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戏剧常识64809.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2756796
  • 上传时间:2023-08-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戏剧常识64809戏剧艺术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特点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有一定情节的故事在中国,戏剧是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的总称;而在西方,戏剧仅指话剧世界各国戏剧都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美术、音乐等多种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构成戏剧性,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观众的目的,并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戏剧的分类按表现手段分,可分为话剧(以人物对话为主,兼有动作等),哑剧(不用台词,而纯靠动作表情),歌剧(以人物歌唱为主,兼及对白、动作),舞剧(以舞蹈语汇为主,兼及音乐、哑剧),歌舞剧(兼有歌剧、舞剧特点),芭蕾舞剧(用芭蕾舞语汇来塑造人物)按篇幅场幕分,可分为小品(片断剧、微型剧、袖珍剧),独幕剧,多幕剧,连台本戏等按风格基调分,可分为正剧、悲剧、喜剧、讽刺剧、闹剧、荒诞剧、悲喜剧、轻喜剧等按题材内容分,可分为儿童剧、爱情剧、神话(童话)剧、侦探剧、寓言剧、社会问题剧、课本剧、活报剧按传媒手段分,可加上广播剧、电视剧、案头剧(仅供阅读,不供演出)还有一部分戏剧不由人扮演角色,而由人操纵像人的东西在前台表演。

      主要是木偶戏,也叫“傀儡戏”,包括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以及人和木偶合演的木偶戏另有中国的皮影戏悲剧和喜剧悲剧常以正面人物的失败、不幸、死亡为结局,以悲惨的故事情节、人物的不幸遭遇、催人泪下的剧场效果而取胜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悲剧写“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以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又称“搞笑剧”,以幽默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夸张的手法制造笑料,以发笑的剧场效果取胜喜剧冲突的解决较轻快,常以正面人物的胜利为结局,正如鲁迅说的,喜剧就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又可分为多种讽刺喜剧重在嘲笑、鞭笞丑恶现象,以批判、揭露为主,如《钦差大臣》抒情喜剧又叫轻喜剧,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利用误会、巧合手法,歌颂美好的生活,如《仲夏夜之梦》闹剧是喜剧中手法更为夸张的一种,充满喧闹、起哄的场面,剧场效果十分强烈悲剧和喜剧并不限于戏剧,小说、电影、电视都可出现类似的情节和效果兼有悲剧和喜剧特点的戏剧叫悲喜剧,通常有悲惨的遭遇,但最终有圆满的结局除悲剧和喜剧以外的其他戏剧,都可称为正剧常见的戏剧术语剧中人所说的话叫台词,其中相互对话叫对白,一人自言自语叫独白,假设其他角色在场而未听见、表达心里活动的话叫旁白(戏曲中称“打背拱”,电影电视中常用画外音表达)。

      台词字面之外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叫潜台词,它不讲出来,但要让观众听出真意来戏剧作品和演出中的段落叫幕或场,按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转换而划分,常以舞台上幕布的关合、拉开为标志,故称“幕”,现也常用灯光转暗换景来进行较小的幕也可叫“场”有些多幕剧的前面常有“序幕”,也叫“引子”、“楔子”,通常较短,以引出故事、交待背景为主结束后又常有“尾声”,以交代事情的结局,常与序幕相呼应演员不依据剧本,或事先未经排练而进行的表演叫即兴表演演员不论扮演何种性格的角色,都带有演员本人的个性特点,叫本色表演,这种演员称本色演员与此相对,演员能着重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角色与演员二者之间的性格相差很远,叫性格化表演,这种演员称性格演员演员不借助实物(实景、实道具),而纯粹靠动作表演,能让观众想像出实物,这种动作叫“虚拟动作”演员 你的有些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经过艺术夸张,成为一种规范的套路,这种动作叫“程式化动作”舞台美术简称“舞美”,包括戏剧、音乐、曲艺、舞蹈、电影、电视中的美术活动(布景、灯光、人物造型、化妆、道具)场面调度,也叫舞台调度,指角色在舞台上的位置要符合规定情景,又要便于观众观看,使整个舞台画面达到最佳状态。

      电影的场面调度还包括摄影机的距离、角度和运动,以及它与角色、背景的配合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左、后、右三面布景墙,被称为“三堵墙”沿台口的一面当然不能设置墙,否则观众无法观看,这堵虚拟的墙被称作“第四堵墙”三一律,是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指剧中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三者必须完整单一,每剧限写发生在一天之内、同一地点的单一情节的故事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莫里哀这种规则有利于剧作情节简练集中,但作为清规戒律,却束缚了戏剧的发展18世纪以后,三一律逐步被打破戏剧家和戏剧流派中国古代戏曲剧作家元代是我国古代戏剧成熟、繁荣的第一个高峰期,涌现大批“杂剧”作家和优秀剧作著名的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以上四人合称“元曲四大家”另有王实甫的 《西厢记》,高文秀的《双献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后者是中国第一个介绍到欧洲演出的剧目明代戏剧以“传奇”为主名家名剧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梁辰鱼的《浣纱记》,沈璨的《义侠记》,徐渭的《四声猿》等另外,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改革了“水磨腔”,发展成后来的昆腔,以至形成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昆剧。

      清前期的优秀传奇剧作,有李玉的《清忠谱》,朱素臣的《十五贯》,李渔的《风筝误》(他还写了我国第一部戏剧理论专著《闲情偶记》)稍后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二人合称“南洪北孔”中国现代话剧剧作话剧是20世纪初经日本传入中国1907年,留日学生曾孝谷、王钟声、欧阳予倩等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创作演出了中国第一个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后,话剧以“新剧”、“文明戏”的名义流传开来五四”以后,出现了“爱美剧运动”(即非职业性戏剧运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欧阳予倩的《泼妇》、洪深的《赵阎王》、田汉的《获虎之夜》、丁西林的《压迫》、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等1928年,经过洪深提议,称新剧为“话剧”30年代的左翼戏剧运动收获颇丰曹禺的《雷雨》和《日出》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其他名剧还有田汉的《名优之死》,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等40年代的优秀剧作有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桃花扇》,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田汉的《丽人行》,宋之的的《雾重庆》等建国后,话剧创作进入新的繁荣期,许多老作家有新剧作问世。

      著名的有老舍的《龙须沟》、《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夏衍的《考验》,曹禺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外国戏剧家和剧作古希腊戏剧繁荣,出现了大批名家名作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和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合称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与克拉提诺斯、欧彼利斯合称古希腊喜剧家古印度四五世纪时出了大诗人戏剧家迦梨陀娑,他写过名剧《沙恭达罗》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出了大剧作家维加,他写了《羊泉村》等剧本一千八百多个,是世界上写剧本最多的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剧作家,他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号称四大悲剧法国剧作家首推莫里哀,他的《伪君子》、《悭吝人》是杰出的讽刺喜剧意大利喜剧大师哥尔多尼写过《一仆二主》、《女店主》等名剧德国18世纪末出了两位诗人剧作家,一位是写《浮士德》的歌德,一位是写《阴谋与爱情》的席勒20世纪,德国又出了戏剧大师布莱希特19世纪,挪威的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写了《玩偶之家》等“社会问题剧”萧伯纳是爱尔兰剧作家,写有《华伦夫人的职业》、《鳏夫的房产》等剧。

      俄国19世纪出了~批名剧,如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契诃夫的《海鸥》、《万尼亚舅舅》等几个戏剧流派和体系表现派——19世纪末,法国著名演员科克兰提出,表演不是演员与角色的“合一”,而是“表现”演员在逼真地表现情感时,应当始终保持冷静,不为所动这一派戏剧被称为“表现派”体验派——19世纪意大利名演员萨尔维尼认为,演员在表演中,情感要重于理智,要想像生活在角色的生活中,体验角色的感情这一派后来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极力推崇,称之为“体验派”斯氏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国(苏联)杰出的戏剧大师1898年,他创立了莫斯科艺术剧院在领导该剧院的四十年中,他主演、导演、指导过一百二十多部话剧、歌剧,如《青鸟》、《海鸥》、《底层》等他写有《我的艺术生活》、《演员自我修养》等专著,系统总结了“体验派”戏剧理论,强调现实主义原则,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他的一整套戏剧教学和表演体系,被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斯坦尼体系”,对各国戏剧学院影响极大布氏体系——指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布莱希特是20世纪前期杰出的戏剧家他创作并导演了大量话剧,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等。

      他写过《戏剧小工具篇》、《表演艺术新技艺》等理论专著他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主张宣传与艺术相结合,提出“史诗戏剧”和“问离效果”,强调演出中的理性因素梅氏体系——指梅兰芳戏剧体系,即中国戏曲体系梅兰芳是中国著名的京剧演员,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独树一帜如歌舞、对白、表演、杂技的综合性,道具、布景、动作的虚拟性,动作的舞蹈化,表情的程式化等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作权威的、系统的总结荒诞派——20世纪中叶在法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并流行的一个戏剧流派它一反过去传统的戏剧规律和特点,不是利用矛盾冲突构成情节,而是用毫无逻辑的、杂乱无章的情节,表达复杂的感情它又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其代表剧作是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