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22页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杭州市市长 徐立毅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新一届市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市十三五规划重要一年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统筹谋划抓开局,求真务实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朝着新目标,迈出新步伐,取得了新业绩――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556亿元,增长8.0%财政总收入2921.3亿元,增长14.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42亿元,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57亿元,增长1.4%,其中民间投资3301亿元,增长10.4%货物进出口总额5085亿元,增长13.3%;其中,进口1629亿元,增长38.8%;出口3456亿元,增长4.3%;跨境电商出口70.22亿美元,增长15.9%。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34.9∶62.6;信息经济增加值3216亿元,增长21.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利润分别增长7.7%和26.3%,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改革进展明显全市最多跑一次实现事项9593项,其中市本级771项;公布凭居民身份证即可办理的事项296项;不动产登记实现全流程60分钟领证,商事登记新设企业85%可按一件事标准网上办理,投资项目审批周期再提速整合设立市数据资源管理、投资促进、外事侨务、行政复议等机构;萧山余杭富阳与杭州主城区社保一体化正式运行,临安撤市设区――创新动力有效增强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97亿元,增长24.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预计提高到3.2%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0173件,增长14.2%新入选国千人才16名、万人计划人才18名、省千人才51名引进外籍人才6150名、海归人才4068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7.93万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万名,增长20.9%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58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2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0.02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百万户。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地铁2号线钱江路站-良渚站、4号线近江站-浦沿站建成运营,新增运营里程35.8公里城市快速路开工64.8公里、续建35.1公里城中村改造规模大、进度快、质量好, 69个村完成整村征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2个乡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9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水断面、1256个劣Ⅴ类水体如期完成剿劣任务;市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的比例上升3.8个百分点,提高到88.5%;杭州与周边城市交接断面水质获省级考核优秀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4.6微克,下降8.6%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获得美丽山水城市称号――民生事业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9%新增城镇就业29.7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开工安置房项目51个,建筑面积693万平方米;竣工50个,面积582万平方米完成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18.1万平方米、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796户,地质灾害隐患点消除397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抓重点、攻难点、解热点,着力打好环境整治、交通建设、平安创建等六场硬仗,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抓改革、增活力,优化发展环境。
我们突出群众满意导向,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在全国推出1+N+X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和商事登记一网通措施;全面启动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2.0版,并在模拟审批、施工图联审、涉审中介治理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公民个人事项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扎实推进,全面实施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双休日开放坚持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的原则,累计归集59个部门289.13亿条政务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整合工作有力推进积极支持桐庐县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法律法规衔接省级试点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优化综合调控措施,积极探索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出台主城区商品住宅出让用地配建公租房不低于总建筑面积10%等政策,首次实施了人才租赁房用地公开出让,成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170家(项),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3753家,处置僵尸企业65家;出台减负降本28条等政策,为企业减负594亿元;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4万亩、利用供而未用土地5.1万亩、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3.5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深化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和农村三位一体改革。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了区县(市)全覆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新型居住证制度,制定出台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加强信用杭州建设,成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支持设立了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对互联网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维权加强司法保障二)强创新、添后劲,转换发展动能我们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西科创大走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之江实验室落地,阿里达摩院成立,创新要素加快集聚;钱塘江金融港湾实施意见出台,重点项目建设实质性推进;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完成编制,进入启动建设阶段杭州高新区在14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跃居第三国家级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杭州经济开发区、万向集团、浙江大学成为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新增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20家和57家;新增国家级、省级孵化器2家和11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76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88家、市重点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506家组织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境内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
加强人才工作,出台实施新引进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发放、人才国际化等新政,打响海外引才引项目一会一赛品牌,人才流入率和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位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挂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国人签证、停居留等七项出入境便利政策获公安部批准落地深入实施一号工程,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快于传统工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蓄势初发制定出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开展萧山化纤、富阳造纸两个省级分行业改造提升试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持续实施智能制造等专项行动,新增企业上云4.15万家,完成机器换人重点项目574个、工厂物联网项目123个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利用外资66.1亿美元,招引内资1562.8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761.8亿元加快外贸动能转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扩大消费推动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承办了金砖五国配套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基地、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国际组织和重要会议落户杭州。
推进旅游国际化、全域化,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长18.3%,入境游客突破400万人次、增长10.7%,获得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世界旅游组织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称号农业两区加快建设,新建菜篮子基地5607亩,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0%,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礼拜五秘书网(三)重谋划、促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我们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深入谋划和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制定实施《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五年攻坚行动计划》,推进市轨道交通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完善地铁筹资机制,地铁二期加快建设,地铁三期各项前期进展顺利制定出台《杭州市迎亚运保畅通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四年攻坚行动计划》,紫金港立交等工程建成通车,钱塘江博奥隧道开工建设,望江路隧道、文一路地下通道等项目稳步推进《杭州铁路枢纽规划(2022-2030年)》获批,铁路杭州西站完成站点选址及周边规划研究,铁路杭州南站建成,杭黄铁路杭州段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萧山机场新开辟国际航线15条,旅客吞吐量增长12.6%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金高速公路国高网杭州段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千黄高速公路淳安段开工建设,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加快推进。
城市数据大脑试点进展顺利,主城区公交分担率继续提高,新建停车泊位5.69万个,新增(扩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23个,市区交通拥堵持续缓解污水管网新增393.86公里,雨水管网新建145.7公里、提标改造32.86公里,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临平净水厂等项目加快推进供水管网新建173.95公里、改造111.13公里千岛湖配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深入推进五废共治,九峰环境能源项目、萧山临浦和钱江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试运行制定亚运会场馆建设计划,第一批33个场馆设施及亚运村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竣工地下空间 701.8万平方米,全面启动艮山路、德胜路、沿江大道、大江东等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四)攻难点、优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我们坚持块抓条保、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完成三改3077.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516.9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79.3%坚决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深入推进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专项治理,完成截污纳管项目356个、雨污分流项目349个,河道清淤1254万方、综合整治281.9公里钱塘江杭州段全面禁止采砂持续开展大气治理,启动全市域清洁排放区建设,组织实施减排项目124个,全面完成热电锅炉、工业锅炉清洁化改造;淘汰老旧汽车23119辆,新增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879辆;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10174吨。
深化垃圾分类、清洁直运、末端处置工作,制定实施源头分类减量、处置能力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全年新增绿地487万平方米推进新一轮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工程,实施协作项目84个,投入4亿元成为首批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继续实施古村落保护工程,启动第二批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12条加强农房建设管理,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乡村振兴找到一条好的路子五)保民生、提品质,加强公共服务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抓好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工作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全市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95%、101%以上坚持创业带就业,出台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现代学徒制国家级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向全市低保家庭、残疾人基本保障对象、低保边缘家庭18.7万人发放救助金7.77亿元推出配租房源8514套,保障住房困难家庭1.02万户深入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推进市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小学(幼儿园)竣工66所、开工建设133所,3个区县新创建成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
杭师大入选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成立并招生,浙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