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民族声乐中运用戏曲咬字行腔.docx
8页浅谈民族声乐中运用戏曲咬字行腔 杨 乐咬字行腔是戏曲演唱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整个戏曲的演唱效果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民族声乐要积极借鉴戏曲的咬字行腔,提升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戏曲咬字行腔,之后又分析戏曲咬字行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最后对戏曲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序言我国戏曲唱腔源远流长,与印度的梵剧和希腊戏剧共同组成世界三大剧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文化价值而戏曲的咬字唱腔对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戏曲艺术中重要的表演技术民族声乐作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具有多样的形式,也反映出我国民众的民族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讲戏曲艺术的咬字行腔与民族声乐全面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咬文行腔是戏曲表演艺术所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戏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对演唱者咬文的准确性和行腔的规范合理性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这也是充分表达戏曲韵味的重要要求之一与戏曲的三种主要唱法“民、美、通”不同,咬文行腔的特点鲜明,这也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我国人民十分重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咬文行腔自然受到广大学习者的关注与重视下面,笔者将对我国民族声乐中戏曲咬文行腔形式的运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一、戏曲咬字行腔方式的简介(一)戏曲咬字方式简介我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艺术价值极高而戏曲魅力需要演唱者“字正腔圆”,也就是要“吐字清晰、行腔规范、咬文准确”咬文行腔也是我国戏曲对演唱者发音吐字的具体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戏曲咬字的基本要求: 第一,声母方面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声母是一个字发音的第一个要素,决定着这个字的发音是否清晰和准确声母的发音主要包括五种:唇印、齿音、喉音、舌音以及牙音,也就说所谓的“五音”,这是由演唱者的呼吸器官发出气流并作用于上述五个部位形成阻碍而形成的发音这也是每个戏曲演唱者必须练习的基本功第二,韵母这是指除了声母和音调之外的发音,指的是“字韵之所归”为了增加戏曲语言的美感,使得戏曲声调呈现统一和谐的态势,戏曲中多利用诗词歌赋的韵律来使得戏曲语言带有一定的音乐性一般来说,戏曲中的韵母是由多个拍子构成的,演唱者在发音时要保持口型不变,一气呵成而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在母音上保持高位置的打开状态,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三,声调这是构成文字读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声母是文字读音的最重要要素,而韵母是成音的关键部门,声调则关系着字母的字义声调的合理与否也影响着戏曲表演者的咬文发音水平我国字母的声调主要分为四音,表达文字的真正内涵在戏曲编写的过程中,作曲者会根据曲调的不同在曲谱中加入前倚音或者后倚音,从而使得声调更加准确总之,咬字是戏曲艺术价值的充分体现,所有的演唱者都必须注意戏曲中的咬字,保证发音准确二)戏曲行腔种类介绍根据演唱技巧的不同,戏曲演唱的行腔可以分为收口腔、喇叭腔、橄榄腔、上滑腔、下滑腔、抛腔等二十多种类型在戏曲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必须要灵活运用这些行腔技巧,从而全面把握歌词语言和风格特征,表达歌曲的真情实感在我国所有的戏曲艺术中,昆曲是较为严谨的音乐行腔,它用曲谱和一些特殊的符号记载了“感情”而唱腔旋律的创作也为戏曲中韵味的散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演唱者在准确把握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将戏曲的情感表达出来行腔的应用和唱腔旋律的创作为戏曲唱腔的韵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演员运用不同的行腔,通过情感的演绎将演唱激发和情感充分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各种艺术性的加工工作,从而完整表现戏曲的艺术价值二、戏曲咬字行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民族声乐是建立在我国语言基础之上的,主要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混声唱法为主,其主要特点是吐气、行腔和韵味,并坚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演唱原则。
从广义上来说,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演唱、曲艺和戏曲三种风格,但是民族生育作品的形式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但是,从狭义上来说,民族声乐仅仅是指那些具有满足民间风格的[来自Www.L]歌曲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大多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风格,演唱者声音明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十分丰富,与我国人民的审美标准高度契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作品积极借鉴和发扬我国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传统演唱方法,戏曲演唱中的咬字行腔技巧更是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戏曲咬文行腔对民族声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在民族声乐语言的影响方面众所周知,我国传统声乐是由民歌、戏曲和曲艺三种形式组成的,充分表现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博大精深其中,戏曲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戏曲艺术作品,发挥了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与传统的民族声乐不同,现代民族声乐在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积极有益成分,主动借鉴西方国家的声乐理论的同时,也严格遵守着传统的演唱要求,包括咬文行腔的具体原则等民族声乐演唱中最基本的单位就是语言,这也是民族声乐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只有通过准确的咬字和悠扬的音调,我国声乐作品的魅力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戏曲的咬文行腔对于民族声乐语言方面发挥着支管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清晰表达声乐中的歌词,传递演唱者的真情实感,提升民族声乐的价值每一位声乐演唱者都必须努力学习咬字行腔技术,掌握相关的技术要求,从而提升自身的演唱艺术三、戏曲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我国民族声乐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得到了不断传承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审美要求就当前来说,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十分重视对“字”的追求这种追求也源于戏曲和曲艺艺术戏曲艺术要求演唱过程中,必须遵循“字正腔圆”的发音和语调原则民族声乐正是借鉴了戏曲艺术中的此点,通过赋予民歌语言节奏和旋律来表达语言的情感和内涵,并传达民歌作曲者的思想一)民族声乐对戏曲咬字行腔的继承及发展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声乐体系在不断地完善,演唱技术也不断提高,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民族声乐对戏曲咬字行腔的继承和发展进行分析:第一、民族歌曲要根据歌词语言来咬字和吐字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是在当地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曲的音调也是根据当地方言形成的,有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戏曲艺术十分讲究“字正腔圆”,只有把字唱好了,歌曲的神韵才能充分传达出来就目前来说,很多民族音乐演唱者仅重声不重字,歌词发音十分浑浊这导致歌曲的本土风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歌曲情感也不能有效传达所以,每个民歌演唱者都必须歌词的语言特征,运用最合理的咬字吐字的方式,并根据歌词的语音及遇到等,将字头、字尾等都读准确同时,我们都知道,生育语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夸张性的艺术特点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还要注意不同歌词语言的独特性例如,我国陕北民歌多运用向上的尾腔,民歌的语调上扬演唱者要充分把握歌曲语言的个性特点,在演唱过程中唤起广大听众对歌词语言的理解和共鸣另外,演唱者要避免吃字,避免观众因听不清字音而无法完整理解歌词的大意第二、民歌要根据语气进行咬字行腔歌词传递的是演唱者的真情实感但是,只有演唱者熟练掌握歌词的音乐特色和声韵特征,才能将歌词唱腔,清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情实感为了唱好,民歌演唱者要注意把握歌曲的语言情感特征,包括语气语调等语气的高低快慢会反映着个人的情绪,而歌曲的旋律节奏、高低变化等也能够体现出民歌作品的情绪同时,语调反映的是语音中除了音色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以及音强等方面的旋律特征。
语调是个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语调不同,歌曲表现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总之,民族声乐演唱者充分借鉴戏曲中的积极成分,重视语气语调等,积极处理声乐作品中的情感第三、民族声乐作品要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进行咬字行腔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民族声乐作品中的咬字行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民歌的风格、内容和情绪的不同而不同在戏曲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根据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来进行咬文和行腔而民族声乐演唱者则积极借鉴戏曲的咬字行腔方式,十分重视咬字吐字对情感表现的处理总之,从五四运动开始,我国很多民族音乐作品就开始借鉴戏曲的精华,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例如,《叫我如何不想他》、《湘累》吸收了京剧的唱腔“西皮”与“青衣”二黄组成成套唱腔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量的民族音乐曲目大量吸收了戏曲唱腔的优秀文化精髓再如,《江姐》则吸收了川剧、京剧中的多种唱腔,同时还借鉴了山西梆子和河北民间说唱法,使得歌曲更具韵味二)民族声乐中咬字行腔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民族声乐作品各方面都在不断地完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由于多种限制性因素的存在,我国民族声乐的咬字行腔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当前民族声乐中的咬字吐字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民族声乐演唱的效果。
首先,字头咬不准字头的发音主要是通过五个部位发音,而唇印的主要发音声母有b、p、m、f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条件的不同,人们在不同字母的发音方面存在混淆,例如湖南人民总是存在“h”与“f”混淆的情况,这些发音在汉语中来说是不正常的,字头发音不准确会对歌词的语义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次,字腹发音不准确字腹的发音在民歌演唱中占有主要地位,在整个音阶中开口最大、音色的最为饱满,但是很多演唱者都会忽视字符发音要字正腔圆的规则,在发音时没有将咽腔部门充分打开,导致声母、韵母会混淆再次,字尾问题很多民歌演唱者在字尾的发音处,并不能干净、利落地收住,大多拖泥带水,十分僵硬,这也会使得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不能通过演唱者充分表现出来为了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价值,演唱者要尽量保证吐字清晰、准确,紧密结合出声、归韵等技巧,合理掌握字音在行腔中,歌唱者要做到“以字行腔”,保证行腔圆滑和发音饱满四、总结戏曲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们民族声乐完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戏曲中的很多成分都能被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所借鉴民族声乐作品要与戏曲作品充分融合起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首先,民族声乐作品要积极借鉴戏曲咬字行腔和共鸣技术,从而使得民族声乐作品的音色更为明亮和甜美,要严格遵循戏曲中“字重腔轻”的基本规律。
民歌演唱者要努力学习戏曲行腔的发声方法,并准确把握字头、字腹和字尾,并用不同地声调表现歌曲,提升演唱者的歌曲表现力例如,在《故乡是北京》这首歌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积极借鉴戏曲的咬字和润腔的方法,从而使得歌曲中体现浓厚的京腔京味,提升歌曲的艺术效果其次,民族声乐作品要积极借鉴戏曲的唱腔,从而使得歌曲别具韵味和特殊民族声乐演唱者要积极借鉴和吸收戏曲唱腔中的韵味,从而使得民歌带有民族性的色彩例如,《采茶舞曲》的演唱过程中要积极借鉴越剧《雨前曲》的演唱特点,采用浙江民间音调“五声调式”和调式交替的素材,将采茶姑娘青春焕发的风貌充分表现出来,既能够表现浙江地区的地方风情,又能够突出浙江地区的人文特征,将歌曲的艺术魅力充分表达出来总之,我国民族声乐必须积极借鉴戏曲的演唱技法,在充分[来自www.lW5u.Com]表达歌曲情感的同时,提升歌曲的艺术价值这对于我国民歌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声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必须积极学习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做好文化的传承,弘扬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