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废水回用环评报告表CXL(共36页DOC).docx
36页……………………………………………………………最新资料推荐…………………………………………………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废水治理回用工程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4620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产过程中污水主要有磷酸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采取对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的水吸收手段后,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水冲泵污水将成为污水的主体该公司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用于工艺废水的生化处理,现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为50m3/d,且达标运行还不够稳定,也无法满足中水回用本次改造对吸收尾气的水冲泵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全部循环使用,实现污水的零排放本项目将现有50m3/d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扩建为2000m3/d的污水处理回用工程,项目的核心目的是将治理后的污水回用,实现节水效能,降低无组织排放的气态有机物,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综合治理和稳定达标运行2、建设性质及建设规模本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设计规模:2000m3/d。
3、服务范围污水处理站收水针对该公司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 m3/d工厂的污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工艺污水、水冲泵污水、生活污水4、建、构筑物单元设计本项目建筑物及构筑物,详见表1表1 建筑物及构筑物一览表序号构筑物名称单位数量建(构)筑物单体外形尺寸(L×B×H=m×m×m)备注1格栅池座14.0×3.6×2.7半地下式2隔油调节池座136.7×12.0×3.2半地下式3中和池座13.7×3.7×4.6半地下式4混凝池座13.7×3.7×4.6半地下式5一次沉淀池座213.7×3.7×4.6半地下式6水解酸化池座226.7×9.0×4.6半地下式7中间沉淀池座213.7×3.7×4.6半地下式8MBR反应池座1有效容积1194m3半地下式9除磷中和池座13.7×3.7×4.6半地下式10除磷混凝池座13.7×3.7×4.6半地下式11中间吸水池座17.7×2.2×4.6半地下式12污泥浓缩池座17.7×2.2×4.6半地下式13鼓风机房座16.9×5.0×4.5地上式14污泥脱水机房座18.8×5.0×4.5地上式15设备间座128.8×5.0×4.5地上式16配电间座15.5×5.0×4.5地上式废水处理站的布置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进水方向、排口位置、工艺流程等原则进行,站区周围布置绿化隔离带。
平面布置见附图3总平面布置图5、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的使用本项目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使用情况,详见表2表2 主要设备、材料使用情况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厂家或产地1回转式格栅1.5m宽,栅宽20mm2套2提升泵KCL75052H-nan-ccn45m3/h,H=5m3.7kw3台自耦合系统3套3中和、混凝搅拌器0.75KW4套附属系统4套4水解酸化设备潜水搅拌机QJB1.5/8-4001.5kw6套提升装置1.5t6套5平流池刮泥机跨度3.7m2台附属系统2套6MBR处理系统膜8400m2膜配套系统40套出水系统4套消毒系统1套反冲洗系统1套电动提升装置2套7污泥预浓缩设备1套附属搅拌机0.75KW1套8污泥脱水成套设备带宽1.0m1套9鼓风机组SSR1505套噪声治理1套10自动控制系统1套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表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数量比例1用地面积2435100%2建筑物占地面积28211.6%3构筑物面积147060.4%4道路面积38815.9%5绿化29512.1%7、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371.3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561.3万元,地方财政支持260万元,申请环保专项资金补助550万元。
8、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 给水、排水厂区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各种冲洗水和生活污水以上废水经厂内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回用,厂区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2)采暖本工程的供热依托现有8t/h燃煤锅炉3)供电厂内变压器引380V工业交流电源供处理工程用电 8、工作制度及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9人,三班制,年工作365天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七日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12:50:58本项目水平衡图如图1所示m3/dm3/dm3/dm3/dm3/dm3/dm3/dm3/d补充新鲜水253 m3/dm3/dm3/dm3/dm3/dm3/dm3/dm3/dm3/dm3/dm3/d回用水入口水量1703m3/d208 m3/d208t/d 图1 本项目水平衡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1) 工艺废气表4 厂界大气监测数据最大值监测点位氯化氢氯气苯厂界西南(厂址上风向)0.510.0360.013厂界北(下风口)0.1200.0550.013厂界东北(下风口)0.1200.0450.016厂界东(下风口)0.0930.0580.0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0.200.400.40可见,厂内特征污染物氯化氢、氯气和苯的厂界浓度达标。
2) 锅炉废气该厂现有锅炉房一座,共有3台4 t/h燃煤锅炉,其烟囱高度45m,其中一台备用,两台用于生产和采暖烟气验收结果监测监测数据见下表表5 烟气监测结果 mg/m3项目排放浓度排放标准*SO2387.3250烟尘150.5100注:* DB12/151-200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MW,Ⅱ时段在用锅炉)英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锅炉烟气排放,SO2、烟尘不满足DB12/151-200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7MW,Ⅱ时段)标准要求3) 废水表6 废水监测结果 mg/L(pH值除外)污染因子pH值CODcrSS磷酸盐(以P计)油类处理前6.35~6.90459~89071~1110.036~0.0714.74~15.98处理后8.10~8.3210.0~77.640.0~44.00.010~0.0140.36~0.53标准值*6~91501501.010注:*排放标准为GB8978-1996(二级,其它排放单位)厂内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满足GB8978-1996(二级,其它排放单位)要求该厂为杜绝装置的无组织排放,计划将生产设备旋片式真空泵替换为水冲泵,水冲泵的水吸收夹带尾气中的有机挥发组分,这部分废水量约为1700m3/d,该厂现处理能力为50 m3/d的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能满足设备更换后厂内废水处理量的要求。
4) 噪声厂界噪声值范围:昼间45~54.4 dB(A),夜间40.0~47.5 dB(A),英力厂界现状昼、夜间噪声值均达标2. 现有环境问题(1)燃煤锅炉烟尘、SO2排放浓度超过DB12/151-200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Ⅱ时段)标准要求2)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厂内废水处理量的要求,现有废水排入附近沟渠,没有合理的排放去向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2. 自然环境(1)气候项目所处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北依燕山,东临渤海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北风,干燥寒冷;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偏南风,湿润多雨全年平均气温为11.6℃年平均降水量578.3mm,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冬季最少,仅占2%本地区主导风向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2m/S水分蒸发量年平均为1683mm至1912mm,最大蒸发量曾达到2673.3 mm,平均相对湿度61%,平均气压1616.6Pa,平均日照时数2612.6小时2)地质地貌新生代松散沉积物覆盖,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海拔最高11.3m,最低1.3m。
武清区处于华北沉降带的冀中拗陷北部,影响较大的断裂带有两组,一组是北北东向断裂带,另一组是北北西向断裂带,这些断裂带控制着境内地层分布、矿产形成、地震活动及地表沉降等厂址地质结构不处于断裂带位置地貌类型按成因分为冲积平原和海积冲积平原,表现地形有微倾斜平地、低平地、缓岗、洼地、河漫滩、人为地形等3)土壤和植被全区土地面积23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9.4万亩,占总面积的60%近年来由于水利、交通和基建项目不断发展,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全区土壤大部分为普通潮土,占75.9%,盐化潮土占16.2%,湿潮土占7.9%植物资源有野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二类野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洼地、沼泽、沙岗、盐碱地等处;人工植被分布于村落、河堤、道路两侧主要科目有乔木和果木,此外是农作物、花卉等4)水环境状况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位:mg/m3 项 目时 间SO2NO2TSP1月0.0480.0450.2112月0.0500.0350.2123月0.0440.0430.1924月0.0240.0350.1935月0.0160.0330.1946月0.0150.0360.1997月0.0150.0300.1898月0.0130.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