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桑茶药板块经济区打造农民增收新亮点.doc
6页建设桑茶药板块经济区 打造农民增收新亮点麻城市桑茶药板块基地建设项目情况汇报近年来,在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和黄冈市农业局大力支持下,麻城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桑茶药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来抓,把桑茶药板块基地建设项目与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步伐,推动了全市桑茶药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全市已建成桑茶药基地23.5万亩,今年产量将达到1244.45万公斤,产值5.1亿元其中,桑园面积11万亩,蚕茧产量274.45万公斤,产值0.5亿元;茶园面积5.5万亩,茶叶产量360万公斤,产值1.4亿元;中药材面积7万亩,产量610万公斤,产值3.2亿元特别是菊花产业,是我市具有突出优势的传统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量占全国药用菊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麻城荣获“中国保健菊花之乡”称号,与浙江桐乡、江苏盐城并称中国药用保健白菊花三大产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领产业发展壮大桑茶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持,我们在实施桑茶药板块基地建设项目中,按照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把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发展桑茶药产业的六个关键环节上。
一是种苗繁育工程,两年来共建成各类种苗基地计1250亩,投入项目资金35.079万元二是基地建设与改造提升工程,两年共新发展基地面积4.3万亩,改造提升基地面积2.4万亩,投入项目资金28.2万元三是精品园建设工程,两年来共建设各类精品园5600亩,投入项目资金10.234万元四是品牌整合提升工程,两年来投入项目资金10.363万元,整合和提升“龟山岩绿”和“福白菊”品牌五是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两年来共投入项目资金10.67万元,扶持了5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六是科技培训工程,两年来共培训基地农民8.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8.8万份,骋请省市及科研院所专家培训5次,共投入项目资金29.929万元两年来省拨项目资金130万元,对我市桑茶药产业取到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通过板块基地的建设,全市桑茶药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全市桑园亩产茧达到100斤,优质茧率达到80%以上,亩平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茶园亩产达到150斤,亩平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无公害达到80%以上中药材亩产量达到200斤,亩平纯收入4000元以上项目区人均年收入增加400元以上各项目指标均达到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要求。
全面完成了合同经济指标,促进了我市桑茶药产业的发展二、加强规划指导,强力推进产业开发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桑茶药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形成发展合力组建了麻城市桑茶药产业工作专班和福白菊产业化工作专班,由市四大家领导挂帅干事,统筹协调各方工作我们认真调研,精心编制了麻城市福白菊产业发展规划和桑茶药产业发展规划,并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刚性规定桑茶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区划定位、基地布局、科技推广、质量标准、品牌创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使用、各项优惠政策、服务体系建设的细分指标市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当年进度,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将任务分解到市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三、推进标准生产,着力提升产业品质一是制定生产标准职能部门与企业紧密协作,加大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制定,使生产、加工依标准进行,按规程操作目前,已制定执行《福白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等技术规范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筹建高标准的桑茶药科技示范园区和良种试验示范基地,引导和推动桑茶药标准化生产扶持鸿源发生物科技公司建成金银花GAP示范种植园500亩,与加多宝集团(王老吉)共建菊花GAP生产基地3000亩,与九洲通集团共建连片无公害菊花基地1500亩。
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菊花品种(含观赏菊)100余个,建成菊花良种试验示范基地10亩正在建设“福白菊”GAP示范基地(观赏园),核心示范区面积118.6亩,参与建设农户63户通过标准化生产,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四、突出龙头培植,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是育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桑茶药深加工企业,先后引进了凤凰白云山、王老吉、湖北九州通等知名药品食品加工企业着力扶持加工企业提档升级,使桑茶药生产加工逐渐形成了一定量的产业集群目前,仅福白菊产业就有湖北金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康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崎山缘菊花制品厂等10余家加工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大促进了桑茶药产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培育桑茶药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桑茶药产业专业合作社1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13000余户这些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我市桑茶药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创品牌积极鼓励各类农业经济实体或服务组织创建企业品牌,强化品牌意识注册了“福甜”、“金丹”、 “龟山岩绿”、“康王寨”等10多个商标麻城福白菊”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麻城福白菊”品牌价值高达2.52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市第一个价值连城的农业品牌。
建成“中国福白菊博物馆”,集中展示麻城福白菊起源、发展、生产、加工、营销、品牌建设等,既是弘扬菊花文化和对广大菊农进行科普教育的基地,又是向中外推介“麻城福白菊”的重要阵地目前我们正在申报“福白菊”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是拓市场大力支持企业扩大国内销售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市场我市桑茶药产品畅销广东、浙江、福建、北京等省市,其中菊花产品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市场今年,我们在福田河镇区征地60亩,正在建设中国福白菊交易大市场五、强化政策扶持,增强发展保障能力除积极争取上级板块项目扶持外,市政府出台了奖补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70万元专项资金对桑茶药产业发展进行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对菊花产业发展进行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扩大桑茶药种植基地,推广新方法、新技术,扶持生产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制定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桑产药产业部分乡镇也出台了奖励办法,如福田河镇为解决发展菊花加工瓶颈问题,对新建标准化菊花烘房,镇政府每座烘房给予补助资金4万元同时,我们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捆绑实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每年整合不少于1000万元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到桑茶药产业基地开发、低产园改造、示范园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及水、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我们整合资金560万元,在福田河镇大旗山、桠枫树等10个村新修沟渠、道路、泵站等,改善了1.4万亩菊园生产条件筹资500万元,新建菊花标准化烘道10条,实行清洁化加工经过几年的桑茶药板块基地项目建设,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产业得发展、生态得保护、政府得民心”的建设成果,被各级领导、企业和农民称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和“民心工程”为了把这项工程搞得更好,特向省市领导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议:1、延长建设期建议十二五期间继续延长桑茶药板块建设项目使该项目效益得以持久,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造福项目区百姓2、加大扶持力度,增加项目资金在项目建设上重点突出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知名品牌3、及时拨付资金年初下达项目计划,并签订项目建设合同,及时拨付资金,使项目按目标顺利实施,并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