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已选)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8251620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中国从古至今有着不少教育名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从孔孟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对美术的探讨,“天人合一”“自然为美,道法自然”等都是美学所探究的哲学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门研究课题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李叔同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美术实践及教育活动与中西融合的美术教育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中国艺术教育的现代化下面就一起来探究下李叔同特殊的审美体悟先器识,后文艺李叔同的艺术教育特别强调艺德的培养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有高远抱负的文艺家,首先应当培育器量与见识──即个人内在的品德涵养、精神境界,倘没有“器识”,无论技艺多么精通,也不足以称道这与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融和,乐(艺术)基于道(道德)才是艺高的境界思想不谋而合他认为在道德与艺术的自然融合中,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向学生阐述,要做一个好的文艺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优良品德的人这对于我们现在教育中对学生艺术教育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好的引导现在大多的艺术教育只重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目的是为了掌握一份技能在社会中有一技之长。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和学科技能训练,忽视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美学与人文必要的融合似乎没有太多人去重视或者是说真正的去实施在当前,由于高考艺术生文化分数要比文化生低一些,,从而导致了很多学习成绩差,或者是不乐于学习文化不愿下功夫的学生来学习艺术,这些学生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轻松的迈入大学,没有艺术的追求,没有对于艺术的热爱,根本对艺术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那又怎么学好艺术,体会艺术,达到真正艺术的境界?而对于专读文化的学生来说,部分也许有对艺术爱好的,但是在当下教育的形势下,家长的一些观念下认为艺术是无用的,越到孩子长大越对其文化要求严格,从而中断了孩子对艺术兴趣学习的坚持以上两点无非是一种教育的弊端,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的去研究和借鉴一下李叔同的艺术教育观审美人格关于审美主体人格的养成,在美学上李叔同提出的自然人化他说过“睇天宇之寥廓,可以养真”,是说外在的自然界对内在的人格精神生成的巨大作用,即两者的紧密契合关系但李叔同不局限于两者的比拟,更强调的是生意盎然的大自然的赋形显象,给人审美主体以自然的滋养,心灵、人格的陶冶在任教期间,李叔同创作的音乐美术教课作品大都体表达了一种人与大自然的亲和、充分展示了大自然对人之内在人格精神美的养成的重要影响。

      这与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取山、水以喻仁、智,使人的这种内在的、视而不见的抽象精神品格与经验世界中的山、水之自然形态加以比拟,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赋予人格这种的内在美的思想不谋而合说到这里我发表一些自己对于现在教育的一点看法,其实现在我们人人也都知道自然最美,即使没有学习过艺术的人也懂的这个道理现在高等学校近些年也实施艺术生有艺术考察课程,也就是去自然形态保存完好的地方进行写生考察,但也仅仅只有一次,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往往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实质上对于个人艺术思想情操及境界感悟来说是没有收获的(这种现象在专业的艺术高校相对好一些)那么高校如此,下面的学校更如何呢?我想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可能有人说这只针对艺术生,只针对艺术教育,其实也不然现在交通发达,人们经济也不断提升,假日的旅游越来越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解压,是舒展心情,在亲近自然中的情感是妙不可言的,人会回到很初始的念想,整个心境都有所提高那么我们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尚如此,那么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又会如何,自然的亲近是否对于他们心理,及学习状态有良好的帮助也是不言而喻的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暑期夏令营等活动,除了人际我们是更多也该多多的利用自然来提高孩子们的人格,以及一些必要的审美情操。

      另外我要提到的是现下学校的环境,除了建筑只有象征性的几株植物,地面的自然草坪也被铺上人工的“假性自然现象”有多少空气是自然生物同孩子们一同呼吸的,这样的环境不要求有什么审美,对自然有多少认识都是未知审美心性声音之道,感人深矣”李叔同也非常重视艺术与人之心性的养成关系艺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是毫无疑问的,艺术陶冶的人的性情、精神更趋高尚纯洁可促使人性之完善发展在李叔同自己的实践及很多艺术考证中都不难知道用,艺术的不断内心修养,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就自然的产生了(这一点修学艺术的人都深有体会)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的心情产生了就能愉快,心情愉快了就能内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就能稳定不变,稳定不变了就能达到人性的更高层当时就有了如此有实践经验的艺术教育思想,至今真正借鉴和重视的有几个!对于现在孩童时期的孩子来说艺术技能的培养并不缺失,但是难于坚持,随着孩子的长大有多少学校或者家长对孩子坚持着艺术的教育,我想是寥寥无几的,艺术教育课程也只不过是挂名在课表上现在孩子们更容易不满足,更容易暴躁,容易犯罪,是否也存在缺失艺术教育的影响呢?这也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另外李叔同还重要的强调了在艺术教育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发展,这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那么在艺术的教育中那就更加的不容忽视也正是李叔同对这一点的坚持才培养出来大批的著名艺术家,在学生对李老师的回忆中,都会说到:老师没有什么教学方法,也从来不向学生多说什么话,可是在他的感染下学校里但凡怀有艺术天分的人,天分无不被充分发挥出来的!在李叔同的实践中我们无不知道因材施教对于一个具有艺术天分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将来的艺术界意味着什么!可是现如今我们的艺术教育做到了多少从一个高中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样子,如果说高考考试如果两个人出自同一个学校,那么必定只有一个人能进入高等学校,因为两人都一样,高考选择的只不过是那个专业技能在场上表现更好一点的罢了!这给我们高中的艺术教育一个什么警示呢!再看看考专业艺术院校的考生(这里以中央美术为例),大家从全国各地涌来,都为了央美,可再看看考场里,都是一个风格,那就是央美喜欢的风格!这又是一种怎样让人深思的景象呢?我们的高等院校是否也该为未来的人才做些什么!我们是在培养艺术家,不是在制造所谓的艺术家!!李叔同的艺术教育的巨大成功值得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好好地去探究学习,他的成就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甚至很多的艺术教育思想也值得任何教育学科的学习,比如他“言教之余盖以身教”的艺术教育观,他在艺术教育中的嘉言懿行,在审美教育中的以德感人、以德为表率的人格魄力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是一种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文教养!它蕴涵了深厚、优秀的传统伦理,这些也与他自身的艺术修养不可分割。

      值得我们任何门类教育去学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