例 62.4需求分析中的界面设计 62.4.1界面元素 62.4.3需求调整 62.4.4界面原型 6第3章研究方法与实验步骤 63.1研究方法 63.2实验步骤 7第4章实验研究 74.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84.2实验设备及实验样本 84.2.1实验设备 84.2.2实验样本 94.2.3实验对象 94.3 实验方式 94.4实验任务 94.5实验分析 9第5章实验结论与建议 95.1实验结论 95.2建议及改进策略 95.3实验误差 9参考文献 10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PDA、MP4、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数码产品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获取渠道。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以往报纸、图书、广播、电视、杂志五大媒体市场的垄断地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正在形成纸质媒体向电子媒体的转向使得“图书”的形态大大得以延伸,为大众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如今,网络和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而在众多的移动媒体中,智能以其多功能的便携服务成为了移动终端设备的市场中最大的股东智能除了具备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上网功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应用程序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平台,许多增值业务如新闻、音乐、天气、商品、应用程序等等也就此产生结合4G网络,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工信部5月19日公布2015年4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移动用户数总规模达12.93亿户,4g移动用户月均净增超过2000万,数据足以说明智能已成为多数网民选择的目标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是人类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石,而书籍就是人们满足阅读需求的载体从古至今,书籍的制作材料经过多次的演变,由甲骨、玉石、丝帛、羊皮、竹简木牍,直到纸张,然而技术在不断发展,直到1971年,MichaelS.Hart启动了古腾堡计划(ProjectGutenberg),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本电子书,这完全颠覆了传统书籍的概念。
之后,随着数字技术以裂变速度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层出不穷,、MP4、PDA、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研发改变了当今人们阅读的环境和习惯,形成了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并存的局面《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数字化阅读方式逐渐在国民阅读中得到普及,而这其中的原因则归功于网络、、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阅读的载体目前数字化阅读包括了屏幕阅读和智能阅读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人们的阅读载体逐渐从纸张转到了屏幕,这是传统阅读到数字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数字书籍容量大、易于携带、传播快,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了方便但屏幕阅读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依赖于电子书的格式和排版,受制于阅读终端(屏幕)的选择而智能阅读能随时随地满足阅读的愿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间隔划分越来越小,微阅读、泛阅读、移动阅读等碎片化阅读要求智能化阅读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地点、介质的限制,随时满足人们的阅读享受,达到互动的效果,而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报告认为,作为最主要上网工具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网民正逐渐从“碎片化阅读”转向用时较长、黏性较高的应用程序根据《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41.9%的国民进行过阅读,阅读慢慢在全民阅读方式方式中崭露头角,阅读对于多数人来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且,作为端的基础应用程序类型之一,阅读切合端碎片化使用特点,让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如今,网民利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文学阅读,满足了他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于是,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可以说,阅读的确是改变了传统阅读,并逐渐成为网民主要的阅读方式然而在这场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之间的竞争中,传统阅读依然处于上风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74.4%的18至70周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3.2%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阅读”,9.0%的国民更倾向于阅读,2.2%的人倾向于在电子器上阅读,1.3%的人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由此可以看出,倾向于数字化方式阅读的比例只有传统纸质阅读的1/3,而阅读的倾向率也只占到9.0%。
虽然是当今普及最高的移动设备,其支持的电子书格式也越来越丰富,但它的续航能力不足和屏幕尺寸偏小的问题使得阅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无法避免自身因素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果,改善用户对阅读的选择倾向性成为阅读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研究目的及意义智能的普及与发展使得阅读成为网民主要的阅读方式,这大大加快了网络文学的快速传播,加上阅读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这使得互联网知名企业、创业者纷纷布局端网络文学,出版应运而生出版就是出版者将内容数字化,借助移动通信平台传递给终端用户的一种新型出版形式作为最主要的载体,其阅读应用程序(APP)于是也得以快速开发,这一应用程序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功能随着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不断得到完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阅读的倾向性依然很低,除了先天的缺陷之外,其阅读的内容也会存在一些因素,导致网民的阅读效率和阅读满意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从阅读程序的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角度出发,对比分析目前阅读程序中存在影响用户使用效果的因素,提出改善的建议,为以后阅读程序的升级与发展作参考1.2.1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阅读应用程序(APP)界面设计及内容编辑方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探讨、用户使用习惯和使用经验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当下阅读程序的呈现方式。
本文还将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实验操作的方式,对比分析实验数据,了解用户在使用电子书时的习惯性行为,其阅读手势,翻页方式,插入标签等,以及阅读程序的界面与内容编辑方式对用户使用效果的影响,以此作为如何改善阅读程序的参考依据1.2.2研究范围与限制(1)本实验所要使用到的设备为HUAWEI MT1-T00,至于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不在本研究范围内本文只针对阅读程序做研究,记录受测者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有关于的系统、品牌、尺寸、按键操作方式、形状颜色等不在本研究范围内2)本研究所探讨的阅读程序呈现的内容是以文字为主,至于其他诸如图像、音频、动画、漫画等内容形式不在研究的范围内3)本研究实验任务所涉及到的书籍内容均属原创者所有,网络下载方式与付费方式不在研究范围内第2章文献综述2.1阅读行为2.1.1阅读2.1.2行为2.1.3阅读行为2.1.4数字阅读2.1.5移动阅读2.2认知心理2.2.1记忆的种类2.2.2情感化设计2.3电子书2.3.1电子书的定义2.3.2电子书的特征2.3.3电子书的优缺点2.3.4智能2.3.5阅读应用程序(APP)2.3.6移动多媒体人机交互方式——以智能为例2.4需求分析中的界面设计2.4.1界面元素2.4.3需求调整2.4.4界面原型第3章研究方法与实验步骤3.1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文献研究;第二阶段为阅读程序(APP)的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与用户使用效果研究调查问卷;第三阶段为受测者操作实验研究;第四阶段为结论与建议,各阶段具体方法如下:阶段一、文献分析:确立研究的方向之后,搜索并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找出有助于本研究的概念、数据及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范围,建立文章架构,然后进行后续试验例如对数字阅读、认知心理等概念做以解释,了解人机互动、触控手势、界面设计等有关理论,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阶段二、问卷调查:通过阶段一的理论研究,找出可以支持该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做出调查问卷,通过人工和网络发放问卷,得出数据,为之后的研究做准备阶段三、实验测试笔者根据阶段二得出的理论及数据分析,对受测者操作实验做好任务设置,而所选择的受测者是有过使用智能经验的记录受测者完成任务的时间并观察其动作等,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其中要用到的数据分析公式有平均值阶段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每个实验组之间的时间差异对比研究三种阅读程序的界面与编辑方式,找出影响受测者操作时间的因素,结合理论,提出设计参考以及未来应用程序发展或升级的建议3.2实验步骤第4章实验研究本实验在文献分析探讨的基础上,调查Android市场现有的阅读应用程序(APP)在界面设计和内容编辑上的原则以及操作逻辑。
由于本文研究的课题为应用程序(APP)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与用户使用效果,为了降低界面的相似度,增加对比性,笔者选择三款阅读界面相似度较低的阅读程序作为实验样本,即为“掌阅”、“爱阅读”、“书旗小说”三种阅读程序除去与之不相符的影响因素,笔者将通过实验分析应用程序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影响用户使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第一阶段为问卷调查,主要目的在于为第二阶段的实验锁定调查对象,包括年龄层次和行业类别实验第二阶段为任务操作,本实验所设定的实验任务为阅读行为中经常进行的功能操作通过实验,记录受测者完成任务的时间以及观察他们的阅读行为及其对于阅读程序的需求,然后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影响受测者操作阅读程序的因素,找出不同阅读程序设计界面及内容编辑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