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北省恩施市州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湖北省恩施市州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将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溶液的pH增大 B.溶液中的c(H+)增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的c(OH﹣)减小参考答案:A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减弱,溶液中c(H+)减小;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溶液中c(H+)减小.解答:解: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加,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加,故A正确;B.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体积增大,溶液中c(H+)减小,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溶液中的c(H+)减小,故B错误;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中的c(OH﹣)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c(OH﹣)增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重点考查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注意总结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2. 25℃时,某酸HA:Ka=1.0×10-7,已知:溶液的酸度AG=lg[c(H+)/c(OH-)](1)HA的电离方程式为 ▲ 。
2)0. 1 mol·L-1HA溶液中,c(H+)= ▲ ,AG= ▲ 3)保持25℃,下列方法能使HA溶液的电离度、溶液pH都增大的是 ▲ (填字母)a.加水稀释 b.加少量盐NaA固体 c.加少量NaOH固体参考答案:B 3. 图是CaF2晶胞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Ca2+B.一个CaF2晶胞中含有8个F- C.在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4D.在CaF2晶胞中F-的配位数为8 参考答案:B略4. 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A.④③①⑤ B.②③⑤① C.④⑥③① D.⑥③⑤①参考答案:BD5. 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11H16,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再含其他环状结构,分子中还含有两个—CH3,两个—CH2—和一个—CH ,则该分子由碳链异构体所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参考答案:B6. 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
由乙烯可制丙醛: CH2=CH2+CO+H2 CH3CH2CHO 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以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参考答案:C略7.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燃烧,再将燃烧后的气体用Na2O2充分吸收,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A.36% B.54.5% C.40% D.33.3%参考答案:B略8. 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能与NaOH发生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 B.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发生水解反应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此有机物含有羧基、氨基及苯环,因此既有酸性又有碱性,能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苯环也能与氢气加成,选项A、B、C都正确;此有机物没有可水解的基团,选项D不正确。
9.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后,加入括号中的固体或气体,能使其恢复到原溶液的是A.CuCl2(CuO) B.CuSO4(Cu(OH)2) C.Na2SO4(H2O) D.AgNO3(Ag2O)参考答案:CD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己烯、甲苯和苯B.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顺-2-丁烯、反-2-丁烯分别与HCl加成产物的结果不同C.聚乳酸()分子中存在酯基、羧基、羟基D.有机物CH3CO18OH和C2H5OH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产物为CH3CO18OC2H5和H2O参考答案:C略11.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2H2O+O2↑+4e―C.若有6.4 g金属Cu析出,放出的O2一定为0.05 molD.电解完成后,加入一定量的Cu(OH)2,溶液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参考答案:D略12.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参考答案:B略13. (双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于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所测盐酸浓度偏低的是 ( )A.所用烧碱已部分潮解B.氢氧化钠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立即转移入容量瓶并定容C.定容后,溶液液面最高点与刻度线处在同一水平面上D.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参考答案:BC14. 99 mL 0.5 mol / L硫酸跟101 mL 1 mol / 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A.0.4 B.2 C.12 D.13.6参考答案:C15.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热△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2>△H3>△H1C.△H1>△H3>△H2 D.△H3>△H2>△H1参考答案:C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来解答.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一57.3kJ/mol,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H2SO4;③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②>③>①,所以△H1>△H3>△H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放出的能量多,△H反而小.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图1 图2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 (填“Na2CO3”或"NaCl”)发生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 洗气瓶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 2)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为m g;已测得)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完成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 ①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活塞a,由b注入水至其下端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再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 上升,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实验完成时,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2的 (填“体积’’或“质量’’)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实验: ①操作I涉及的实验名称有 、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 ②丙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4)标准状况下,将672 mL CO2气通入50 mL1mol/LK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K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参考答案: (1) Na2CO3 分液漏斗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2)①液面②体积 (3)①过滤 称量 ②106y/197x (4)n(K2CO3):n(KHCO3)=2:1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电解1mol/L CuSO4和0.1mol/L Cu(NO3)2的混合液100mL,当阳极析出896mL(标准状况)气体时,切断电源,使电极仍浸在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阴极比原来增重多少克?溶液的pH是多少?(lg2=0.3)参考答案:略18. 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_____mol O22)化合物Ⅱ可使_______________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Ⅲ(分子式为C10H11C1)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Ⅲ与NaOH乙醇溶液工热生成化合物Ⅳ,Ⅳ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CH3COOCH2CH3可合成化合物Ⅰ,化合物Ⅴ是CH3COOCH2CH3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