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纠正方法.docx
6页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纠正方法 崔思磊Summary:田径运动中,跳远充分展示了人类跑与跳的全面结合,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其中,助跑是跳远的基础,是获得速度的必然条件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影响跳远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法,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因素及纠正方法,为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Key:跳远助跑;准确性;节奏;纠正方法1前言在跳远项目中助跑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跳远成绩在跳远助跑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的可控速度,而且还要完成准确有力的踏板以及空中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快速而有节奏的助跑2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影响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2.1助跑起动的方式跳远运动员助跑起动方式分为行进间和站立式两种行进间起动助跑的特点是加速自然,助跑的节奏感较强,动作放松且有弹性,而且自我感覺轻松自然,有不少优秀运动员喜欢利用这种起动方式站立式起动助跑的特点是加速有力,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快的速度,且步长变化不大,比较稳定,踏板的准确性高。
一般来说, 采用站立式起动技术比较容易使步点准确科研资料表明, 我国几次全国重大比赛男子跳远中, 站立式起动156次, 成功124 次, 成功率为79 %; 而行进间起动的成功率只有55% 这是因为, 站立式起动技术运动员容易控制身体的姿势, 使双脚站立距离、双腿膝关节弯曲角度, 上体前倾角度等较容易保持一致, 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的规律等均能够保持稳定2.2 加速方法助跑技术要求步伐准确,步幅稳定,跑得轻松,富有弹性,后蹬充分,前摆时大腿要高抬,髋关节前送,用前脚掌柔和的落地,身体重心平稳,双臂的摆动与下肢协调配合,上体开始较前倾,在保持良好的助跑节奏和稳定的步幅前提下,加强后蹬,加快步频,思想上有积极果断上板“进攻”的意识助跑应使运动员在思想上树立起踏板不是助跑的终点,而是助跑过程衔接起跳的“一个点”的概念;积极向板进攻,一直跑到起跳板上,要强调保持助跑的动作结构,保持高速度而不要过多地强调起跳前的准备动作2.3助跑的节奏跳远助跑节奏应该是,从起动开始后要逐渐加大步长和加快步频, 到最后4~ 6 步主要是加快步频, 同时尽量保持步长( 可能稍微缩短些) , 而最后一步的节奏应当达到最快。
这是由于最后一步大腿抬得相对较低, 步长也相应较短, 而下压更积极和速度更快所造成的, 同时, 这也是在高速助跑中进行积极快速起跳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起跳腿的大腿快速下压, 小腿积极快速后扒, 才能保证起跳脚的后扒速度以接近身体重心前移速度踏在起跳板上, 从而减少制动因素, 做出积极有效的踏板动作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平时的跳远训练中, 必须努力提高运动员在保持步长不变或稍微缩短的前提下, 加快步频的能力, 这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2.4助跑的距离跳远助跑距离的长短,既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也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运动员跑动中的加速能力这一能力,可以根据运动员30米和100米跑的成绩加以确定在助跑距离过长的条件下,运动员在跑到距离踏板很远的地方就达到了最高速度,造成最后几步速度、节奏和效能的下降而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则难于在起跳前尽可能达到最高速度以上两种情况都影响跳远的成绩2.5 气候、场地等外界因素由于每次田径比赛的气候条件千变万化, 每次比赛的场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加之每次比赛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比赛中气候、场地等外界因素及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发生变化都对助跑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3纠正方法3.1在训练中的纠正方法3.1.1下坡跑及顺风跑在不同质量的跑道,进行约35-45m,即长于全程距离的助跑;提高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此同时在跑道最后放置助跑标志,运动员在标志处轻微的起跳,可以培养运动员大胆助跑,积极攻板,建立良好的助跑节奏;提高速度的利用率,利用向前的惯性或借助顺风的推动力练习,以稳定最后6-8 步的步长练习:5次*3组要求:在踏板的时不要减速,不要低头看标志物3.1.2利用附设物跑运动员全程助跑时,训练一开始可适当多放几个标志物,即每一步落脚处放置标志物待助跑节奏熟练巩固之后可逐渐减少标志物即每两步落脚处、每四步落脚处或最后6-8米处放置标志物这样很好的练习运动员的助跑节奏练习:3次*4组要求:不要低头看标志物3.1.3听节拍跑第一,按教练击掌的节拍控制和调整自己助跑节奏,从而提高助跑的准确性;第二,进行变换节奏的加速跑练习,以培养对跑速和动作的控制能力这种方法是针对助跑的稳定性进行训练的为了达到最高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运动员的适应情况,依据由易到难,逐渐加快的原则对节拍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使之逐步加快,最终达到改进助跑节奏,加快助跑速度的目的练习:5次*3组要求:严格按照教练员的节拍助跑。
3.2在比赛中的纠正方法3.2.1在助跑前要注意观察场地的风向,如果在逆风的环境中比赛时,运动员应将标志物往前移动在逆风的环境中空气阻力大运动员加速慢,速度比无风的时候小,所以应将标志物前移动如果在顺风的环境中比赛,运动员应将标志物往后移动在顺风的环境中空气阻力小,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增大,速度增加,同时步幅也增加,所以应将标志物往后移动运动员将标志物移动的距离,因风速的大小而定3.2.2在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兴奋性不高或助跑节奏不好的话,运动员可以带动观众打节拍这样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激情,使运动员兴奋,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3.2.3一般在大型比赛时,前一跳或前俩跳,运动员起动点在标志物后一脚或一脚半处这样有利于运动员获得有效成绩,不会因为心理紧张或兴奋而踏跳失误,没有成绩4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 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助跑的准确性是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进行助跑准确性的训练, 通过提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同时, 要通过对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各种因素的分析, 提高教练员对跳远助跑准确性重要性的认识, 在认真搞好跳远整体技术训练的同时, 尤其要重视助跑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并注意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Reference:[1]张嘉羡. 影响跳远助跑起跳准确性的相关因素[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5):144-147.[2]袁茜.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与起跳技术的因素分析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221-222.[3]韩玉华. 影响跳远运动员全程助跑准确性因素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5,(03):58-6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