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第四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福建省漳州市第四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主要原因是:2Na+O2 = Na2O2B.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的主要原因是:2Na2O2+2CO2 = 2Na2CO3+O2C.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D.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细沙土覆盖灭火参考答案:D2.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C.H+、Ba2+、Al3+ D.只有Mg2+、Al3+参考答案:B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无沉淀,第二阶段沉淀量逐渐增多到最大量,第三阶段有部分沉淀能和氢氧化钠继续反应,即部分沉淀溶解,第四阶段沉淀的量不再随着氢氧化钠量的增多而增加.解答:解:第一阶段无沉淀,水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故AD错误,第三阶段有部分沉淀能和氢氧化钠继续反应,说明部分沉淀是氢氧化铝,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铝离子,第四阶段沉淀的量不再随着氢氧化钠量的增多而增加,说明一定有一种沉淀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可推知该沉淀是氢氧化镁,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镁以及金属铝的化合物的有关性质,注意氢氧化铝能和强碱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3.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 )A. 矿泉水、盐酸、铁、碳酸钙 B.盐酸、空气、硫酸、干冰C. 蒸馏水、氨水、氧化铝、二氧化硫 D.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碳酸钠参考答案:C略4. 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QC.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参考答案:C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可知R为S元素,L、M、Q只有正价,原子半径L>Q,则L为Mg元素,Q为Be元素,原子半径M的介于L、Q之间,则M为Al元素。
A、H2R为H2S,H2T为H2O,水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H2O>H2S,即H2R<H2T,故A错误;B、金属性Mg比Be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故B错误;C、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D、L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Q2-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5. 根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 > Z > Y > W B.Z > W > X > Y C.Z > Y > X > W D.Z > X > Y > W参考答案:D6. 常温下,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A.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能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D.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参考答案:A略7. 能说明A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A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比B原子少B.A元素的最高正价比B元素的最高正价要高C.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A比B强D.A单质能与B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生成B单质参考答案:D8. 下列微粒中:①② ③ ④,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略9.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是A.观察是否发生了化合反应 B.观察是否有氧气参加反应C.观察是否有单质参加反应 D.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参考答案:D10.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A.NH3 B.CH4 C.NaHCO3 D.HClO参考答案:D【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解答】解:A、氨气不是酸,故A错误;B、甲烷含有氢元素,属于烃类,不能电离,故B错误;C、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属于盐类,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为氢离子和钠离子,属于酸式盐,故C错误;D、氯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D正确.故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B. PCl3分子中各原子属于8电子结构C. 海水含溴元素,向海水中加入苯可以提取单质溴D. 用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钠参考答案:B详解:A.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种馏分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分离,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都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煤变成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构成PCl3分子中的磷原子、氯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B正确。
C.海水中含溴元素,没有溴单质,所以向海水中加入苯不能提取单质溴,故C错误;D.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产物为Cl2、H2和NaOH,不能制取金属钠,故D错误;答案:选B12.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MJQRT原子半径/nm0.8160.1600.1430.1020.0890.074最高正化合价+1+2+3+6+2不常见负化合价无无无-2无-2 A. T、Q的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气体 B.L、M、J的单质与水反应的速率:J>M>L C. J的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的水化物均具有两性 D.L、Q、T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Q>L>T参考答案:C略13. 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取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1 B.mol?L﹣1 C.mol?L﹣1 D.mol?L﹣1参考答案:C【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Al3+的物质的量,再利用n(Al3+):n(SO42﹣)=2:3计算V mL溶液中n(SO42﹣),进而计算mL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稀释为4VmL溶液中SO42﹣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agAl3+的物质的量==mol,溶液中n(Al3+):n(SO42﹣)=2:3,VmL溶液中n(SO42﹣)=mol=mol,mL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为: mol=mol溶液稀释到4V mL,溶液中c(SO42﹣)==mol/L,故选C.14. .镁、铝合金3 g与100 mL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得无水硫酸盐17.4 g,则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 mol/L B.1.5 mol/L C.2 mol/L D. 2.5 mol/L参考答案:B略15. 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的是( )A.Na2CO3 B.Cu2 (OH )2 CO3 C.NaCl D.NaHCO3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乙酸分子中—COOH原子团的名称是____,写出左侧试管中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应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而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_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5)用30 g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____A. 29.5 g B.44 g C.74.8 g D.88 g参考答案:(1)羧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防止倒吸 (3)催化剂和吸水剂 (4)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A详解:(1)乙酸分子的官能团为—COOH,名称为羧基;左侧试管中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挥发出的乙酸、乙醇易溶于水,导管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插入溶液中会发生倒吸,则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止倒吸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浓硫酸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又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吸水可以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浓硫酸还起到吸水剂的作用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5)30 g乙酸与46 g乙醇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5mol和1mol,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乙醇是过量的,则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1mol 88g0.5mol67% 29.48g所以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取,答题时注意掌握酯化反应原理、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计算要首先判断出反应物的过量,然后再依据没有过量的物质利用化学方程式直接列式计算即可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一密闭的1 L容器里装有4 mol SO2和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生成SO32 min末测得容器中有3.6 mol SO2,试计算:(1)2 min末SO3的浓度 (2)2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3)O2的转化率参考答案:(1)0.4 molL-1(2分) (2)0.2 mol(Lmin)-1(2分) (3)10%(3分)略18. 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1)求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将此溶液再稀释成1L溶液,求稀释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1)0.4mol/l (2) 0.1mol/l略19. (5分)已知Cl2在70℃的NaOH溶液中能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现将49.7g的Cl2通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