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族学概论Word版.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164856135
  • 上传时间:2021-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参考书: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年美国 C恩伯 M.恩伯著 杜杉杉译: 文化的变异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 文物出版社 1996年 最近再版 C.A.托卡列夫著 汤正方译:外国民族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族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名称与定义民族学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文,由族体、民族和科学两词组成,是指描述或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学问英文的Ethnology、俄文的этнографйя,都是民族学的意思英国的“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美国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和当前合称的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al- cultural anthropology)等,在研究对象上与民族学相近,可以看作是在传统民族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学科都是在传统民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现代,彼此也经常互相通用并且有逐渐取代民族学的趋向其间的差别,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传统的民族学包括的范围要比“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窄些,传统的民族学研究的对象局限在前工业化时代的各个民族,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则包括所有人类社会;其次,民族学是以民族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或基本对象的,而后者除了研究民族文化以外,更注重从人类的行为入手,讨论特定的人类行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定义:“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族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苏联学者勃罗姆列依的定义“民族学是一门以研究世界民族为对象的学科”美国学者 “民族学这一概念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在20世纪里,民族学是指有关记载下来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第一个定义,内容最多,看似很全面,也很具体,但它却并不准确这个民族中实际上是不包括汉族的而且有些研究对象也并未被认为是独立的民族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民族只是某些特定的民族或群体第二个定义很笼统,并未指明具体内容,研究对象十分宽泛但却也十分的不明确第三个概念则概括了民族学自产生以来研究对象经历的变化,并强调了文化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个概念并未刻意强调民族这个对象,是因为在很多研究中,研究对象并不能用民族这个概念来表述虽然20世纪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人类历史上已知的一切民族,但是在民族学产生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民族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那些尚处在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民族文化被认为是区分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准研究者是用文化这把标尺来划分不同的民族或族群的。

      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所有特征,除了体质上的差别以外,其他方面都可以用文化来概括民族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文化的概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二是处于深层的精神文化,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也有学者将文化分为物质、心理、制度三个层面)对某一文化的研究,了解这一民族文化中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制约关系(文化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即文化内部的结构);其二, 文化的动态,也就是说,文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原因(文化历史的研究),其三,在研究单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民族学还进行文化间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寻找共性与个性,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导致变化的原因等语言、种族特征但并未被包括在民族学的研究认为之中,是因为二者在民族学产生之时,均已成为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是民族学所无法取代的第二节 学科的形成及资料积累就民族学这一学科而言,是先有一个比较长的资料积累过程,在资料积累达到相当程度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资料积累的历史始于公元前30—20世纪,古埃及王国时期陆续建造的金字塔上的不同种族或民族的浮雕人物图象,就是一种民族学资料的记载希罗多德的历史著述中,也记载了有关古代波斯人的事情。

      15—17世纪西方学者所称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是民族学资料积累最迅速、对一个新学科要求最迫切的时期对不同文化的关注,对人类文化的发展的关注,是民族学形成的第一个原因;对殖民地居民的管理,对殖民地销售市场的了解都需要对各民族的文化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民族学形成的第二个原因在这种双重需要的背景下,至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了专门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组织,如1839年法国的“巴黎民族学会”,这是成立最早的民族学研究学术团体;此后,1842年,美国成立“美国民族学学会”;1843年英国成立“民族学学会”;1869年德国成立“人类学、民族学和原始社会史协会(史前史协会)”等(托卡列夫,23页),并于同年开始发行刊物《民族学杂志》,意大利,1871年于佛罗伦萨建立了“意大利人类学和民族学学会”,同时在罗马也建立了一个同样的学会这些机构陆续组织了一些考察队,到殖民地和边远地区的原始民族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除了详细记录各族人民的现实社会现象外,还搜集了各种文物作为研究资料,这些学会的成立及其所开展的工作,可以视为民族学形成的第一个标志第二个标志,是1874年由伦敦的“不列颠科学进步协会”出版了《人类学的记录和询问》一书。

      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协助旅行家进行准确的人类学考察”这本书出版后很快为人们所接受,成为科学调查的指南,使得民族学资料的收集可以在比较规范的情况下进行,资料的科学性逐步加强而且实地调查的田野工作逐渐成为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民族学可以利用的资料主要有这几部分: 1.民族学调查报告这其中还分专业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和非专业人士的成果两部分,后者包括游记、旅行记、考察报告等等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两者的科学性,不能一视同仁2.历史文献资料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史料、神话传说等等一切与民族有关的文献记载3.博物馆的收藏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学研究1903年林纾、魏易将英人罗维(R.H.Lowie)的译著Ethnography(原为德国人哈伯兰所著)译为《民种学》;1904年蒋智由在《新民从报》上发表《中国人种学考》,这个“人种学”即是Ethnography;1916年孙学悟著《人类学记略》一文,将此英文译作“人类学”直到1926年,蔡元培发表《说民族学》一文,才第一次将这门学科的名称译作“民族学”,并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于记录和比较的学问。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设立民族学组,后扩大为民族学研究所如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费孝通在广西大瑶山的调查《盘村瑶族》、林耀华《凉山彝家》等50年代—80年代,国内各大学中的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专业多被取消,只在少数民族院校保留了部分民族学专业这期间做过的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工作,是在中央政府主持下进行的民族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包括从50年开始的民族识别、50—56年为少数民族社会改革而进行准备的调查、1956年开始的社会历史调查参加者的人数和调查的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调查者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边远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调查材料的字数逾千万,但其中有价值的却不多由国家民委主持编纂的五种丛书,就是这个工作的成果《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比较有影响的刊物还有《民族研究》、《民族译丛》、不定期出版的《民族学研究》、以及一些民族院校的学报《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机集刊》(台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中,最有特色、最能体现其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是“实地调查”的方法,在西方民族学中,实地调查也被称作“田野工作”(Anthropological Field Work)。

      这种方法,是民族学的传统方法,它是以直接观察和实地调查了解作为工作内容的,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进入民族地区,与被调查者生活在一起,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个别访问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民族志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记述民族志可以为我们提供特定民族群体的基本情况具体的民族学田野工作,根据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方法了解一般情况,采用普通调查的方法,若要深入地了解某些情况,则需要辅以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所下的工夫,又常常比一般调查所下的工夫大一些,时间当然也要长一些若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变化发展的情况或深入研究某一个问题,还可以采取跟踪调查法,即隔一段时间调查一次的方法,这种方法适于了解文化变迁比较方法,是进行民族学研究时使用最多的方法在一个区域内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或对不同区域内特征相同文化进行比较… 第五节 关于民族考古学问题“民族考古学”这一概念是一位美国学者在1900年首次提出来的,直至1961年,第一次出现了专门讨论考古学与民族学类比方法的文章,这种方法开始成为新考古学派推崇的一种考古学研究的方法,逐渐为大部分西方学者所接受在中国这一概念是由民族学者在80年代初介绍过来的,考古学界则对这一概念有不同意见,一些学者接受了这一概念,认为民族考古学代表了考古学内的一个分枝学科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此持批评态度,虽然他们也承认民族学资料在解释考古学遗存中的作用,但不同意前面一种意见,认为对于考古学研究而言,民族学资料与其它资料一样,如文献史料等。

      民族考古学”这一概念缺乏自身的研究对象,因而不是一个分枝的问题国外学者对民族考古学的理解与中国学者是有区别的,美国学者威廉A朗艾克:“民族考古学是指考古学家为达到考古学解释的目的,深入到现代社会中,研究物质文化的变异以及这种变异与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1.民族学在考古学中的运用是“民族考古学”中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具体做法就是利用民族学知识及民族志的资料来解释考古遗存,通过现存的民族志资料来复员考古遗存所指示的古代人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场景2.从考古学角度进行新的民族学调查研究这不仅涉及到如何利用资料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如何搜集资料的问题一般的民族学调查,往往偏重于研究语言、亲属称谓、婚姻制度等等和遗存、遗物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很少的方面如果能够以考古学者的的眼光和对遗存所具有的认识来进行民族学调查,着重考察和记录那些能够留下遗存,特别是能够留下特定遗存的行为、风俗、制度、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材料,就能够使民族学的材料跟解释考古学遗存这种特殊需求更加适应3.利用民族学资料应注意的问题利用民族学资料解释考古遗存,其基本方法是类比求同最主要的是要在民族学材料和考古材料所表现的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行。

      而且在类比时考古学现象应处于内证或主证的地位,民族学资料则居于外证或辅证的地位这样,类比研究的方法基本上应该是,先搞清考古学遗存现象本身,然后再与民族学资料进行类比, 第一、所类比的两套材料最好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背景下 第二、所类比的两套材料最好具有同源关系第三、有同源关系的两套材料最好处于同一地区或相邻地区第四、所类比的两套材料,最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自然环境背景下第五、所对比的材料最好处于相同的经济类型背景下第六、所选用的民族学材料应该尽量是没有被污染过的 第二章 语言与民族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最主要标志之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的重要的特征之一语言既是文化不可缺少的要素又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而文化则是语言存在的基础第一节 语言和民族 语言和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