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农业种子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1051478
  • 上传时间:2021-08-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业种子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唐山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1-11-0913:17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作者:佚名点击: 247次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结构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开放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唐山市农业既面临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因此,科学制定“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以来,唐山市认真落实农业和农村政策,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全市种植业增加值完成115亿元,比上年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83元,增长4.3%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总产达到253万吨,比上年增长9.2%;棉花总产4.43万吨,比上年增长24%;油料总产23.3万吨,总量保持了基本稳定;蔬菜作为种植业的第一支柱产业,总产达到1280万吨,比上年增长0.95%。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656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810.5万千瓦,农业特别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总的看,近年来唐山市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农产品向优质化、市场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并有较大幅度增长,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色产业日趋明显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立足区位和资源特点,围绕优势作物生产,扶持培育,扩大规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特色生产向特色产业转变,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丰南和乐亭的果菜、玉田的大白菜、迁安的甘薯、滦县的花生、遵化和滦南的食用菌、唐海的大米、丰润的专用玉米入选河北特产之乡2021年,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产品产值已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在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传统产业竞争力增强通过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粮食、油料、蔬菜等传统产业的素质得到较快提升2021年,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5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43%;优质专用玉米180万亩,约占玉米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优质抗虫棉比重达到91.6% ——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

      蔬菜产业以其市场取向的新机制、“短、平、快”的产销特点、效益较高的吸引力,成为全市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较多、经济效益较高、速度增长最快的优势产业之一202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78万亩,增长4.9%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95万亩,同比增长5.4%全市年产值超500万元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9家,中心批发市场达到53个,蔬菜商品率达到84%,外销量达到77%,蔬菜产业产值居种植业第一位,成为种植业中带动农民增收和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第一支柱产业 ——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全市环境评价面积累计达到110.3万亩,涉及12个县(市)区75家企业,可播种蔬菜180万亩,其中乐亭县、丰润区、古冶区、丰南区、开平区、路南区、玉田县7个县(区)境内的蔬菜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大米、番茄、黄瓜、豆角等近30个粮食、蔬菜种类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能力达到810万吨,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63%绿色食品开发取得新成效,获绿标产品达到12个,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到19.18万亩,同比增加3万亩 ——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坚持靠科技促增产、保增收积极推进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全市引进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70多个,全市主要农作物优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提高到3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60万亩 ——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全市种植业龙头经济组织发展到137个,年营业额近40亿元,蔬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2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17个,社员总数达到2.7万人,带动农户2.9万户蔬菜、花生两大产业经营总额达到105亿元和9亿元 “十五”期间,唐山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唐山市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一个既受自然风险、又受市场风险制约的双重风险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增大,而市场、资本、技术对农业的约束明显增强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加大,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没有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科技储备及开发力度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很大等等困难和问题,仍然制约着唐山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保障,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品,壮大支柱产业,建设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提高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二)基本思路 “十一五”时期,唐山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六条基本方针”一是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始终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三是始终坚持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四是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来抓;五是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提高农业整体水平的切入点;六是始终坚持把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摆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基本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把符合市场需求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生产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增强竞争力,提高占有率 2.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区域在资源禀赋、生产规模、市场区位、环境质量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区域布局,把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3.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针对区域特色,优化农业技术结构,加快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农产品质量由优质专用向优质、安全、高效转变,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4.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唐山市农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努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旱作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5.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考虑农民的传统习惯和承受能力,由主要靠行政推动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的调控作用,搞好服务和引导,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6.坚持市场发育和农产品加工同步发展的原则由单纯抓生产向抓生产、抓市场、抓加工并重转变,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转化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四)发展重点 1.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新阶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面向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业效益的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集中力量抓突破全市到2021年设施农业播种面积发展到110万亩 2.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既是优势,也是竞争力有特色才会有市场,有特色才会有效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抓住小作物作大文章,围绕小产品造大市场,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生产基地,以此调强优势产业,调多特色产品。

      到2021年全市特色种植业产品基地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 3.发展绿色农业研究推广“绿色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把无公害作为生产指导、技术推广、产品检测、市场建设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尽快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方向性转变到2021年75%的种植业产品实现无害化 4.发展精品农业适应市场要求,加强标准化建设、质量监督、商标注册、品牌认定等工作,培育精品和名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业的延伸效益争取到2021年25%的农产品实现品牌销售 5.发展创汇农业抓住入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尽快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把蔬菜、花生等优势产业以及玉米、小杂粮等传统出口产品做大做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到2021年创汇农业基地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0——12% 6.发展新兴产业抓好大宗产品的同时,加快培育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宽市场,提高种植效益重点抓好食用菌、甘薯、中药材、牧草等产业发展争取到2021年新型产业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8%左右 (五)发展目标 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实现“两增长”、“三优化”、“四提高”,形成“五个新格局”。

      “两增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2021年达到150亿元,增幅为4.3%;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年达到5100元,平均每年增幅为5%左右 “三优化”:优化品质结构,优质农产品比重2021年达到90%以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逐步恢复和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粮经比例由2021年的57.2:42.8提高到60:40;优化区域布局,巩固和发展以京山沿线为主的粮食重点产区、以沿海为主的骨干棉田产区;以中东部沙壤地区的优质油料主产区;以乐亭、玉田、丰润、丰南为主的蔬菜重点产区 “四提高”一是提高农业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2021年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750万亩以上同时基本建成新型农业市场体系,包括完备的市场信息体系,质量、技术、卫生标准体系,农产品监测体系,价格供求预警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大力提高农业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主要粮食作物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2021年达到65%以上三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到2021年,全市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同时,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工厂化无土栽培等高科技农业得到较快发展。

      四是提高农业综合商品率到2021年,全市主要种植业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5%以上 “五个新格局”:坚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轴,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坚持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稳定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格局;坚持应用市场新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供应体系新格局;坚持稳定、完善与创新并举,建设名符其实的双层经营体制新格局主要农作物预期目标:粮食恢复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积极发展名特优杂粮生产,在推广品种上,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优质饲用玉米等品种2021年面积恢复到760万亩,总产268万吨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预测,2021年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3.7万吨同时,要优化区域内棉田结构,稳定集中产棉区,扶持和开发高产高效棉田,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优质高效的间作套种模式,提高棉田整体效益十一五”期间,谋划建成1——2个油料龙头企业,并以此为依托建成带动,重点发展1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到2021年面积保持在125万亩,总产2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