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铁车站施工监理细则.doc
77页第一章 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补充)§2编制范围及内容2.1符合《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2001年第102号令)附表所示一、二等工程项目(即中等以上工程项目)中的专业性强的项目2.2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2.3根据本工程特点,主要对以下项目进行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1) 地下连续墙施工(2) 旋挖桩施工(3)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4) 水泥搅拌桩施工(5) 土石方开挖和支撑施工(6) 钢筋混凝土车站主体结构施工(7) 爆破工程(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9) 测量与监测(10) 钢筋工程(11) 混凝土工程(12) 进度、投资控制(13) 合同、信息管理(14) 安全文明施工监理§3 监理工作的目标坚持工程利益第一、业主利益第一的原则,积极主动配合业主,抓住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采取强有力和规范化的监理措施,依据委托监理合同,圆满顺利完成业主委托的“四控两管一协调”的监理任务监理工作应秉承“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宗旨,保证本项目的监理工作达到以下总目标: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文明施工满足合同要求。
同时加强工程建设的强化管理,使本工程建设实现质量优、进度快、投资省、效益高的目的具体目标如下:3.1质量总目标:质量控制是整个监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在工程预定的投资范围内及预期的工期内,实现最佳的质量效果3.2 进度控制目标达到合同要求的关键工期和总工期,根据业主对工期的计划要求,工期控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关键工期和总工期以内本监理标段工期控制的总体目标为:开工时间:;完工时间:;总工期为 个月,争取有所提前缺陷责任期 个月3.3 投资控制目标根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合同总价为控制目标,各施工合同段的工程投资均须控制在相应的合同总价以内,防止不必要的工程索赔本工程投资总额控制在施工合同总额及业主和上级批准的变更设计以内3.4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安全施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争创文明工地,并符合业主的规定要求§4工程概况4.1 工程名称: 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监理一标4.2 工程概况长株潭城际铁路综合监理一标概况(见下表)工程内容及里程表标段划分标段内容区间工法工程估算价综合一标暗挖法4.3 主要工程情况特点 第二章 质量控制监理细则§1 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细则(本节备用,因为不知道是否有连续墙)1.1车站主体围护结构特点1.2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要点、方法及措施地下连续墙的质量监理实施应把握下列要点:1.2.1成槽工艺试验地下墙施工前应做成槽工艺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一个单元槽段。
试验槽段可利用工程槽段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用的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取得造孔成槽、泥浆护壁、砼等施工参数1.2.2导墙的施工1、导墙的横断面严格按图纸施工,顶面宜略高于地面一般为100mm左右,每个槽段内的导墙至少应设有一个溢浆孔2、模板的材料宜选用钢材、胶合板等,材料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当采用木材时,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模板及其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保证导墙砼的施工质量3、砼施工的质量严格按照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施工4、导墙地基应作夯实处理导墙背后应用粘性土分层回填并夯实严防漏浆5、导墙拆模后,应立即在两片导墙间按一定间距加设支撑在导墙混凝土养护期间,严禁重型机械在导墙附近行走、停置或作业6、导墙的施工允许偏差按下列规定执行:⑴理论上,内外导墙之间的中心线应和地下墙纵轴线重合,轴线允许偏差为±10mm;当地下连续墙深度较大时,需考虑地下墙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墙身垂直度偏差的影响为避免墙底向基坑内侧侵限,应适当调整导墙的平面位置(本工程计划外放50 mm)⑵导墙内壁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⑶内外导墙间距应比地下墙设计厚度加宽40~60mm,其净距允许偏差为±10mm;⑷导墙顶面应平整,不平整度为10mm。
1.2.3槽段开挖1、挖槽机械应根据成槽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施工环境、设备能力、地下墙的结构、尺寸及质量要求等条件进行选用2、挖槽前,应预先按施工设计图纸的地下墙槽段划分在现场放出槽段,经各方复核后方开始成槽3、挖槽前,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挖槽方法和施工顺序一般应采用跳槽开挖施工顺序以保证安全挖槽时,还应加强观测,若槽壁发生较严重的坍塌,应及时分析原因,妥善处理4、地下墙的槽壁和接头均应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槽段终槽深度必须保证设计深度,同一槽段内,槽底开挖深度一致并保持平整5、槽段开挖完毕,应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合格后方可进行清槽换浆工作槽壁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5%1.2.4 泥浆的拌制和使用1、 除某些土层能适合造浆外,一般应选用优质粘土制浆,粘土的塑性指标Ip>20,含砂率<5%,有条件时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选用膨润土泥浆2、拌制泥浆前,应根据地质条件、槽段尺寸、成槽方法和用途等进行泥浆配合比的设计泥浆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3.4的规定,并应做好记录新拌制的泥浆应存放24h或加分散剂,使粘土或膨润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3、 不同施工阶段的泥浆性能指标的测定项目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在鉴定粘土的造浆性能时,应测定泥浆的含砂率、比重、稳定性、粘度和胶体率;(2)在确定泥浆配合比时,应测定泥浆的比重、含砂率、粘度、稳定性、胶体率、静切力、失水量、泥皮厚度和PH值;(3)清槽后,测定槽底以上0.2~1m处泥浆的比重、含砂率和粘度。
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 表1.3.4项次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备注1比重1.1-1.3泥浆比重计2粘度18-25s500ml/700ml漏斗法3含砂率<5%含砂量计4胶体率>95%重杯法5失水量30ml/30min失水量仪6泥皮厚度1-3mm/30min失水量仪7静切力1min10min2-3N/m25-10N/m2静切力计8稳定性30g/mm2稳定性筒9PH值7-9PH试纸4、施工场地应设集水井和排水沟,以防地表水流入槽内,破坏泥浆性能,当地下水含盐或有其它化学污染时,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泥浆质量5、施工期间,槽内泥浆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且不低于导墙顶面0.5m6、在容易生产泥浆渗漏的土层中施工时,应适当提高泥浆粘度(可渗入适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增加泥浆储备量,并备有堵漏材料当发生泥浆渗漏时应及时堵漏和补浆,使槽内泥浆液面保持正常高度7、在清槽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清槽后,槽底以上0.2~1m处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3,含砂率不大于8%,粘度不大于 28s8、泥浆应进行净化回收重复作用废弃的泥浆和残渣,应按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处理9、根据试验槽段的结果,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指标做必要的、合理的调整。
1.2.5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1、地下墙的钢筋笼规格和尺寸除按设计要求确定外, 尚应考虑单元槽段、接头形式及现场的起重能力等因素钢筋和净距应大于3倍粗骨粒径, 并应在制作现场成形和预留插放混凝土导管的位置分节制作的钢筋笼, 应在制作台上进行试装配,钢筋笼分节位置、接头处纵向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可采用焊接、搭接或机械连接(接驳器)等方式,具体根据设计要求执行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需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外侧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钢筋环(绑扎或焊接)定位措施3、为保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可采用增设纵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上的斜接条等措施4、钢筋笼在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入槽钢筋笼的制作和入槽的就位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5的规定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 表1.3.5序 号项 目允许误差(mm)1主筋间距±102箍筋间距±203笼厚度(槽宽方向)±104笼宽度(段长方向)±205笼长度(深度方向)±506加强桁架间距±307设计要求安设的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5、在清槽换浆并经检验合格,应立即吊放钢筋笼在钢筋笼运输和入槽过程中,不得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如有变形,不得强行入槽。
钢筋笼的吊点位置、起吊及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6、钢筋笼入槽后,应保证高程定位准确并采取固定措施,尤其是存在预埋件时必要时,钢筋笼定位应通过高程测量确定固定措施可采用在钢筋笼上焊接钢筋吊环并通过横杆固定在导墙顶部的形式,或其它承包商建议的可行的方法7、钢筋笼和导管吊放入槽后,应测定槽底沉渣厚度,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1.2.6 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配合比须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等级、抗渗性能指标,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可根据需要掺入外加剂;2、用导管法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入孔时的坍落度宜为180~220mm,扩散度宜为340~380mm;宜选用中、粗砂,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含砂率应不小于45%;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和隔水栓的构造及使用应符合钻孔灌注桩中有关规定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0.8m以上的混凝土储量4、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能顺利进行,灌注前应拟定灌注方案;主要机具应留有备用,灌注前应进行试运转5、灌注混凝土前应复测沉渣厚度,合格后应及时灌注水下砼6、特殊形状的槽段(如“T” 字型槽段),应另行制定措施以保证质量7、在一个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导管灌注时,其间距不应大于3m,导管距槽段接头端不宜大于1.5m,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各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的高差不宜大于0.3m,混凝土应在终凝前灌注完毕。
8、在灌注作业时,若发现导管漏水、堵塞或混凝土内混入泥浆,应立即停灌并进行处理9、灌注混凝土时,按规定进行旁站并做好记录1.2.7 接头处理车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采用接头处理是监理重点之一,清刷接头的工作应在清槽换浆即将完成之前进行清刷时,清刷锤应与接头混凝土面(或接头工字钢)紧贴并上下来回拉动,直到钢丝刷不带泥屑为止1.2.8 质量检查1.施工过程的监理控制要点:(1)对场地引测的水准点标高进行核查,对连续墙轴线组织复测;(2)导墙施工检查,特别注意垂直度、平整度、宽度控制;(3)护壁泥浆质量检查,主要是比重、含砂率、粘度、胶体率;(4)终孔孔深、垂直度检查(5)清孔后孔深检查,判断沉渣厚度;(6)钢筋笼制作、焊接和下笼质量;(7)灌注混凝土前孔深检查,判断沉渣厚度;(8)混凝土灌注质量2.旁站点:钢筋笼下笼、混凝土灌注3.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允许偏差和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槽底沉渣厚度:≤100mm;核对设计值(2)墙身垂直度:±0.5%;(3)墙顶中心线偏差:≤30mm;(4)槽段接缝处无漏水现象;(5)裸露墙面大致平整,表面密实,无渗漏,局部突出部分的允许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