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乡镇中学学生辍学问题初探.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1254472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者简介:贾宝元(1960—)男,汉族,河北献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教育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教 学管理及语文教学研究农村乡镇中学学生辍学问题初探农村乡镇中学学生辍学问题初探贾宝元1 聂秋海2 (1、献县三堤口中学 河北 献县 062250 ;2、献县三堤口中学 河北 献县 062250)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农村乡镇中学辍学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农民心目中那挥之不去的读书 无用的观点的影响,农民无力供应学生读高中、读大学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直接原因, 大学毕业找工作难和大学生工作后待遇不理想是农民产生读书无用思想的根本原因学校、 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陈旧也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又一直接诱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考试过于 频繁让学困生、学差生不堪重负三是,学校课程设置残缺不全,使部分学生对学校失去 依恋总之在治辍问题上不能等待,但问题的根本解决都有待于国家经济发展来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 学生辍学 农民 读书无用 教师教学 繁重的作业 教学观念陈旧 课程设置 的残缺 国家经济发展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硬件建设也随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漂亮的教学楼,现代化教学设备纷纷走进了农村学校。

      “土桌子,泥孩子”的历史已经从农村学校中绝迹,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告别了农村学校的课堂广大农民也从国家的教育投入政策中得到了实惠,书本费、桌椅费等等一切费用都不用自己掏腰包了按理说,广大农民供孩子读书升学的愿望应该是更加强烈,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辍学的现象依然是屡禁不止,它依然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块痼疾尽管各级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诸如“一帮一”扶贫活动的开展,依法治辍措施的实施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调查发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初中这三年是辍学现象的高发期,而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初二下半年和初三上半年又是重灾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站在一个多年从事农村初中教育工作的教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一、 “读书无用”的阴影为什么在部分农民的心中挥之不去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有辍学的孩子的家庭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读书的多少,对家庭来说没有太多的实在意义笔者之一就居住在农村,就部分农民对子女辍学问题的无奈有切身的了解,就我们这一带来讲虽然现在较过去相比,广大农民在国家富民政策的鼓励下生活水平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年年有所增加,但是他们收入的增加和供孩子读书的费用相比还相差甚远,供孩子读小学、读初中还不成问题,自己家庭收入尚且能够承受,况且还有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免费政策的支持。

      但是再读高中和大学他们就不得不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支付的起孩子读书的费用问题了假如一个幸运的孩子考上了高中,那么在未来的几年里,带给其父母的除了快乐,还会有一张张沉甸甸的帐单就我们当地的情况而言一个几口之家的收入,一年也不过几千元而供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学费、书本费,资料费等等加起来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能够相抵就不错了,这还是统招生的情况,如果是择校生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入不敷出了读三年的高中起码也要四五万元,这让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农民如何承担的起呢读高中尚且如此,读大学就更令农民谈之色变了,那简直成了部分农村家庭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再说现在农村中学升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升学率极低,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实施了重点高中统招生指标下放到学校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在的中学每年也不过七八个指标 (最近几年,我们中学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大约将近一百来人 )我们学校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所得指标还算比较多的(其原因是一我们学校辍学率较低,二是我们学校几年来的教学成绩有目共睹,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我校指标相对来说还多一些) ,其他学校可想而知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实现上重点高中的梦想,更别做大学梦了这无形加剧了学生中途辍学的心理。

      况且农村大部分是多子女家庭,家庭的重负逼得家长们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认几个字认识自己就行了,不要有太高的想法” 试想孩子长期在这种两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学习动力的不足能不成必然吗!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他们也由衷体谅家长的艰辛和不易,他们也只好听天由命,从升入初一开始就有了辍学的念头,学习没有了动力,学习成绩越落越远,年龄小的时候家长怜惜孩子,即便孩子想辍学帮家长的忙,家长也不允许,等到了初二下半年,和初三上半年,自己觉得自己能够帮家长分担一点负担了,这时候家长出于无奈也不再勉强孩子在校读书了,孩子辍学也就成了必然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家长们心中那读书无用的阴影挥之不去的苦衷了;这还是其中的苦衷之一,假如孩子成功地考上了大学学业,几年的费用多少,拿得拿不出姑且不论,单就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就可能是其面临的最大一道槛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农村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竞争考大学,前者大部分只能考上一些末流的大学,毕业后工作很难落实,有的大专毕业生已经连续 5 年没有人找到如意的工作,只有回家种地或外出打工,而这是不需要读书也可以做到的花了很多钱念书却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这样的结果对农民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笔者曾于工作之余于邻居闲谈,偶尔谈到孩子的上学问题,邻居就坦言说:考上学与考不上学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打工挣钱你的孩子考上学了不也是打工吗,比我家的孩子不多挣,当时我是一脸尴尬,无言以对确实,他有三个孩子都没上完初中,按现在来讲,相比较而言混的还不错,一家子衣食无忧,其乐融融不像我到现在还在为儿子的将来操心我们这里有他这种观点的农民为数不少说到这里,在供孩子读大学这个问题上笔者还真有切身的体会,笔者之一有两个孩子读大学,大儿子三年大专已经读完,被天津一家汽车销售公司聘用,月薪两千来元,接踵而来的就面临着孩子结婚,买房等等现实问题,如何应付呢,况且二儿子还在读本三,每年将近两万元的费用,真是焦头烂额和那些孩子读完初中就工作的家庭来比简直没法比有固定收入的国家工作人员尚且如此,而那些农民遇到这种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他们的选择只好现实一点,孩子早些退学打工比什么都强农民想问题就是现实,想让他们心忧天下,那是不现实的,什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他们来说那不是他们要管的事,讲起道理来他们也知道知识的重要,他们也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等等一些道理,但关键是面前这一步怎么走过去,面前都过不去他们那里还顾得过将来如何呢。

      俺娃也不是那块料,是那块料俺也供不起,供得起将来也是打工,打工又比人家不上大学的不多挣钱,早晚是打工,就不如早些下来,还多挣个钱呢这就是一部分农民的思想写照,所以我们要想根治辍学问题谈何容易,笔者妄言:治辍的根本在于农民,农民问题要想彻底解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一是要让农民供得起孩子读书尤其是读高中、读大学,二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思想中的顾虑,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待遇低的问题,要让农民真真切切看到有知识和没有知识就是不一样要想实现这两点的哪一点不是几句空话就能解决问题的但我们坚信随着国家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民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到那时,多年来挥之不去的读书无用的阴影就会从农民的头脑中消失从而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辍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辍学问题的屡禁不止,呼吁学校及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上面笔者谈到农村乡镇中学学生辍学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农民存在的现实问题所造成的,但笔者也不否认学校办学思想和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虽然学生辍学严重时期是发生在初中三年学习阶段中,但这种现象的产生早就在小学阶段埋下了隐患,这里首先声明:笔者丝毫没有否定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成绩的意思。

      也没有为初中教育推卸责任的隐衷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调查表明,的确有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技能却没有掌握,以至于为其在初中的学习设下了层层的障碍而无法逾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学习技能而无法与初中的学习进行衔接课堂上讲的听不懂不会学习,就给该生的进一步学习带来了恶性后果,以至于学习无兴趣,上课无作为,作业完不成,教师不满意,同学瞧不起,家长不高兴,最后在众多的不如意中丧失学习信心,等待他的只有辍学一条路因为这种原因的辍学的学生在辍学的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不小笔者在这里讲一个我们学校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生的一个故事:上学年上学期刚刚开学不久,一天上午第三节课下了之后,初一一班的数学老师陈老师带着一个学生来到了校长办公室,见面之后陈老师满脸愁容的说,“校长,这孩子我没法教会了他到现在连小学二年级的两位数的除法都不会听到这里校长满脸狐疑,一脸的不相信,看到校长的表情,陈老师着急的说“不信,你问问他‘10÷2’怎么做校长半信半疑的给学生出了这道题,结果学生就是不会……像上面所举的例子,绝不是个别现象,上初中了达不到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学生不乏其人;这种现象也绝不是我们学校所独有。

      像这类学生能坚持到小学毕业已经实属不易,如何持到初中毕业很难想象通过这一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做深层次的思考,治理学生辍学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灾区虽然在初中,但小学阶段存在的隐患不容忽视要全面综合进行治理,只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诚然不能把在初中阶段辍学的罪过一股脑的全推给小学阶段,但的确部分学生的辍学原因就是在那个阶段产生的小学的情况是这样,到了中学阶段又怎样呢?笔者认为初中阶段诱发学生辍学的原因就更加突出:其一,上面所讲到的那部分在小学就没有培养好学习习惯和没有掌握好学习技能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就是老师观念再新,其效果也可想而知这类学生结果就是不等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其二,频繁的考试,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整天的埋在作业堆里而不能自拔没有任何欢乐可言,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学差生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诚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不能一股脑的推卸到教师身上因为他们不这样做,就面临着批评和评优、进职的无望;其三,尽管教育教学改革,提了这么多年,但是其效果甚微,原因是:1、部分教师本身素质不过关2、学校课改过程中缺乏高层次专业人士的专业引领3、学校由于财政问题又不能过多的给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坐井观天,视野狭窄给老师的课改带来更多更多的无奈。

      4、老师整天忙于教学没有多余的时间自己进行系统的学习一知半解使部分教师的课改不伦不类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综上所述原因,学校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涛声依旧——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缺乏公正的评价机制这些弊端的存在早已让那些早有辍学年头的学生的身心更加疲惫;其四,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因为是乡镇中学,在师资配备上成了成了上级主管部门考虑的盲区,尽管教育均衡的话题讲了这么多年,但真正的付诸实施还有很远的距离学校只能凑合着将中考必考科目开齐,至于其它科目,要么不开,要么随便找一位老师,不管其是否专业就剃了秃子当和尚,其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试想学生整天就是那么几节文化课,体育、音乐、美术等等都一概补上,即便是上也是敷衍了事对那些文化学习不突出而在某个方面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来讲无异于是一个灭顶之灾,想让这部分学生对学校有兴趣可能吗?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辍学当然这些问题既不能完全归罪于学校也不能完全归罪于老师毕竟有那么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问题不仅仅这四点,有这四点就足以使治理好乡镇中学的辍学问题的进程步履维艰当然乡镇中学学生的辍学问题,谈起来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其原因众多,且盘根错节,比如,职业教育办学状况和效果对农民来说不尽如人意,也是使农民产生读书无望念头的一个因素。

      再比如农民工进城后所产生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失缺的现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