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内容主题的异同.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9776803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4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内容主题的异同 摘 要:《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范仲淹的名作;《醉翁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欧阳修的名作范仲淹遭贬后,受同时遭贬的好友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表达出效法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好友并勉励自己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欧阳修遭贬后却不计个人得失,实行“宽简而不扰”的政风,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醉翁亭记》正是作者“与民同乐”的亲民情怀的表达和流露从表面看,二者主题不同,情怀各异,实则内容主题有很多相同之处关键词:《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主题;思想;异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九年义务教育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两篇名篇,很有容量和分量,也十分重要,几乎在历年中考中均有考查和涉及这两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较高,重难点多:除熟练背诵、积累重点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差别、词类活用等)、熟练翻译、掌握内容外,对主题思想情感的理解是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就主题思想的异同方面作浅析。

      一、两位作者的境遇相同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同样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将成,请范仲淹作记,范仲淹虽然贬谪放逐,身处江湖,却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此而成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却不计个人得失,实行“宽简而不扰”的政风,取得了显著政绩,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醉翁亭记》正是作者在遭贬谪时的真情流露二、心路历程和思想境界相同遭遇相同的处境,均被排挤贬谪,试问,两人心中怎能不忧郁、不愤慨?如作者在《岳阳楼记》中的真实流露:“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很快,他们就从个人的小我天地中走了出来,不再计较个人得失,如《岳阳楼记》中:“予常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从中体现出他们一心为国家、为天下黎民百姓谋利益、谋幸福的情怀。

      三、借景抒怀的叙写方式相同《岳阳楼记》通过对洞庭湖浩浩荡荡、气势宏大的湖面景象和对岳阳楼阴天“满目萧然”和晴天“春和景明”的景象变化的描写来表现主题;而《醉翁亭记》通过滁州琅琊山朝暮和四时气象美景的变化描绘来表现主题,叙写方式相同四、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本质上相同《岳阳楼记》要表达的是“先忧后乐”的情怀和思想先写迁客骚人“阴悲晴喜”,其心情随环境、外物和自己的处境遭遇而变化遭贬忧愁悲愤,升迁“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计较个人得失,走不出“小我”天地而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身遭贬或经历磨难打击,却始终不计个人得失,放下“小我”,走出个人或喜或悲的境地,一心为国为民着想从“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对比中,突出古仁人心胸的宽广、境界的高远,胸中始终装着黎民百姓和家国天下的情怀作者正是要通过记文,与好友共勉:向古仁人学习,要尽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国家和百姓计,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真正做到忧国忧民、先忧后乐《醉翁亭记》要表达的则是“与民同乐”的情怀和思想贬官并没有让欧阳修就此沉沦而一蹶不振,他却能忘却自己的得失,到任滁州,就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生活,不到两年,就能将滁州治理得社会和谐,百姓和乐。

      这一方面突出欧阳修的治国大才,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黎民百姓、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的表现看着自己治理下的滁州社会和谐安宁、百姓生活幸福,作者怎能不由衷地高兴呢?再者,作者能突破古代官和民之间等级森严的界限,与百姓同食、同饮、同乐,更体现出他是真正“亲民”、心系百姓的好官滁州琅琊山的美景,醉翁亭的美名,太守和挚友用醴泉的水自酿的美酒,用山中野菜做成的“太守宴”美食,太守和滁州百姓同食同飲同乐,滁州百姓游山玩水、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场景……这一切早已让作者心醉!这在《醉翁亭记》中有很好的证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等,都是欧阳修忘却自我、心系百姓的真实流露而最终突出的主题只有一个:忘却个人得失,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五、内容和主题表达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主题表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重在表达“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情怀,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侧重表达“与民同乐”的情怀,侧重点虽不同,实则都是“爱国爱民”的统一总之,《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千古名篇,十分重要,对每一个学习这两篇名篇的人而言,能熟练背诵、深入理解内容及主题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王金伟,崔晶.《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述[J].中学语文教学,2016(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