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全】.doc
57页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全】58基础知识: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四、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九、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十一、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十二、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三、 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十四、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十五、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十六、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十七、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十九、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二十、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二十一、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二十二、 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十三、 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十四、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二十五、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六、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七、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九、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十、 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三十一、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十二、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三十三、 引号的作用: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三十四、 破折号用法: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 5 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 表内容省略 2 表语言断续 3 表话未说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维跳跃 6 表思索正在进行三十六、 其他:1、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4、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5、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6、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文学积累一、名句归类:1 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2 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 《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 《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4 四季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 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 《示儿》 6 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7 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8 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 《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 《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 游 《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 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 白 《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四、歇后语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 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 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 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 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 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 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 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 吃了黄莲吃甘草——先苦后甜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名人名言 [惜时篇]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志向篇]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