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11页湖北省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下午 15:00——17:00 试卷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Fe-56 Cu-64 Ag-108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4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至 10 题每题 2 分、 11 至 18 题每题 3 分,共 44 分)1. 下列事实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0.1 mol/L 的氨水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0.1 mol/L 的氯化铵溶液的 pH 约为 5 ③在相同条件下,氨水的导电性比强碱溶液弱 ④氨水受热分解挥发出氨气 ⑤在氨水中存在NH3·H2O 分子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④ D.②④2.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的水量变化的下列各曲线 图中,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 60℃时,NaCl 溶液的 pH7 的碱性溶液中D. 相同温度下,1 mol·L -1 氨水与 0.5 mol·L-1 氨水中 c(OH- )之比是 2∶14.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 )A.NaCl 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B.明矾净水C.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D.FeCl 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 Fe(OH)3胶体5.盐 MN 溶于水存在如下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N 是强电解 B.N - 结合 H+ 的能力一定比 OH- 强C.该过程使溶液中的 c(OH- )>c(H+ ) D.溶液中存在 c(HN)= c(OH- )- c(H+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 的溶液中:Fe 2+ 、NO 3- 、SO 42- 、Na +B.由水电离的 c(H+ )=1×10 -14 mol·L-1 的溶液中:Ca 2+ 、K + 、Cl - 、CH 3COO-C. c(Fe3+ )=0.1 mol·L -1 的溶液中: K+ 、ClO - 、SO 42- 、SCN -D. c(H+ )/c(OH- )=10 12的溶液中:NH 、Al 3+ 、NO 、Cl -+ 4 - 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 sp只与 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 Ksp(ZnS)>K sp(CuS),所以 ZnS 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CuS 沉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8.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足量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物质),溶液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NaCl(盐酸) B.NaOH(NaOH) C.A gNO3( Ag2O) D.CuSO 4[Cu(OH)2]9.实验发现,在 FeCl3 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后,Fe 3+立即被还原成 Fe2+。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 — =Zn2+B.Pt 电极表面生成大量气泡C.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D.生成的 Fe2+通过盐桥可以和锌直接反应生成 Fe10.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a 极:Cu 2+ +2e - =Cu,b 极:Fe-2e - =Fe 2+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a 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C. a、b 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1.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3 的 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 0.2NAB.1 mol OH - 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 NA个电子C.铜的电解精炼时,阳极上每转移 2mol 电子时就溶解铜原子 NA个D.1mol/L 的 Na2CO3 溶液中 CO32- 粒子数目小于 NA12. 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 Kw 间的关系: B>C>A=D=EB.C 点一定是纯水C. D 点可能是醋酸溶液,E 点可能是醋酸钠溶液D.100℃时,将 pH=2 的硫酸与 pH=10 的 KOH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1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 Na2CO3 溶液:c(OH - )=c (HCO3- )+c (H+ )+2c(H 2CO3)B.0.1 mol/L NH4Cl 溶液:c (NH )=c(Cl -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 + )>c(CH 3COO- )>c(H + )>c(OH - )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 pH=5 的混合溶液:c(Na + )>c(NO 3- )14.下图为 Mg—NaClO 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作 Y 电极B.电池工作时 Na+向负极移动C.废液的 pH 大于 NaClO 溶液的 pHD.X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lO- +2H2O-4e - = ClO3- +4H+15. 如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 CuCl2 溶液,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源 a 极为负极 B.KI—淀粉溶液会变蓝 C.可以将惰性电极Ⅰ换为铜棒D.惰性电极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u-2e - =Cu2+16. 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 1L 1mol﹒L -1 食盐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键 K 与 N 连接,铁被保护不会腐蚀B.若电键 K 与 N 连接,正极反应式是 4OH- -4e-=2H2O+O2↑ C.若电键 K 与 M 连接,将石墨棒换成铜棒可实现铁棒上镀铜D.若电键 K 与 M 连接,当两极共产生 28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生成 1 mol NaOH17.现有等体积的 Ba(OH)2、KOH 和 NH3·H2O 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 V1 L、V 2 L、V 3 L 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前三种溶液 pH 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则 KOH 溶液 pH 最大B.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 V1>V 2>V 3C.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则 V1>V 2>V 3D.若混合前三种溶液 pH 相等,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则 V1>V 2>V 318.常温下,向 20 mL 0.2 mol/L H2A 溶液中滴加 0.2 moI/L NaOH 溶液。
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 I 代表 H2A,Ⅱ代表 HAˉ,Ⅲ代表 A2ˉ)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V[NaOH(aq)] =20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c(HAˉ)>c(H +)>c(A 2ˉ)>c(OHˉ)B.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A 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 H2A 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H 2A= HAˉ +H+D.向 NaHA 溶液加入水稀释的过程中,pH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6 分)二、填空题(每空均为 1 分,共 56 分)19. (5 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HCHO)法测定(NH 4)2SO4 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 +6HCHO =3H+ +6H 2O+(CH 2)6N4H+ [滴定时,1 mol (CH2)6N4H+ 与 l mol H+ 相当,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I 称取样品 1.500 g步骤 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 III 移取 25.00 mL 样品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 min 后,加入 1~2 滴酚酞试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 2 次1 )根据步骤 III 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 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填“ 偏高”、 “偏低”或“ 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填“ 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④滴定达到终点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标准溶液的 体积/mL[来源:Z+xx+k.Com]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来源]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1 25.00 1.02 21.032 25.00 2.00 21.993 25.00 0.20 20.20若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1010 mol·L-1 ,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n×10-3/molV[NaOH(aq)]/mL20. (11 分) (1)pH=13 的 CH3COONa 溶液加水稀释 100 倍后 ,pH 11(填“>”“=”或“”“=”或“”“=”或“”“=”或“ 加水稀释使平衡 CH3COO-+H2O CH3COOH+OH-右移 >(2 ) ①=②>③ (3 ) 碱 > 酸 < (4 ) ①酚酞 ②C ③ 5×10ˉ4 21. ( 7 分)(1 ) Na2CO3 NH4Cl Ba(OH)2 Na2SO4(2 ) 10-6 (3 ) 3 : 2 (4 ) c(OH- )>c(Cl - )=c(Ba 2+)>c(NH 4+)>c(H +) 22.(8 分)(1)酸 (2)BD (3)①H 2C2O4+OH - ===HC2O +H 2O ②= > ③KHC 2O4 = - 4④ c(C2O )> c(OH- )> c(HC2O )> c(H2C2O4)2-4 - 423.(10 分) Ⅰ.(1)Fe+Cu 2+ ===Fe2+ +Cu 0.2(2)2H+ +2e - ===H2↑ 酸性 NH +H 2O NH3·H2O+H ++ 4(3) 阴 2Cl - -2e - ===Cl2↑Ⅱ.(1)①0.005 ②Cu 2+ +2e - ===Cu 2H + +2e - ===H2↑(共 1 分) ③0.02524. ( 9 分)(1 ) MnCO3+2H += Mn2++CO 2↑+H 2O(2 ) 1.9 3.2(3 ) Al(OH)3、 Fe(OH)3 Mn2+、Mg 2+、NH 4+(4 ) MnO2+2Fe2++4H+=Mn2++2Fe3++2H2O(5 ) 负极 4OH--4e -= O2↑+2H 2O(6 ) Mn2+-2e -+2H 2O= MnO2+4H +25. ( 6 分)(1)2Cl - +2H 2O 2OH- +H 2↑+Cl 2↑= = = = =电 解 (2)BD(3)2H ++2e - = H2↑ (或 2H2O+2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