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幻灯片.ppt
37页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经济学教程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教材,P29 图3-1的两张图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的组合也可行,但是不是高效率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v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向下倾斜,表明如果两国想要生产更多的X产品,就要放弃Y产品的生产v固定机会成本包含以下内容:§一,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是完全替代品或者在两种商品中要素比例相同§二,同一要素的所有组成是相同的,或者说具有同等的质量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即使机会成本固定,由于各国之间的机会成本不同,依然有贸易的可能v在A国Px/PY=2/3,相反PY/Px=3/2;在B国Px/PY=2,PY/Px=0.5这表明A国的Px/PY值低于B国的,A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理B在Y的生产商具有比较优势v比较优势为各国间的贸易提供了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三,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三,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v现实条件下,一国在生产中面临的不是固定的机会成本。
递增的机会成本意味着一个国家为了获得每多生产1个单位某种商品,必须减少越来越多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在此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跳凹向原点的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教材P31 图3-2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我们将每多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而少生产的Y商品的数量成为X对Y的边际转换率v假设A国在A点得斜率是1/4,在B点斜率是1,可以看到沿着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越来越多的X,机会成本不断地增加v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在于: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不同质二,生产要素的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v相对价格是两国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是两国贸易的基础vA国和B国专业化生产比较优势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会不断递增,一旦相对价格达到同一水平,分工停止,贸易就在这一价格上达到均衡两国最终消费水平会大于不存在贸易时的消费水平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一、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v简单的数字说明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单一要素图中数字表明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X产品与Y产品的数量。
可以看出:A国比较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而B国比较优势在于生产Y产品国家国家X X产品产品Y Y产品产品 A国 B国10101520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v价格区域解释vA国用X产品交换Y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10X:15YvB国用Y产品交换X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20Y:10XvA、B国进行国际贸易条件: 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10X换≥15Y B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20Y换来10X则价格区域为10:15——10:20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 15Y 16Yv10X 17Y 18Y 19Y 20Y 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v从原点射出的射线代表着X产品与Y产品的价格比率v这条射线离哪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便越小。
v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贸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v确切比率从图中难以确定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二、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v相互需求理论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v理论内容: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格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vA国出口X,B国进口X.在b图中,当X的相对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出口>进口,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降到均衡价格水平.反之亦然v世界市场价格的上、下限是A、B国国内的交换比率PEA、PEB,而X产品的真正价格是由出口=进口决定的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相互需求方程式v例:加入汇率因素 C C图:进口=出口图:进口=出口 D图:两国货币值的 D图:两国货币值的 比率比率 价格决定机制:价格决定机制: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供求关系供求关系 MXSSDD汇率X=MB0C0D045oA0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一、定义v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沿着原有优势推进,即如果该国原有优势在。
于生产某种产品,现在进一步扩大该种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v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该国的贸易条件由于扩大出口而恶化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OA’Tw’C’ⅡPPC2图图3-12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APPC1YXTwⅠC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v生产可能性曲线从PPC1向外扩张PPC2,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点A外移到A’,生产增加的同时,贸易出口也因之得到增长,但是贸易结构没贸易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有发生变化v世界价格线在该国生产扩大、出口增加后发生变化,从TW移至TW’,斜率变化即价格变化,结果是出口增加,价格(贸易条件)下降,即单位出口换得的进口下降,总体福利水平下降即消费点从C下降到C’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二、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v1.单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v2.国际市场上的大国,出口商品为初级产品v3.产品价格弹性小v4.出口导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出口 只有上述条件具备时,出口的贫困增长才会发生。
只有上述条件具备时,出口的贫困增长才会发生否则,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否则,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OYXCIA(a)v在(在(a a))中,尽管国际价格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中,尽管国际价格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尚不足以造成该国福利水平的下降度尚不足以造成该国福利水平的下降;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vv在(在(b b))中,由于该国是个小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不中,由于该国是个小国,对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不会产生影响,而且世界对于该国的出口是可以在价格不变会产生影响,而且世界对于该国的出口是可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部吸收的,因此出口的增长带来了福利水平的的情况下全部吸收的,因此出口的增长带来了福利水平的提高,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距离加大了提高,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距离加大了OYXCIA(b)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三、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OYXCIA第三节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出口的贫困增长(一)产业结构转化的重要性 从长远着眼,调整产业结构,尽早完成从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向制成品出口的转化。
二)平衡出口量与出口价格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注意价格与出口数量之间的平衡补充资料补充资料: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v贸易地理结构贸易地理结构 新兴国家 战略 伙伴 地理方向v贸易商品构成贸易商品构成 主要商品贸易额增加 整体形势继续向好,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v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方式增长快于加工贸易 民营企业增长强劲贸易地理结构v对新兴国家出口份额增加对新兴国家出口份额增加 东盟、南非、俄罗斯、巴西出口增速:45—103% 高于平均增速 35.2%出口占比: 9%、 0.7%、 1.7%、1.5%提高百分点 0.4、 0.1、 0.2、 0.3v贸易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比重提高 对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贸易依存程度下降v主要贸易伙伴地位稳定主要贸易伙伴地位稳定前十位:欧盟、美、日、东盟、香港 韩、台、澳、印、巴贸易商品构成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继续好转,i与c回暖,全球企业普遍处于继续回补库存阶段v主要商品主要商品 进口——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大幅增长 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大宗商品进口Q、P齐升 出口——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4170亿美元,增长35.9%,占比59.1%v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致T持续恶化;贸易摩擦加剧) 关键技术设备、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战略资源的进口依赖程度显著提高 (石油进口依存度:1995年(7.6%)、2010年(35%)、2020年(60%)对外贸易方式v一般贸易方式增长快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方式增长快于加工贸易 出口增长速度 进口增长速度一般贸易 37% 45%加工贸易 30% 36%v民营企业增长强劲民营企业增长强劲外贸经营主体 出口增长速度 进口增长速度 出口占比 进口占比外商投资企业 31% 39% 54% 53%国有企业 25% 40 % 15% 18%民营企业 43.7% 54.6% 30% 18%复习复习核心概念核心概念v机会成本 相互需求方程式 贸易条件 出口的贫困增长复习与思考复习与思考v1.试述国际贸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v2.试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性及利益分配(在2×2模型条件下)v3.试述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基本内容v4.试用图形说明国际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2024/9/6复习复习v5.试画出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v6.试述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政策含义并对这一理论 进行评述2024/9/6 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37。
