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新课改下“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zhou).doc
4页浅议新课改下“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高新区磻溪镇斜坡小学 王周礼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后进生”,每个老师,都会遇到所谓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常常因学习成绩“挂红灯”而让老师困惑,这些“问题”常因一时无法解决而让老师尴尬新课改倡导的“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寻求探究解决“问题学生”的途径和方法亦是每一位教师思考的话题一、明确“问题学生”“问题”形成原因,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基础 “问题学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究其原因通常都是长期施加在孩子身上的负能量不断累积的结果,其中不乏有教师本人负面作用的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为了抓考试成绩,抓升学率,教师往往会把那些“学困生”“双差生”另类看待,区别处理,一次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和消除,造成了这些学生知识链短接,学习基础差,进而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造成严重的厌学心理情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留下终身的遗憾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成了被教育遗忘的角落,且此现象愈来愈严重,“问题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有增无减某校五年级学生姜某和任某从一年级起学习成绩差,老师每次上课,作业,考试都是“另类”看待,在学习上老师很少重视,长此以往这两名学生也是“破罐子破摔”,从不把学习当回事,迟到,旷课,不交作业,打架等坏行为时常发生,在校影响极坏,这不光对自己造成了危害,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真可谓“一个老鼠害一锅饭”,至今改办的“问题学生”已发展为五人之多,给老师造成了较大的教育压力。
二、重视“问题学生”“问题”存在因素,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根本常言道:困难是弹簧,你若它就强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其实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重视“问题”的存在,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终有一天就会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另外“问题学生”本人在教师的重视下不良行为会有所收敛,有所改正,慢慢的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自己驱使自己朝良性的轨道上发展三、探究“问题学生”“问题”解决之道,是转化“问题学生”的途径课改模式的成功范例杜郎口中学,在“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引下,成功研制并推行了“三三六”模式,侧重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先例洋思中学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个家长满意”为办学理念,实施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它不仅揭示了学生认知规律,而且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创造了文明全国的洋思经验可见,成功的教学改革并没有将“问题学生”排斥在外,而是注重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倡导新教师在教育思想上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其中一点就是教育要多一点人性,多一点对于那些弱势学生的怜悯,多一点同情和关爱。
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迟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就像有人说,教师的教鞭下有瓦特,教师的眼神里有钢琴天才朗朗,教师的手里也有国家的明天可以见得,帮助“问题学生”建立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应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引领、点燃、唤醒、激励“问题学生”展示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在课外,经常用教师的爱心与“问题学生”沟通,敞开心扉同“问题学生”交流,不管差生“问题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遇到学习上的障碍,教师都要用爱心和耐心帮助“问题学生”进行疏导,这样,以后不管老师用怎样的方式批评教育“问题学生”,他们始终会认为老师是为他们好长此以往,就会为他们架设起相互信任的桥梁,“问题学生”就会在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我班的女学生姜某刚转来时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上课从不发言,也不交作业,老师几次和该学生谈话都是低头不语,让人很是着急,和家长交流后得知该学生年龄较小,家长经常在家因其作业拖拉轻则骂,重则打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胆小荒唐,性格内向,学习没有信心,不愿和大人交流等,后来我利用课间主动和该同学一起活动,交流谈话,不失时机给该同学将一些简单的习题,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一些较简单的习题让她在班级展示,两月多过后,在期中检测时该生竟然破天荒及格,这给了我不小的启示。
改变班级对“问题学生”的歧视态度和话语,为“问题学生”的转化创造外部条件让班级的同学理解、认同“问题学生”,共同营造一种相互关爱、温馨的环境与氛围,让“问题学生”感受到兄弟姐妹的情谊和家一般的温暖,给“问题学生”的成长提供宽松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最后教师应及时和“问题学生”的家庭沟通,共同分析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将问题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总之,“问题学生”呈现的问题,诱因很多,不要期望一剂药就会受到明显的效果要允许学生反复,又要坚信持之以恒的去做转化工作一定会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