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培养.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155276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就业竞争 力的培养刘莹广西民族大学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就业中存在的不 足,在追溯其原因的过程中,针对个中问题提出一应解决方案,以提升思想政 治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关键词: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培养;作者简介:刘莹,女,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人生哲学研究一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就业率较低相较于全国各高校就业情况而言,思想政治专业才人的就业率应该可以说是其 中较低的一个了,从某种程度而言,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存在就业难问题二)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大多都不对口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大多都开设的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人才原则上应该会 进入到国家机关、高校、科研部门、新闻单位、出版社等事业单位,以及进入到 一些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企业内部的党务宣传、行政组织、党团管理等工作但 是,公务员考试的就业指数难度更大,因而,非师范类思想政治专业的毕业生 就不得不另觅他路只有师范类的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相对明确,加之 其培养目标就是未来的中小学政治教师,他们的专业较对口。

      二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就业现状溯因(一)就业形势严峻1.国内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近年来的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扩招计划,使得大学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思想 政治专业人才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也出现了难以就业的事实,即便是师范 类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在招教考试的过程中,也常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尴尬 现象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思想政治专业人才也只好选择“先就业,再择 业"2.就业单位用人理念的转变随着近些年来研究生比率的增加,在当前社会中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也在发生 着变化,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招聘时对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跟风 攀比似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也人为的导致就业难度系数大例如, 在非师范类思想政治专业培养人才的宗旨多是输送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一些 政府部门的,但在现实中这些单位在招聘时多要求为硕士生,因而也大大缩小 了非师范类思想政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面此外,在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结构 中,常出现木是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却肩负历史教师或地理教师的岗位;有的 甚至是心理学专业或美术专业的教师肩负政治教师的工作岗位二)高校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1.考生志愿填报问题当高考分数出来以后,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一栏,经常是首选为其兴趣专业, 其后多是同意调剂志愿。

      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是第一志愿 首选的本专业,而大多都是服从志愿调剂的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可以说高校中 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一专业的初衷,大多皆与兴趣爱好无关2.其课程的理论性超过其实践性高校在思想政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上呈现出种种不合理现象思想政治 专业人才在大学期间的课程学习中,主要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而其社会实践 则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那学期,在一些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到两个月的顶岗实 习,对社会和民情的了解太少,使得其理论与实践根本无法融合三)思想政治专业人才择业理念不科学1.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随着近年来的“国考”“省考”愈演愈热,思想政治专业木科毕业生对于“体 制内”的单位仍是无比向往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基层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却招 不到人,而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却时常感叹理想工作的难寻,从中不难发现思想 政治专业人才择业时普遍追求高薪和舒适的工作环境2 .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存在不足 当他们在走向社会,走进真正的工作当中时,尤其是其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不 紧的情况下,则显示出其心理素质脆弱、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严重不足,社会 实践经验也是少之又少等多种问题并存。

      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思想政治 专业人才在具体的工作中呈现出的学非所用现象,致使其在工作中挫败感倍增, 最后导致其不得不重新择业,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三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培养策略(-)政府出台与之相应的政策,正1:1积]:应对1. 国家出台政策,完善当前大学生就业体系,从而有效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有效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应提倡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从而为广 大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渠道同时,当国家在进行有关政治、经 济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时,更要充分的考虑到如高校思想政治专业等类似毕业生 就业的问题,从而使得对人才的培养政策方向由社会应急型转变为社会储备型, 加强对顶层的设计,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控,继而不断完善当 前既有的就业体系,为高校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保障制度2.政府对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工作,要加强统筹管理,同时,优化其用人细 则针对时下一些用人单位在自主招聘工作中所存在的用人盲目攀比问题,政府对 此不良风气要进行有力的扼止,同时,还要对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上加强统筹 性管理政治教师就是我们国家专门用来培养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弘扬我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他们身上肩负着神圣的政治使命。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 专业人才在学有所成后,就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培养目的 而基层领域的学校和政府机关在招聘思想政治专业人才时,就要木着职位所需 与所招聘人才的专业相匹配这一原则进行招聘,为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人才提供 一个与其职业规划有效契合的就业机会)各高等院校要根据当前形式下的社会需求,优化其教育结构1. 创办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特点,本着兴趣教学为其基本出发点高等院校在招生环节,要尊重考生的兴趣、爱好来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避免由 于调剂而造成人数剧增,致使日后学非所用现象严重因此,高校在创办思想政 治专业时,一定要注重打造其本校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藉以吸引广大考生愿 意将思想政治专业作为其填报志愿的首选同时,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好、更认真 去学习其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 出学有所用的精英式人才2. 科学、合理的设置本校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从而打造其本校别出一格的品牌 专业高校决策层和管理层必须要依据当前市场状况,对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需求, 围绕木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设置,真正做到要与时俱进再根据本 校的优势与特长,进行思想政治专业的人才塑造,从而不断的去增强其就业竞 争力,打造本校别出一格的专业品牌。

      在高校思想政治人才有效培养中,尤其要 注重其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既要带领在校大学生走出 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到基层专业岗位进行挂职体验同时,还要有效有序的推 进校企合作进程,从而将木校大学生送到更多优秀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将其实 践体验教学与知识理论教学进行整合,为思想政治专业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实 践体验1) 思想政治专业人才要转变观念,并不断提升其自身能力1. 培养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职业期待,要更加的理性化高等院校要力求打破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生以往就业时“眼高手低”的不良就业 风气,着力培养其“眼低手高”的择业观念虽然思想政治专业的就业前景应该 是一些事业单位,但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要结合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竭力打破 非一线城市不去、非“体制内”单位不就业的老传统观念要转变思想政治专业 人才的就业观念,多把目光投注到基层就业机会,让其学会尝试从基层做起, 继而不断的去完善其自身理论,提升其实践能力,从而夯实基础,厚积薄发2. 提升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提升思想政治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这就要求高校广大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 不仅要认真的去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与 体验,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专业人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秉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有 机统一,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有机结合,不断加强个人素质与理论修养,使其主 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更好的从事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曹守敏.大学生就业难及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2013, (8) :67-68.[2] 王昆来,尹玉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 邓晖.就业观、教育观、用人观都该转了 [N].光明日报,2013, (6) :06-14.[4] 王菁,颜军,孙富惠.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就业态度相关性实证研究分析 ——以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 (6) : 78-84.[5] 马绍孟.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儿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7) : 88-9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