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交流(案例讨论).doc
3页教学交流(案例讨论)教学交流(案例讨论)姜言斌一.课题及教学分析^p 经典结构的欣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2.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三)教学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五)教学过程1.学生阅读案例,思考:(1)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2.师生互动(1)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还有哪些结构设计与此相比?从文化的角度赏析赵州桥栏板上的饕餮(仿隋朝栏板)(2)你是如何赏析飞檐这一结构设计作品的?3.师生共同探究(1)中国古建筑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多以木材为材料请你从材料与构件的连接方式等角度, 分析^p 中国古代建筑稳固的原因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块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 此结构式由立柱、横梁、顺模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点以棒卵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斗拱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 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 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尺度衡 量标准2)丹麦建筑师阿纳雅格布森简介及蛋形椅:4.师生共同总结:任何一种结构的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只满足他的使用功能结构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尚、个性、等都以成为人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果设计不变的追求5.任务: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技术角度:二.教师讨论1.案例选择应多样化,新颖。
2.因我校非常重视通用技术课,每位教师带课班级较多,案例应根据班级的层次适当备选几个,3-4班级可用一套方案,教参的教案可以用,但需必要的修改使用3.学生学习的方式讨论三.教师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方案作二次备课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