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调查问卷) 富源县大树脚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梧***
  • 文档编号:136516818
  • 上传时间:2020-06-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7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监管,督促各矿做好水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煤矿水害的发生,营上镇大树脚煤矿对该矿井水文地质进行初步调查,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1.收集矿区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及矿井开采的有关资料;2.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情况;3.调查矿界范围内及以外100m内的老窑、泉水点、废弃井巷的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并对积水情况进行调查、预测;4.调查矿界内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河流、水库、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断层富水性、导水性;5.分析矿井充水因素,论述充水特征;6.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7.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测,并实地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提出矿井防治水方案;8.编制《富源县营上镇大树脚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第二节 成立调查领导小组我矿为改扩建矿井,于2010年3月26日取得煤矿开工备案回执,同年4月2日下发开工通知,4月18日正式组织施工建设,设计能力为9万吨/年,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9.1年,开采煤层为K19、K19+1、K20、K21等四层煤。

      开采标高为+2050m至+1700m水平,矿井设置一个主水平、一个辅助水平,主水平标高+1860m,辅助水平标高+1920m,矿井采用分区式布置,平均走向长约560m,平均倾斜长约600m井田范围为2.1527km即:水文地质调查小组组 长:向绍荣(法人)副组长:向乔怀(矿长)、尤荣方(技术负责人)成员:蒋国普、向绍奎、王学礼、陈正朋、张爱国、蒋石稳、郭加旭、邓全礼第三节 位置、范围和交通一、位置、范围大树脚煤矿位于云南省富源县城东南140方向直距32.5km,行政区划隶属云南省富源县营上镇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0424′20″~10425′00″北纬2525′49″~2527′22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6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300002009021120005555),采矿权人:富源县营上镇大树脚煤矿有,矿山名称:富源县营上镇大树脚煤矿有限公司大树脚煤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9万吨/年,矿山面积:2.1527 km2,有效期限:1年(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开采深度由+2050m至+1700m标高,共有11个拐点,见表1-1采矿权矿区拐点坐标表点 号纵坐标(X)横坐标(Y)12814981.0035441333.0022814984.0035441030.0032814539.0035441030.0042814231.0035441030.0052813907.0035440714.0062814086.0035440327.0072814339.0035440214.0082814700.0035440337.0092814984.0035440454.00102816579.0035440465.00112816750.0035441333.00开采标高+2050m~+1700m矿区面积2.1527km2二、交通富源县~兴义二级公路北西-南东向穿过矿区,北至富源县城55km公路里程接曲(靖)胜(景关)高速公路,南至黄泥河约60km可连接南昆铁路,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第四节 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形地貌矿区为高原低中山地貌,山脉走向近南北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地势总体西部、北部和南部高、中部低,最高点位于大达村北西小山顶标高+2046.40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山沟,标高+1921m,相对高差125.40m二、地表水该区处于分水岭地带,地表水体不发育,区内没有常年性河流,仅有2条小溪白则小溪:长年有水,水源来自区外北西部山谷的泉水,自北西流向南东,纵贯全区,沿途有矿井水、老窑水、生活污水等的补给,流量逐渐增大,2007年9~10月观测其上、中、下游流量分别为211 m3/h、355 m3/h、929 m3/h ,经计算汇水面积约0.2614km2,其流量大小明显受大气降雨的影响和控制,对矿床开采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浅部,应注意防范宽塘小溪:自西流向南东,流经矿区外西南,由矿区西部外的山间泉水及沿途的矿井水、老窑水等组成,2007年9月(雨季)观测其下游流量达1287m3/h,流量的大小明显受大气降雨的影响和控制,对区内矿床的开采应无直接的影响二者在老矿区南部交汇再往南流汇入南盘江三、气象矿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温为-11~34.9℃,年平均气温11.8℃;年降雨量为884.7~1213.2mm,最长连续降雨天数为25d,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每年2~5月中旬为旱季,其间有凌冻期18~22d。

      主导风向为南及西南劲风,最大风速为24m/s四、地震据国家标准《标准50011-2001》抗震设计规范,区内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10g,属较稳定区域五、经济概况(一)农业生产情况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杂居彝、回、白等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少,富余劳动力充足农业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玉米为主,次为小麦、土豆、魔芋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畜牧业有猪、牛、羊等主要矿产为煤、石灰岩二)工业生产情况畜牧业、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乡镇企业有小煤窑营上镇现有煤矿多为小煤矿,均为股份制或私营企业,是营上镇的经济支柱三)人口及劳动力富源县营上镇地辖16个村民委员会,全镇人口80多万人矿山开采所需部分劳动力可就地解决,并能给当地村民带来较好的经济利益四)主要建筑材料来源矿井建设所需材料除钢材、木材需从区外调入外,其它所需的砖、水泥、料石、砂、石灰等建筑材料均可在区内就地取材解决第五节 矿井生产概况一、邻近矿井及小窑分布情况矿区内小井较多,后逐一关闭但由于本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老窑遍布据了解,多为开采煤层露头附近浅部煤层,老窑详细情况目前难以查清位于矿界北边,现有相邻的宽塘煤矿,西北边有相邻的海扎煤矿,均属私营煤矿企业,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15万吨/年,矿界西边有顺源煤矿和大则勒矿3号井,顺源煤矿尚未开采,大则勒矿3号井生产规模3万吨/年,平硐及斜井开拓。

      上述相邻三对矿井与本矿无矿界纠纷详见邻近矿井位置图邻近矿井位置图9第二章 地质概况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一、地层(一)矿区地层大树脚煤矿位于恩洪复向斜的北延部分,平关-大坪向斜的南部、宽塘向斜南端区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二叠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分布于矿界内东北角,由于断层影响出露不全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岩,偶含燧石团块,产蜓科动物化石,厚度大于350m2、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P2β)分布于矿界内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带,岩性以暗绿色玄武岩为主,中上部夹多层紫灰色凝灰岩,具气孔、杏仁构造,风化后呈暗棕红色,裂隙发育,由于断层影响,出露不全厚度大于300m,与下伏茅口组假整合接触3、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大面积出露于矿界内,为一连续沉积的煤系地层,亦即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依据岩性、岩相、含煤程度等特征,将其划分为三段现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第一段(P2x1)自峨眉山组顶界至18煤层底板该段厚度60.65~172.11m,平均110.69m,含煤14~20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4层,即19、19+1、20和21煤层岩性为灰色、深灰色、黑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及铝土质泥岩等组成,普遍含黄铁矿晶体。

      底部为厚3~5.00m铝土质泥岩,是与下伏峨眉组玄武岩分界标志,假整合接触关系2)第二段(P2x2)自18煤层底界至7煤层顶界,该段厚度69.74~112.09m,平均89.84m,由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8~12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7层,即7、9、10、12、16、17、18煤层等从岩性上来看,该段上、下部岩石颗粒较粗,以粉~细砂岩为主中部岩石颗粒较细,为粉砂质泥岩、泥岩岩层中的黄铁矿含量明显减少,而菱铁质含量有所增加,多以透镜体、团块状、结核状出现3)第三段(P2x3)自7煤层顶板至煤系顶界,该段厚度68.73~117.09m,平均89.36m,含煤5~14层,多以薄煤层为主,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3层,即3、4、6煤层其岩性特征为3煤层以上6煤层以下,多为粉砂岩、细砂岩或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岩层中常夹有菱铁质泥岩或菱铁质粉砂岩薄层,特征明显4、第四系(Q)主要出露于新扩矿界范围的中部,由残积、坡积及部分冲积的碎石块、砂土、粘土及耕植土组成,厚度0~10.14m,变化较大,不整合于P2x、P2β等地层之上二、构造(一)褶皱本区总体为一轴向约10~20的宽缓向斜构造,向斜向南抬起,向北缓倾伏,倾伏角1~3。

      矿界内向斜基本完整,两翼地层倾角较缓,一般4~6向斜于矿界东边被F8断层切割形成东部边界;于矿区北部被F9、F10、F11和F12等断层切割破坏后形成大小不同的断块,向斜两翼出露地层均为P2x1地层区内向斜由1-1、1-2、3-1、3-2、3-3等钻孔和大树脚煤矿井下巷道控制,形态控制清楚详见图1-2-1二)断裂通过本次勘查,区内共发现断层7条,即F1、F8、F9、F10、F11、F12、f1,其中除F12和f1落差小于20m外,其余5条断层落差均大于20m断层性质F1、F8、F12为逆断层,F9、F10、F11、f1为正断层按断层走向,大致可分为三组,即近南北向的一组(F1、F8),近东西向的一组(F9、F11)和北西、北东向的一组(F10、F12)1、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边界附近,性质为逆断层,断层走向343~15、总体近南北向,倾向东,倾角60~70,落差大于300m表现为地表与和地层断层接触,上盘灰岩逆复于下盘和地层之上,地表有9个地质点控制,延展长度大于3500m,向北向南伸出界外,位置较可靠作为边界断层对矿区煤层无影响2、断层位于矿区东部,性质为逆断层,走向345~17,总体近南北向,倾向东,倾角78,落差大于150m。

      表现为地表玄武岩与含煤地层不同层位接触,上盘玄武岩逆复于下盘地层之上,于矿区北部被断层错开地表有9个地质点控制,位置较可靠区内延展长度2860m作为东部边界,对区内煤层无什么影响3、断层位于矿区北部,性质为正断层,走向106,总体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 60~70,落差25~110m地表被第四系表土掩盖,深部于矿界外西边1902钻孔控制,缺失18煤层;界内断层下盘抬起,使21煤层露头出现,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矿界内断层延展长度730m向东交于断层,向西伸出矿界外4、断层位于矿界内西北角,性质为正断层,走向300,倾向南西,倾角50~60,落差25~40m表现为地表20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