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docx
2页六年级语文上册《才能来自勤奋》教案 教学目标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能从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⑶“汗水〞指什么?〔勤奋〕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拟,表明才能是怎么来的?2、揭题?才能来自勤奋》揭题解题:读课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才能来自勤奋〞的意思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点名了这个课题,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二、理清脉络:仔细读读首尾这俩自然段,认真想想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给课文分段三、检查预习:1、正音:馁、呕2、释义:毫不气馁、挑灯夜读、通宵达旦、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不胜举四、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2——4自然段〔1〕、指名逐节朗读〔2〕、思考:为了表明“才能来自勤奋〞,课文举了哪些人的事例?结合完成作业P6中的填表。
修改意见2、举例研读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读该段,思考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些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爱因斯坦并不聪慧?又从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他的“勤奋〞?A、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回顾课文,当时他的同学是怎样嘲讽、老师是怎样斥责他的B、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3〕、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因斯坦却毫不气馁,表现出了不凡的毅力,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请你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7年,终于〕〔4〕、按照上述学法学习爱迪生这一事例〔从不是神童、勤奋、惊人的成就等三个方面具体表明〕〔5〕、有感情地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P61、2、3、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天智并不聪颖,然而却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靠什么?二、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读该段,说说这是个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三、按照学习爱因斯坦的事例学习李时珍的事例,并体会“段首句子的作用四、朗读2——4自然段,概括这三个事例所揭示的道理五、朗读全文,小结领悟中心思想的办法,完成课后练习3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4、5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