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5页《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画》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内容,本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水墨画中,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面描绘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左侧画中一一找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设计理念:这是一首谜语诗,呈现的识字策略应以谜语识字为主,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会背诵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古诗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多种方式识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识字,循图读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课前已经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识字课与两个单元的拼音课,有一定的自我识字的能力学生学习了《对韵歌》,对反义词和对韵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接受了全部的拼音课程,能基本拼读音节教学目标:1.通过偏旁字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去、来”2个生字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教学重点:通过偏旁字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去、来”2个生字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去、来”2个生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通过教师指导,掌握正确笔顺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和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猜谜激趣,引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以前有接触什么谜语吗?谁来说说2. 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怎么猜出来的两颗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3. 出示课文,教师范读学生猜谜底是什么4.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 初读正音,感知课文1.出示插图,引导学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2.学生试着朗读诗句,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3.学生充分朗读,前后桌互读互考组合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如果发现组员读错了,一定要让组员多读几遍4.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察学生是否都会正确读准字音三、 快乐识字,灵活记字(一) 活动一:识记字音我能行1.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拼读(正音)2. 游戏:汉字大闯关(无拼音),让学生快速认读。
3. 游戏:汉字大冲关之哪组最厉害(比赛)游戏内容:每组选2位代表,师分发生一套字卡片,师手执另一套字卡片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字,生上台要说:“我是……”(生字),教师指定一位生字开始( “有”字),手举“有”学生说:“有” 字蹲,“有” 字蹲,“有” 字蹲蹲完(教师在“有”字学生念的同时,出示手中的识字卡片,“有”生依据师出示的卡片说下一个字来蹲),凡是超过三秒没有做出反应的同学淘汰二) 活动二:规律识字,生字归类(1) 偏旁字归类识字1.出示“近、远、还”,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共同点生:有一个相同的部首2.师相机出示偏旁:辶(走之),板书3.出示辶(走之)的汉字演变,让学生从字理上感受字的来源:与行走有关4.师:你能说出谁离老师最远和最近的同学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师相机用脚步测量,让学生感受含有偏旁辶(走之)一般与行走有关2)反义词识字1.出示:远-近,让学生找关系生:它们是一对反义词师:对,请你们找出以下的反义词出示本课生字)生:来-去,有-无师:“无”字换一笔变成什么字?生:“天”字2.出示图片:两个鸟窝,一个有鸟蛋,一个没有鸟蛋看图,说说图画哪个填“无”,哪个填“有”(3)形近字识字1.出示“近、爸”,指生认读后,让学生找出下面字中有哪些字与它们相似的,并指出不同的地方。
生1:“近”与“听”字长得很像,一个是走之底,一个是口字旁生2:“爸”与“色”字长得很像,一个是父字头,一个是…… 2.师相机指出色的部首:斜刀头 3.师出示部首的汉字演变,让学生感受部首斜刀头的演变过程 (三)课外拓展:找生字 出示: 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近来你还好吗?四、 学写“去、来”1.学生观察范字“去、来”,注意横、竖中线上的笔画,谈谈有什么共同点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2.教师示范“去、来”,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写多几个板书设计:6.画 辶 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