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欢的建筑.doc
2页我最喜欢的建筑 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 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 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设计构思 1勒氏生前曾说了不少和写了不少关于朗香教堂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材料可是还不够。
应该承认有时候创作者本人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创作过程讲得十分清楚有一次那是朗香建成好几年以后的事勒柯布西耶自己又去到那里他还很感叹地问自己“可是我是从哪儿想出 这 一切来的呢” 勒氏大概不是故弄虚玄也不是 卖关子艺术创作至今仍是难以说清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勒氏死后留下大量的笔记本、速写本、草图、随意勾画和注写的 纸片他平素收集的剪 报、来往信函等等 这些东西由几个学术机构保管起来勒柯布西耶基金会收藏最集中一些学者在那些地方进行多年的整理、发掘和细致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报告一些曾经为勒氏工作的人也写了不少回忆文章各种材料加在一起使我们今天对于朗香教堂的构思过程有了稍为清楚一点的了解 朗香教堂奇特设计 勒〃柯布西耶关于自己的一般创作方法有下面一段叙述“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人的大脑有独立性那是一个匣子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同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让其在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喀 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造过程完成你抓过一只铅笔一根炭条一些色笔颜色很关键在纸上画来画去想法出来了 这段话讲的是动笔之前要作许多准备工作要在脑子中酝酿 设计过程 创作思想和立意的形成 在创作朗香时在动笔之前勒氏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解天主教的仪式和活动了解信徒到该地朝山进香的历史传统探讨关于宗教艺术的方方面面。
勒氏专门找来介绍朗香地方的书 朗香教堂 籍仔细阅读并且作了摘记大量的信息输进脑海过了一段时间勒氏第一次去到布勒芒山Hill of Bourlemont现场时他已经形成某种想法了勒氏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 觉器件”acoustic component in the domain of form它应该象人的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勒柯布西耶全集1946—52》P.88第一次到现场时勒氏也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记下他对那个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 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臵身于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 ” 在另一场合他解释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四个方向的天际线……用建筑激发音响效果——形式领域的声学”把教堂建筑 视作声学器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了与上帝沟通声学器件也象征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渠道这可以说是勒氏设计朗香教堂的建筑立意一个别开生面的巧妙的立意 方案的设计和改进 从1950年5月到11月是形成具体方案的第一阶段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一张草图作于1950年6月6日画有两条向外张开凹曲线一条朝南象是接纳信徒教堂大门即在这一面另一条朝东面对在空场上参加露天仪式的信众。
北面和西面两条直线与曲线围合成教堂的内部空间 另一幅画在速写本上的草图显示两样东西一是东立面上面有鼓鼓地挑出的屋檐檐下是露天仪式中唱诗班的位臵右面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有神父的讲经台这个东立面布臵得如同露天剧场的台口朗香教堂最重大的宗教活动是一年两次信徒进山朝拜圣母像的传统活动人数过万宗教仪式和中世纪传下来的宗教剧演出就在东面露天进行草图只有寥寥数笔但已给出了教堂东立面的基本形象这一幅草图上另画着一个上圆下方的窗子形象大概是想到教堂塔顶可能的窗形 朗香教堂内的奇异光线效果 此后其他一些草图进一步明确教堂的平面形状北、西两道直墙的端头分别向内卷进形成三个半分隔的小祷告室它们的上部突出屋顶成为朗香教堂的三个高塔有一张草图勾出教堂东、南两面的透视效果整个教堂的体形渐渐周全了然后把初步方案图送给天主教宗教艺术事务委员会审查 委员会只提了些有关细节的意见1959年1月开始进入推敲和确定方案的阶段工作在勒氏事务所人员协助下进行这时做了模型——为推敲设计而做的模型一个是石膏模型另一个用铁丝和纸扎成对教堂规模尺寸做了压缩调整勒氏说要把建筑上的线条做得具有张力感“ 像琴弦一样”整个体形空间愈加紧凑有劲把建成的实物同早先的草图相比确实越改两千多年前传下来的中国古籍《老子》第二十一章中有这样的话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些话不是专门针对美学问题然而接触到艺术世界和人的审美经验中的特殊体验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人们能够在介乎实在与非实在、具象与非具象、确定与非确定的形象中得到超越日常感知活动的“恍惚 ”并且感受到 “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可以说朗香教堂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正是一种恍惚之象它体现的是一种恍惚之美20世纪中期的一个建筑作品越出欧洲古典美学的轨道而同中国古老的美学精神合拍真是值得探讨的有意思的现象 朗香教堂一角 总之陌生、惊奇感、突兀感、困惑感、复杂、怪诞、奇崛、神秘、朦胧、恍惚、剪不乱、理还乱、 变化多端、起伏跨度很大的艺术形象其中也包括建筑形象在今天更能引人驻目令人思索耐人寻味予人刺激和触发人的复杂心理体验因为当代有更多的、愈来愈多的人具有这样的审美心境和审美要求朗香教堂满足这样的审美期望于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就被视为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有烈度从而被看作最有深意最有魅力的少数建筑艺术作品之一 朗香教堂属于建筑中的诗品而且属于朦胧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