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10页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1.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课文 在井冈山艰难斗争的年月,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落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光明了注视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深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很多光芒着作,指明白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2.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教案 一、观赏图片,引出课题 1、依次出示“鹳雀楼”“同安钟楼”“八角楼”图片 2、学习“楼”你们知道八角楼是如何得名的吗?学生汇报,借助图片介绍“八角楼”:由于小楼的屋顶是八个角,所以叫八角楼出示生字卡片:观看“楼”,为什么是“木字旁”?教师相机点拨:“楼”形声字,古代建楼大多用木质材料,所以“楼”是木字旁可以组成词语如“楼房,高楼,楼道”如何把“楼”字写好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边唱笔顺歌,边书空“楼”字,书空完,描一个写一个。
教师完整板书“八角楼上” 3、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八角楼上,看看那儿发生了什么故事?一起读课题:15八角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八角楼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情?用方框标出人名,用波浪线标出表示做什么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毛主席写文章,你能看着板书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谁)在八角楼上(做什么) 3、出示插图,介绍毛主席同学们对图片上的人物了解吗?指名说,相机补充毛主席资料强调毛主席是个伟人毛主席是在什么年月,什么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呢? 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毛主席是在什么年月,什么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呢? 2、生汇报,读句子 3、随文识字“争”出示生字卡片,正音,在语境中识记斗争”在课文中指和敌人战斗通过组词“战斗、争吵、争第一”加强记忆 4、随文识字“代”,生字卡片,正音,组词识记可以组词“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引导学生体会“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在……年月”一般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5、指导朗读知道了什么是战斗?什么是年月?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句。
读得很精确,很流利叙述了一个故事的开头全班一起读 6、随文识词,指导朗读谁来猜一猜“夜幕降落”是什么意思?教师相机借助图片补充:到了夜晚,天色慢慢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落”提示学生“临”有来到的意思,词“降临、临时”帮忙稳固识记课文是写毛主席只有一次在夜幕降落的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6、学习“每当……就……”“每当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用找近义词“每次、每回、只要”,用替换词语的方式送回句子再读这句话这一句前后关联严密,示意了毛主席每晚都坚持工作,朗读时要一气呵成,引出下文 四、细读品尝,读写融合 1、谁来读一读其次句评价朗读:教师听出来了有好几次夜幕降落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现在教师听出了明显次数多了这个同学读出了每晚毛主席都坚持工作,真了不起我们也学着她一起读一读吧 2、这个每当就”就把毛主席坚持工作的每一天都写下来,你们能仿照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3、指名说,教师点评 4、动笔写一写 5、让我们把自己写的读给同桌听指名展现来读 五、生字教学,写好笔画 学习生字“年和夜”。
1、一看构造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2、教师点评“年、夜”是上下构造,“年”字横画较多,留意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终一横最长,留意笔顺,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夜”留意右下局部不要写成“夕” 3、范写“年、夜”,学生书空,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察批阅点评 3.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教案 课时目标: 1、熟悉“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3个字初步了解“夜幕降落、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看图,初步了解内容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启发质疑:通过课题,你想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吗? 2、出示局部插图,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毛泽东是带着中国人民*旧社会、开创新天地的宏大首领 3、教师出示整个插图,引导学生整体观看画面,启发学生思索: (1)图上画的是谁?他正在干什么? 预设: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预设:毛主席穿着薄弱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厉,似乎在想问题 (3)桌子上有什么? 预设:桌子上有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引导:结合插图,细看毛主席的穿着与简陋的环境,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1:当时的条件很艰难,毛主席克制重重困难坚持革命 预设2:毛主席生活特殊简朴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在茅坪村八角楼上工作的毛主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准时正音 薄毯子()夜幕降落() 三、分组识记生词,巧用方法理解 出示字词,认读理解字词 第一组:八角楼、斗争、年月、夜幕降落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观看字形 (3)沟通方法:你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吗?你能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其中的生字? 预设1:“楼”是个形声字,“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楼大多是用木材筑成的。
预设2:可以用“净”减去“7“的方法识记“争”的字形,“斗争“就是指和敌人战斗 预设3:“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除了“年月”,还可以组词“古代、现代、当代”等 预设4:“临“有来到的意思,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欢送光临” 讲解:到了夜晚,天色慢慢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落” (4)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组词,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景象? 预设: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到每当夜幕降落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始终在工作 其次组:握、注视、发觉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一做动作,说说这三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运用:你能试着用“注视”或“发觉”说一句话吗? 预设1:王教师悄悄地注视着纪念碑,身边人来人往都没有发觉 预设2:大家注视着这幅漂亮的画 (3)引导学生读词语的同时想象画面,说说毛主席注视着星星之火时可能在思索什么 预设1: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成功 预设2: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着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成功 第三组:腊、章、油 (1)出示生字“腊、章、油”,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同桌先相互沟通,然后全班汇报沟通 预设:“腊”用换一换的方法,借助熟字“错”来识记;“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油”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 (2)引导学生给这三个字组词:腊肉、腊八粥;文章、公章、盖章;加油、汽油、奶油 四、练习书写生字 1、出示“楼、年、夜”三个生字,请学生观看字形,并根据构造分类楼”是左右构造,“年”是独体字,“夜”是上下构造) 2、学写“楼”字 ①课件出示“楼”字,引导学生观看,说说写好这个字需要留意什么 ②教师范写“楼”字,引导学生留意汉字笔画的避让,“木”作偏旁时,最终一笔捺变成点引导学生留意“娄”的上下两局部都要写得略扁学生仔细观看并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提示要求:看清位置、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比品评 教师提示学生留意写字姿态,巡察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问题并订正 ④教师展现书写的优秀作业并评价;学生再练写 3、学写“年、夜” ①教师范写“年、夜”,提示书写要点:“年”字横画较多,留意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终一横最长,留意笔顺,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夜”留意右下局部的笔顺是撇、横撇、点、捺,不要写成“夕”。
②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再次练写 五、回归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预设: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其次句写了每天晚上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2、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落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分层次理解句意 (1)指名读句子,画出“每当……就……“这一组关联词语 (2)提问:句子中的“每当”是什么意思?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句话说明白什么 预设:“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这句话告知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 (3)点拨:去掉“每当”行不行? 预设:不行,“每当“说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落的时候点燃灯火,每天如此,从不连续,表现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3、启发思索: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在怎样工作呢?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象画面,练读第1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要求:读好停顿,留意连贯,边读边想象毛主席夜以继日工作的状态 (2)教师范读,提示:找出教师着重突出了哪些词语艰难斗争、毛主席、夜幕降落) 教师重读这几个词语,学生边听边体会。
(3)指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总结 小结:在井冈山艰难斗争的年月,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毛主席是怎样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我们下节课连续学习 2.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革命传统训练篇目,通过革命首领的事迹传承红色文化经典本课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学生在阅读上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生活距离文中环境差距较大所以在课堂伊始,介绍清晰当时的历史背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非常必要文中的“星星之火”有表层和深层含义,学生对其深层含义的理解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展讲授、介绍,帮忙学生体会、理解 3.小学二年级语文《八角楼上》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力求落实生字词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主席的宏大形象在指导书写生字时,随文识记,分散难点,先结合课题指导学生写好“楼”,并结合组词理解字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