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趣味教学艺术浅谈.doc
3页浅谈初中新课程数学趣味教学艺术南星中学高宽宏成功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应注意从学习数 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苹的今天,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冇的对象学生,特别 是初中生他们的特点是白觉性较差,注意力分散,好奇心和好胜心强而他们学习数学的教材编写简 练,叙述比较枯涩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十分 重要的如果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知识与兴趣迁移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教学质最必然 提高以下从几个方血探析数学的趣味教学艺术一.上新课前的趣味教学引导结合新课内容,尽量收集与授课相关的趣味材料,在授课前用些时间,介绍一些古今小外数学家 的故事或有趣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游戏或提岀问题构造悬念等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让他们|'|觉去 获取矢口识例二 在上初中第一节平面几何课时,学生不太清楚平面几何是什么样的一门科学引讲古人为了 知道土地面积大小,研究积累了一些初步丈量土地的知识;他们为了制造各种工具,建造简单建筑物, 就需要了解图形的性质因此许多人从事平面几何的研究后来有一位名叫欧几里徳的数学家,比较系 统完整地奠定了“几何学”这门科学。
几何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样一來学生明确了平面几 何是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一门科学,它来自于实践,发展于实践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 趣例二 结合上“平方根”该新课程的教学时,先提出以下一个简单问题填补空白: ()2=4 ;()2=9 ;()2=25;()2 =2当学生在()2 =2问题上遇到困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无可奈何时,就产生困惑.于是他们的好奇 心动了,兴趣来了积极性调动了二•教学过稈中的兴趣引导初中数学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基木概念,命题,公式,解题方法等然而这些概念性强的东西, 大多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白特点,采取实际操作,逆向思维,大腹想彖等办法最大限度地 引导学生的兴趣例一 结合“直线”意义课稈教学时,让每位学生H己动手实践,拉紧一根线,直观显示,学生亲 手操作,自主体会理解深刻有兴致;让学生观察箭头尖端或纸血上针刺的痕迹,从而抽象出“点有位 置而无大小”的概念这样的结果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数学教学过稈的“有意差错”;特别是“数学诡辩”问题,它错误运用基木概念或推理而得出错误结 论,有的英至于不可思议充满神秘感,具有浓烈的趣味性,引发学生讨论辩识,既增强了学生理解所 学的知识,又突现学生所学知识的漏洞。
例二 (诡辨数学)证明命题“任何一个实数大于它木身”证明:不妨设这个数为m(m>0),任取正数n(n>0),使得m>n>0于是 mn>n?2 2 2mn-m >n ; m(n・m )>(n-m)( n+m);约去(n・m)得: m>n+m而 n+m>m;m>n+m>m;所以 m>m.谎谬的结论,怎么导致的呢?——同学感兴趣了三.解题过程的兴趣引导解题的趣味性,一•般可以通过趣味间题或数学游戏来进行数学的趣味化,使学生感到我们的生活 离不开数学,我们的世界充满数学解起数学题来自然就兴趣盎然精神煥发例一:结合“对称轴”课程教学,提出这样的实际问题:如图(1)所示,A,B两村在河的同一侧,要在河边上共同修建个抽水机站,向 两村供水 问应选择河上的哪个位置,使得所用水管报省?这个问题一看,有的同学兴趣地说:我们村子发生过例二:结合“中心对称图形”课程教学时,选择游戏题:如图(2)所示,在长方形的桌血上不重叠 地放唤币(币值可不同),岚到放满桌面,以放嚴后一个硬币者为胜你认为先放好还是后放好? 如何取胜?答案是:你应先放在正中心(矩形的对称中心),以后不管对方怎样放,你部可以把对方同样的 币值放在其对称的位置,即对方始终给你留下了放相丿应硬币的位置。
因此你是放最后一个硬币 者,即为胜者啊原来是数学帮我们取胜——数学真厉害例三:(脑筋急转弯)往篮了放鸡蛋,第一分钟放出10个,第二分钟放篮了里鸡蛋数的一倍,第 三分钟又放篮了里鸡蛋数的一倍,如此装下去,12分钟后装满,问经过几分钟刚好放满半篮 子鸡蛋?抽象对称问题后面的每一分钟放的鸡蛋数等于Z前的全部反思一下便知结论是11分钟 、、9 ”、/1 、/ ■4 、、、(2)四.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兴趣引导规律的探索是研究学习的具体表现2—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选择适当的问题,课题,引导他 们探索其中的奥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例一 观察特征寻找规律:1+3=2';14-3+5=32 ;1+3+5+7=4";1+3+5+7+ +2001=?结合“勾股定理”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课程教学时,提出以下问题:例二 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告诉我们:頁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上正方形的曲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大正方形的面积的和考察以下齐图,探索是否有类似的结论由此你能提出什么猜想?证明你的结论分析:①通过计算得出肓角三角形两条边上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Z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引导猜想: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对应边的相似多边形,同样具有这个性质。
证明时则不同于前面的计算,而是利用“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其实,这样就把勾股定理的上述性质推广到任意相似多边形当“无从下手”的同学明白了利用这个“熟悉而简单”的定理竟然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时,好胜心强 的初中生又兴致勃勃起来了总Z,数学趣味教学艺术,需要广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完善让数学变成 趣味的数学,让趣味的数学走进快乐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