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曹刘坐啸虎生风中的曹辩.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3845249
  • 上传时间:2021-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研究-“曹刘坐啸虎生风”中的“曹”辩   “曹刘坐啸虎生风”出自元好问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对其中“曹”之争议由来已久,主要分为四种观点:一、指曹植;二、指曹操;三、指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四、指以曹氏为代表的建安文风历来的评注者都认为是曹植,如郭绍虞先生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中就这样认为;大部分的文学史也采用第一种观点,如袁行霈文学史他们认为从历代诗家评论来看,诗歌史上,曹刘并列,一般当是指曹植、刘桢,如钟嵘《诗品》:“昔曹刘殆文章之圣及杜甫寄高适诗“方驾曹刘不啻过”之语,其义原指曹植、刘桢,故《沧浪诗话》之论“曹刘体”云:“子建、公干也《诗品》论曹植诗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论刘桢诗则谓“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此后元稹之论杜诗亦有“气夺曹刘”之语,正同“坐啸虎生风”之意我更倾向于“曹”仅指曹操我的理由申述如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这首诗“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的两个“刘”其中“曹刘”中的“刘”应该指刘桢而不像其他人认为的的可能是刘备或刘琨因为刘备不是诗人很难把他作为诗的评论参照刘琨最后一句已经出现,作为金代大诗人不会犯重复的低级错误。

      因此“刘”指刘琨无疑但我不能苟同于其他人“曹”指曹操的说法下面先从曹操和曹植的生平和性格,来区分“曹”指的是谁从二人的生平和性格来讲,与元好问性格最切合的应该是曹操曹操从年轻之时便开始争霸天下,一生戎马倥骢,但是最终也未完成统一天下登基称帝的愿望,赤壁兵败之后郁郁而终曹操的诗大多作于中年之后,此时的曹操虽未称帝但也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手握天下大权、极享荣华富贵更是有一班文臣歌功颂德意气风发美中不足的是争霸天下的道路上遇到了两个强劲的对手刘备和孙权,阻挡了其争霸的道路,同时随着岁月的流失,身体渐渐老去,毕竟时不待人满身戎装的曹操立于马上,手握宝剑,面对汹涌澎湃的沧海,发出了他悲凉的声音“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深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啊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想到人生的最大遗憾—-死亡,怎能不生悲凉之意可是曹操的悲凉之外还有壮志凌云,万般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豪情直冲云霄丰富的人生经历,权倾天下的霸气,敏捷的才思,这都使得他的诗具有浑厚的庞大气魄,沉郁顿挫,如泰山压顶。

      但同时其壮志未酬,心中亦有大不快之事,他的诗又带有悲凉之气从这点上说曹操是建安诗风慷慨悲凉的最典型代表,其他诗人皆不及  与其父曹操相比,曹植诗中则缺乏那种更为浑厚的底蕴这与曹植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相关,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少年曹植虽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但很快便安定下来,过上富家公子斗鸡走马、宴饮无暇的糜烂生活《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可以说是整日无所事事虽然并没有完全沉迷在这种整日斗鸡走马的把戏里,前期有些诗篇可看出积极进取之精神,如《白马篇》描写渴望征战沙场,但是少年公子的放浪形骸的性格特征,导致他的诗文与其父的诗篇相比略显稚气这也是年龄所致无可厚非2.其父死后生存环境大变,其兄曹丕登上皇位之后深忌曹植之才,对曹植的猜忌加深,老想找机会除掉心头大患幸亏有“七步之才”,才未曾被杀掉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曹丕将其幽禁在封地,人身自由受限制此时更没了征战沙场的机会,更不用说横槊赋诗了前期还可以想象征战沙场,现在连想也不敢想了,整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郁郁寡欢,神情恍惚有如此之变故,曹植诗其悲凉之情出已!“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当墙欲高行》其悲凉之情可知已但是他的悲凉是一种近乎残忍消极弃世的悲凉,婉约如柔美的女子;而其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浪漫的悲凉,豪壮刚硬的男子。

      两者的悲凉缺乏意义上的统一朱光潜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曾经说到关于曹植诗的问题:“曹植当时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他开始是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所谓起调多工,……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识的的讲究作诗大不同于以前了,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的确具有美学上的巨大意义其实就其艺术成就来说,曹植的众多诗作比不上曹丕的一首《燕歌行》……钟嵘把好多并无多少内容之中雕饰的文章列为上品……”由此曹操在诗风上似乎更胜一筹,更能代表建安诗风的慷慨悲凉  我们在看一下关于元好问的写诗论诗风格元好问本人一生也是命运多舛,金灭亡之后他隐遁故乡过起来遗民生活其晚年好游名山大川,其诗多写祖国河山秀丽,显示出他的博大胸襟,他的诗“味醇厚、耐人咀嚼”元好问不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试论家在《论诗十三首》中其主张诗要天然真纯,反对堆砌雕琢,提倡豪放刚健,反对纤弱柔糜积极主张恢复建安以来的文学传统因为建安时代的文学,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诗风慷慨悲凉,笔触刚健遒劲,时代气息浓厚赞同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十分重视思想内容—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体验—表现为风。

      从他写诗的胸襟和论诗的风格,在感情上元好问更接近曹操  最后看一下这首诗“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诗中“虎生风”出自《易乾》“云从龙,虎生风”借以形容曹刘诗歌的慷慨悲凉,从这点讲曹操比曹植更具虎气刘越石前面已经提到就是西晋的大将军刘琨《晋书列传第三十二刘琨(子群 琨兄舆 舆子演 祖逖)》: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在晋阳,常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刘琨也是为才思敏捷豪气冲天的统军大帅文学史中曾经这样评价刘琨的诗风“用血泪写下他的坚强意志和悲慨意绪,有刚健雄放之情致从这点讲曹操与刘琨可比之处—同为领兵统帅,都才华横溢诗风悲慨再就是“横槊”二字,它是横槊赋诗的缩写横槊”为曹操之专利,应是定论不单东坡《前赤壁赋》有语提及,就是赵宋前很多诗词也有描述元遗山之后的元曲,诗词就更多以“横槊”专属曹操了又印证了“曹”指的是曹操  综上看法,在我看来“曹”指的是曹操,而不是曹植或其他。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中文三班)-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