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琴俱亡记叙文.pdf
7页人琴俱亡原文注释翻译成语故事类文阅读【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 便径入坐灵床上, 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 掷地云: “子敬子敬, 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翻译】: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竟没有哭子敬向来喜欢弹琴, (子猷) 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释义】: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素:向来,一向子敬: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琴:动词,弹琴子既:已经笃: (病情)沉重掷:扔而:表承接,不译俱:全,都;左右:身边跟随的人亡:死亡,不存在何以:即“以何” ,为什么绝:气息终止,死亡都:副词,总,竟舆:轿子了:完全。
径:直往此:这调:协调余:整数的零头因:于是,就丧:死恸:痛苦,极度悲伤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良:很语:动词,说话卒:死索:要丧:丧事【出自】:《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 久而不调, 叹曰: ‘呜呼子敬, 人琴俱亡’ ”【近义词】:人琴俱逝、睹物思人、人琴两亡、高山流水【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特殊句式】 :省略句:何以都不闻消息省略“子敬” 倒装句:何以都不闻消息“以何都不闻消息”【有关成语】 :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睹物思人: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成语故事】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将军府参谋) 他性格奔放超脱、不受约束,常蓬松着头发,衣带也不系好,就随随便便地上街寻友,出门访客闲散成性的王徽之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不常过问他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 “你在管哪方面的事啊?”他含含糊糊回道:“大概是管马吧 ”桓冲又问: “管多少马呢?”他回道: “我不懂马,是个外行,管它有多少哩!”桓冲再问:“近来,马死掉可多?”他干脆说: “活马我尚且弄不清,哪里还弄得清死马!”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徽之、献之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年轻时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平时,做哥哥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弟有一天,家里失火徽之吓得连鞋也来不及穿,慌忙逃走;献之却神色不变,泰然地被仆人扶出一天半夜,他们家里钻进来一个小偷,打算把凡能拿走的东西都偷走王献之发觉后, 就慢吞吞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旧物,就把它留下来吧 ”小偷一听, 惊慌地逃跑了 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 精通学问, 不媚权贵, 所以献之赞赏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 “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徽之说他傲世 后来, 王徽之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 ,因不习惯宫廷那一套十分拘束的生活,就辞职回家说也巧,他回家没多久,居然和王献之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的病都不轻当时有个术士 (看相占卜为业的人)说: “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活下来徽之忙说: “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
术士摇摇头: “代人去死,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献之去世徽之在办丧事时居然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他把献之生前用的琴取过来,想弹个曲子但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好他再也没心思调下去了,就把琴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失去了啊!”王徽之因极度悲伤,没多久病情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 ,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背景】:《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18 篇来看,《人琴俱亡》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性格及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作者简介】 :刘义庆 (403-444) ,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宋书》本传说他 “性简素, 寡嗜欲”爱好文学, 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 袭封临川 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 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 年(元嘉 21 年)死于建康 (今南京)。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义庆为人恬淡寡欲,爱好文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当时名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著有《幽明录》、 《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类文阅读】 :张季鹰吊顾彦先《张季鹰吊顾彦先》出自《世说新语·伤逝》第七篇,记述了魏晋名士张季鹰对死者顾彦先的哀悼和恸哭原文:顾彦先①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②琴置灵床上张季鹰③往哭之,不胜④其恸,遂径上床, 鼓琴作数曲竟, 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⑤?因又大恸, 遂不执⑥孝子手而出注释:①、顾彦先:顾荣②、以:把③、张季鹰:张翰④、胜:能承担、能承受这里是抑制、控制⑤、不( f ǒ u) :相当于否⑥、执:持、握译文:顾彦先(顾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张季鹰来吊唁,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于是径直走向灵床,弹起琴来,弹罢几首曲子,他抚摩着琴说道: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随即又大哭起来,哭完连孝子的手都不拉就走了。
古代习俗张季鹰吊顾彦先中因又大恸, 遂不执孝子手而出考证出古代习俗:吊孝时, 最后礼节上要拉着孝子的手说一些安慰的话才离开高山流水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 ”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 “您听曲子好啊,好啊! 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篇二:成语典故:人琴俱亡成语典故:人琴俱亡“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曰 王献之的哥哥王徽之对他的弟弟非常钦佩,王献之对哥哥也很敬重,两人感情非常深厚。
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王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家人含糊回答, 不向他吐露真情 王徽之终于明白过来,悲哀地说: “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从准备车辆去奔丧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献之的家人说: “把子敬的琴取来 ”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 都不成曲调 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 子敬! 如今人琴俱亡! ”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篇三:初三文言文2 教师版授课学案学 生 姓 名 :授 课 教 师 :周 艾班 主 任 :科 目 :语 文篇四:昆山市初中语文电子刊物 2013 年 3 月 总第 7 期本期主题:“青蓝工程”教学成果展示目录【教学设计与反思】夏/ 娄江实验学校曹蓉蓉端午日 / 城北中学高宁天上的街市 / 新镇中学顾晨幽径悲剧 /石浦中学顾婷天上的街市 / 城北中学何娟都市精灵 /花桥中学刘秀娟安恩和奶牛 / 娄江实验学校陆倩苦瓜 / 城北中学陆燕婷再别康桥 /娄江实验学校陶颖明天不封阳台 / 城北中学王碧芸江南雨 / 周庄中学王晓婷水调歌头 /娄江实验学校王晓妍童年的朋友 / 陆家中学许露露天上的街市 / 花桥中学许云彤夏/ 娄江实验学校严丹苦瓜 / 石牌中学杨继红天上的街市 / 兵希中学俞晓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石浦中学人琴俱亡 /陆家中学朱丽娟天上的街市 / 费俊龙中学朱玲张虹【教学总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娄江实验学校曹蓉蓉在语文教学中成长/城北中学高宁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石浦中学顾婷新的课堂,新的收获/ 城北中学何娟在听课和授课中成长/ 城北中学陆燕婷语文教学心得 / 娄江实验学校陶颖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 城北中学王碧芸有“备”无患是真知/ 陆家中学许露露教学,教与学并进——学期总结/ 花桥中学许云彤一花一世界——浅析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 娄江实验学校严丹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 / 石牌中学杨继红语文教学总结 / 兵希中学俞晓兰在教中学,用学固教/ 石浦中学张虹教学总结 /费俊龙中学朱玲【教学随笔】听课反思——二中顾红梅老师《端午日》/ 新镇中学顾晨听课体会 /城北中学何娟难文浅教,深入浅出——《朦胧的敬慕》听课杂想/ 花桥中学刘秀娟陆家听课反思/ 娄江实验学校王晓妍《童年的朋友》听课随笔/ 花桥中学许云彤听顾红梅老师《紫藤萝瀑布》一课反思/ 兵希中学俞晓兰听梁红老师课的反思/ 陆家中学朱丽娟【教学设计与反思】《夏》教学设计娄江实验学校曹蓉蓉教学设想:如前几课一样, 《夏》 同样是美文, 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
通过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夏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从而使本单元教学继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的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 ,学习文章采用的对比和比较的写法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 以赏为辅 , 在自主 , 合作 , 探究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夏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